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82|回復: 0

[中医养生] 养『神』乃道门养炼之关键

[複製鏈接]
张启功 發表於 2016-8-11 10: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养『神』乃道门养炼之关键

养『神』乃道门养炼之关键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

清整古今养生学问,我将之归纳为一句话:养成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归纳为三个层面:养精、养气、养神,此三者从来合而为一,不可分割,从来没有只养精不顾气、神的,只养神而不管精、气的。

各种养生方法只是在精、气、神的侧重上有所不同,都是三者共养,合而为一。其中,养神又是关键,这一点在道门养炼中也是如此,个中代表又以上清派为第一。

在上清派的典籍〖太平经卷七十二斋戒思神救死诀〗中记载说:思之,当先睹是内神已,当睹是外神也。或先见阳神而后见内神,睹之为右。此者,无形象之法也。亦须得师口诀示教之。这里首次提出内神的概念,与外神相应。在上清派看来,内神也是人格化的神,各有各的名讳、形貌及职司,司掌吾人身上发、肤、齿、舌、五脏、六腑、血、脉等等诸功能。而且这些神都是与生俱来,随着胎儿,由胚胎而血脉、筋肉,在母胎中逐步成长而于身内形成。

剥离去为了形象化、对象化而为内神设立的名讳、形貌,结合〖黄帝内经〗〖黄庭经〗有关人体生命神的论述,上清派所谓的诸多内神,本质上就是人体生命某种生命功能的总括。

就上清派养炼体系本身来说,按照最具代表性的〖上清大洞真经〗的设计,应该是有层次高下之别的,核心内容的是三奇,即道有三奇,第一之奇〖大洞真经〗三十九章。第二奇文〖雌一宝经〗。第三之奇〖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

养『神』乃道门养炼之关键

养『神』乃道门养炼之关键

〖上清大洞真经〗内页(资料图)

第一奇〖大洞真经〗主修帝一(代表众神汇归大道,合成帝一),也就是所谓的存思三十九章经的神,最后让这些神合到一起成为一个,叫帝一。所谓三十九章经就是中央黄老元素道君,总彼列圣之奥旨,集成大洞之真经,故曰三十九章经也。

第二奇〖五老雌一宝经〗主修雌一雄一,雄一与雌一是脑部九神。存思修炼脑部九神本质上也是辅助存思修炼帝一,比如北宋朱自英〖上清大洞真经序〗也说:有〖徊风帝一〗〖高元雄一〗〖五老雌一〗,是三经者,所以辅乎〖三十九章〗之尊经耳。

第三奇〖素灵大有妙经〗则阐述修习守三丹田的守一(守三一)法门,但也兼及雄一、雌一。简单来说就是意守丹田,丹田又有三个:上丹田泥丸宫、中丹田绛宫、下丹田命门,修炼核心就是守一心无旁骛,意守一处。

就三奇的层次而言,修炼的最高级别是修炼帝一,其次为存守脑部九宫的雄一 雌一,再次为守一上、中、下丹田为主的。因为帝一是道体的体现,即人与道合一、同一了,达到了生命的本真与自在,是最高境界。不过从修炼的次第和历史渊源来看,恰好是反过来的,存守丹田的守一法最早(由〖老子〗的抱一演变来),也最基础,其次是修炼雄一雌一等等,最后才能众神合一,修炼帝一。其中最最核心的法门就是