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31|回復: 1

[成语典故] 玉汝于成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9-21 12: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玉汝于成〗相关人物

张载(公元1020-1077年),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

〖玉汝于成〗涵义

汝:你。玉汝:像爱惜玉一样爱护、帮助你。爱你如玉,帮助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

〖玉汝于成〗出处

〖诗经·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玉汝于成〗辨析

〖玉汝于成〗读音:yù rǔ yú chéng

〖玉汝于成〗用法:作谓语,联合式

〖玉汝于成〗造句

1、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也正是受益于钱先生这种乐天达观的态度,使萧耘春潜心做学问习章草,在人生的苦味中升华出哲学的寂境,净然凝虑,不求闻达。

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柯父母执意不准女儿和结巴男孩的爱情[],柯月白和男友要双双同赴远方。

3、方儿,艰难困苦是人生的财富,玉汝于成,我相信上天赋予你哥哥的使命是重大的。

4、嘿嘿,百折不挠,玉汝于成!天知道我还要再‘折’多少回,才能变成一块玉!

5、接下来的一步便是‘玉汝于成’,这一步有一些风险,若是控制不好可能会毁了你的丹田,所以一定要用灵魂力控制好丹田的转动。

〖玉汝于成〗成语典故:

张载年轻时喜欢研究兵法。范仲淹很欣赏他的才学,劝他说:“读书人有自己的事业可做,何必非要谈兵呢?”张载便专心致志做学问。后来张载中了進士,先后当过几任地方官,因为他敢于直言,触犯了执政大臣,49岁就辞官回家,在家读书治学。

横渠是个穷乡僻壤,张载虽有一些田地,但收入只够维持生计,还必须省吃俭用,但他怡然自得,根本就不挂在心上。每天起来,他一头钻進书房,关起门来,整日苦读,时常思考问题而忘记吃饭和休息。深夜,妻儿早已酣然入睡,他躺在床上还若有思考。如有所得,便披衣下床,欣然提笔。远近许多青年纷纷前来从师求学。有些学生家境贫寒,没有学费,他反而补贴他们茶饭,和他们同甘共苦。

〖玉汝于成〗成语接龙:

玉汝于成→成双作对→对床夜雨→雨歇云收→收残缀轶→轶闻遗事→事捷功倍→倍道兼行→行崄侥幸→幸灾乐祸→祸从口生→生生世世→世济其美→美玉无瑕→瑕瑜互见→见事生风→风驰电卷→卷旗息鼓→鼓唇摇舌→舌敝耳聋→聋者之歌→歌功颂德→德言容功→功成名就→就地正法→法脉准绳→绳一戒百→百炼成刚→刚直不阿→阿世盗名→名山事业→业峻鸿绩→绩学之士→士死知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疑辨惑→惑世盗名→名震一时→时和岁丰→丰年稔岁→岁暮天寒→寒灰更然→然糠照薪→薪桂米珠→珠歌翠舞→舞爪张牙→牙牙学语→语笑喧哗→哗世动俗→俗不可医→医时救弊→弊帚自珍→珍禽异兽→兽穷则啮→啮血沁骨→骨鲠之臣→臣心如水→水洁冰清→清风劲节→节上生枝→枝附影从→从善如登→登高去梯→梯山栈谷→谷父蚕母→母难之日→日月其除→除邪惩恶→恶紫夺朱→朱云折槛→槛花笼鹤→鹤子梅妻→妻离子散→散兵游勇→勇冠三军→军临城下→下车作威→威风八面→面面相睹

 
大缶 發表於 2025-3-30 23: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玉汝于成"的哲学意蕴与践行之道】

"玉汝于成"一典,源出《诗经·大雅·民劳》"王欲玉女"之句,经张载《西铭》"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的哲学升华,遂成宋明理学重要命题。其核心要义有三:其一,天道磨砺说,谓艰难困苦实乃造化锤炼之具;其二,人德修养论,强调主体在逆境中的自我完善;其三,成己成物观,体现儒家"天将降大任"的担当精神。

考张载《正蒙》体系,"玉汝于成"实为其气本论在人生论中的投射。宇宙太虚之气聚散成物,人之成长亦需经历"聚则成形,散则归太虚"的淬炼过程。横渠先生以"玉"喻人格之完美,以"汝"指主体修为,其"为天地立心"的宏愿,正需经此磨砺方得实现。

今人用此语,当明三昧:一者,非谓苦难本身可贵,而在转化苦难的智慧;二者,非被动承受,乃主动"变化气质"的工夫;三者,须持"民胞物与"之胸怀,方不负"玉成"之真义。观萧耘春治学、柯月白择偶诸例,皆得此中真谛——非困苦成就其人,乃其人善用困苦以自成也。
非中文名一 發表於 2025-4-25 14:5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玉汝于成"的理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玉汝于成"一词语出《诗经·大雅·民劳》,经北宋大儒张载的躬行实践而升华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品格。此四字虽简,却蕴含着理学工夫论的精髓与儒家成德之学的要义。

从训诂角度考察,"玉"作动词用,取《说文》"石之美者"之本义,引申为精心雕琢之意;"汝"即第二人称代词,指代修养主体;"于成"二字则出自《周易·系辞》"成性存存"之说。张载在《西铭》中提出的"民胞物与"思想,实为"玉汝于成"的哲学注脚——将天地造化视作琢磨君子的过程,此即程颢所谓"天人本无二"的体认。

考张载生平,其治学经历恰是"玉汝于成"的生动诠释。少年时欲以武功报国,经范仲淹点化而转向圣贤之学;中年宦海沉浮,终归横渠著述;晚年虽箪食瓢饮,仍讲学不辍。这种"变化气质"的修养历程,正体现了《正蒙》所言"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的工夫路径。其教学实践中"贴补贫生茶饭"的细节,更彰显了"成己成物"的儒家教化精神。

在当代语境中,"玉汝于成"具有三重现代价值:其一为逆境成长的励志精神,其二为精益求精的工匠品格,其三为相互成就的伦理智慧。观今日教育领域提倡的"成长型思维",企业管理中的"熔炉理论",皆可与此古训相印证。然须警醒者,现代人往往追求"速成",而忽略"琢磨"过程的必要性与艺术性,此正与"玉汝"本意相悖。

成语接龙中"成双作对"至"生生世世"的序列,恰构成一个完整的哲学隐喻:个体修养(成双)需经风雨锤炼(夜雨),终达生生不息之境。这种语言游戏背后,暗合《易经》"生生之谓易"的宇宙观。

要之,"玉汝于成"不仅是励志格言,更是贯通儒家心性论与工夫论的实践智慧。在物质丰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这种将困厄转化为滋养的生命态度,使古老智慧在新的时代继续绽放光芒。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