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456|回覆: 0

[成語典故] 休戚相關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6-9-18 09: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休戚相關】相關人物

晉悼公(前586年-前558年)姬姓,名周,一作糾,又稱周子或孫周。為惠伯談次子,其祖父桓叔捷為晉襄公的小兒子。在堂叔晉厲公被弒後,被迎立為君。

【休戚相關】涵義

休:歡樂,吉慶;戚:悲哀,憂愁。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形容關係密切,利害相關。

【休戚相關】出處

【國語·周語下】:“晉國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怡。……為晉休戚,不背本也。”

【休戚相關】辨析

【休戚相關】讀音:xiū qī xiāng guān

【休戚相關】近義詞:休戚與共、唇齒相依、息息相關、血肉相連、一脈相連、唇亡齒寒、風雨同舟

【休戚相關】反義詞:漠不關心、無關痛癢、漠不相關

【休戚相關】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休戚相關】造句

1、商業將整個人類聯繫成互相依賴休戚相關的同胞兄弟。

2、它們本該是休戚相關的鄰國,卻經常發生戰爭。

3、同情心就是看到別人感受的事情,和自己的一樣,彼此休戚相關互相諒解。所以現行考試制度,最與此點背馳。為爭名次之高下分數之多寡,使同情心日減,嫉妒心大增。

4、社長當選人說道,國際扶輪將繼續尋求和接受彼此休戚相關其他組織合作的機會。

5、而與經濟發展休戚相關的是資本的形成及生產資金的投入。

6、經濟水平與和平休戚相關,我們一定要大力發展經濟。

7、人們所稱的幸福與心靈休戚相關,而構成幸福的那些外部因素則多麼無足輕重!紀德

8、國家富強與否,當然與我們的命運休戚相關

9、摘要居住環境問題與人們的生活休戚相關,長期以來,一直是學術界關心的重要課題。

10、一家人的生活,自然是休戚相關,否則就不能稱為一家人了。

【休戚相關】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晉國的國君晉悼公姬周,年輕的時候曾因受到晉厲公的排擠,無法留在國內,只好客居周地洛陽,在周朝世卿單襄公手下做事。單襄公很器重他,把他請到自己家裏,就像對待貴賓一樣地招待他。

姬周雖然年紀輕輕,卻表現得十分老成持重。他站立的時候穩穩噹噹,毫無輕浮的舉動;看書的時候全神貫注,目不斜視;聽人講話的時候恭恭敬敬,很有禮貌;自己說話的時候總是忘不了忠孝仁義;待人接物的時候總是十分友善、和氣;他自己雖然身在周地,可是聽說自己的祖國晉國有什麼災難時就憂心忡忡,聽說晉國有什麼喜慶的事情時就非常高興。

所有這些表現,單襄公都看在眼裏,認為他將自己的憂愁喜樂與晉國的命運連在一起,是不忘本的表現,將來一定大有前途,肯定能回到晉國去做個好國君。

因此,單襄公對姬周更加關心、愛護。不久,晉國國內發生了內亂,原來一直害怕失去權力而排擠王室公子的晉厲公被大夫欒書、中行偃所殺,晉國政局陷入了大動盪。於是,晉國大夫就派人到洛陽來,把姬周接了回去,讓他做了晉國的國君。

晉悼公即位時年僅十四歲,即位之初,便承擔起復興霸業的重任。晉國朝野上下,都對他寄予厚望。晉悼公首先將厲公之死歸罪於厲公心腹夷羊五等人,既對厲公被殺向國民做了交待,又鞏固了與正卿欒氏和大族中行氏的關係,穩定了厲公被殺後的混亂局面。

為平衡卿大夫之間的關係,他又對世代有功的其他舊族委以重任,一反景、厲兩代打擊世卿的方針,消除了君臣之間的信任危機。以德治國,是晉悼公執政後的主要策略,他放棄公私舊債,減輕賦稅勞役,減縮開支,禁止浪費。德政的施行使國內矛盾趨於緩和,社會生產力得到發展。

晉悼公以仁義政策對待中原諸侯,革除外交弊政,重訂同盟國的朝聘和貢納制度以減輕職貢太重的諸侯國的負擔,平均勞役,公平應允地處理同盟內部的事務。同盟穩固,晉悼公開始與楚國爭霸。為有效孤立楚國,加強諸侯聯盟,凸現霸主地位,晉悼公不斷召集諸侯會盟。他改革文公三年一聘,五年一朝的舊禮儀,以討伐叛逆,救弱扶傾,伐鄭救宋為核心,從公元前571年到公元前562年,八年內九和諸侯。通過頻繁的會盟,將齊、魯、宋、鄭等國緊密團結在晉國周圍,將晉國的霸業退至巔峯。

【休戚相關】成語接龍:

休戚相關→關門大吉→吉光片裘→裘馬清狂→狂朋怪友→友風子雨→雨順風調→調虎離山→山重水複→復蹈前轍→轍亂旗靡→靡靡之樂→樂樂陶陶→陶犬瓦雞→雞屍牛從→從善如登→登山涉水→水過鴨背→背城借一→一人有慶→慶弔不行→行不副言→言笑不苟→苟且偷生→生不逢時→時絀舉盈→盈千累萬→萬恨千愁→愁紅慘綠→綠慘紅銷→銷神流志→志驕意滿→滿園春色→色膽迷天→天老地荒→荒無人煙→煙炎張天→天淵之隔→隔壁聽話→話言話語→語笑喧呼→呼風喚雨→雨散雲飛→飛鴻印雪→雪天螢席→席門蓬巷→巷議街談→談優務劣→劣跡昭著→著作等身→身無分文→文人學士→士飽馬騰→騰焰飛芒→芒芒苦海→海楛石爛→爛若披錦→錦繡河山→山長水闊→闊步高談→談吐風生→生花妙語→語出月脅→脅肩累足→足尺加二→二分明月→月盈則食→食宿相兼→兼程並進→進種善群→群情鼎沸→沸反連天→天長地久→久安長治→治國安邦→邦家之光→光彩溢目→目牛無全→全智全能→能者為師

 
曹柯伏 發表於 2025-7-14 13: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休戚相關"之倫理意蘊與政治智慧】

"休戚相關"一詞語出【國語·周語下】,其典源可追溯至春秋時期晉悼公姬周客居周地之事跡。此成語不僅凝練了中華倫理思想之精髓,更蘊含深刻的政治哲學智慧,值得吾人深入剖析。

從文字訓詁觀之,"休"字從人從木,取人倚樹蔭休息之象,引申為吉慶安樂;"戚"字從戉從尗,本指斧鉞類兵器,後假借為憂戚之義。二字對舉,構成辯證統一之關係,恰如【周易】陰陽相生之理。韋昭注【國語】云:"休,慶也;戚,憂也",正得其要旨。

考諸史實,晉悼公之作為尤具典範意義。據【左傳】成公十八年載,悼公雖遭晉厲公排擠而客居周室,然"晉國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怡",此非矯飾之態,實為"不背本"的倫理自覺。單襄公稱其"為晉休戚",正是對其政治主體意識的肯定。這種超越個人際遇而心繫社稷的情懷,與【大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一脈相承。

在政治哲學層面,"休戚相關"體現了三種維度的智慧:其一為君臣共同體意識,如【荀子·王制】所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其二為邦國交往之道,管子"同憂同樂"之說即此理;其三為天人感應思想,董仲舒【春秋繁露】謂"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此三者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核心範式。

相較於近義詞"休戚與共","休戚相關"更強調客觀存在的關聯性;較之"唇亡齒寒",則更具主動擔當的倫理意味。其反義詞"漠不相關"所揭示的,正是現代社會常見的價值斷裂危機。今日觀之,全球化時代各國命運緊密相連,新冠疫情更驗證"休戚相關"的現實意義。如【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所示,此成語在當代仍具重要啟示價值。

要之,"休戚相關"不僅是語言化石,更是活的文化基因。它提醒我們:個體與群體、國家與世界,皆處於動態關聯之中。明乎此理,則處世不致失其本,為政方能得其要。
莫火坐 發表於 2025-7-24 23: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休戚相關"之倫理意蘊與政治智慧】

"休戚相關"一詞語出【國語·周語下】,其典源可追溯至春秋晉悼公姬周客居周地之事跡。此成語不僅凝練了中華倫理思想之精髓,更蘊含深刻的政治智慧,值得今人細加體味。

考其字義,"休"者,【說文】釋為"息止也",引申為吉慶;"戚"者,【爾雅】謂"憂也"。二字相對成文,恰如【周易】陰陽相生之理。晉悼公"居周聞晉憂則戚,見晉慶則喜"之行誼,正體現了儒家"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境界。朱子注【論語】"仁者愛人"章云:"仁者,心之德,愛之理",此心此理,正是"休戚相關"的哲學內核。

在政治倫理層面,此成語展現了三種維度:其一為君臣之義,單襄公稱其"不背本",即【孝經】"不敢惡於人,不敢慢於人"的忠孝之道;其二為國際交往準則,如【左傳】所載"輔車相依,唇亡齒寒"的邦交智慧;其三為民生關懷,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實為此精神的千年迴響。晉悼公後來能成"復霸"之功,與其早歲培養的這種共同體意識密不可分。

今人使用此語,尤當注意其與近義詞的微妙差別。較之"休戚與共",更強調客觀關聯;不同於"唇齒相依"的物理依存,重在情感共鳴;與"息息相關"相比,則更具人文溫度。故司馬遷評晉悼公"君臣相得",正是這種精神的政治實踐。

當代社會尤需重拾此智慧。小至家庭倫理,大至國際關係,皆當建立"憂樂與共"的共同體意識。然需警惕將其庸俗化為利益捆綁,當如晉悼公般,發乎情而本乎仁,方得真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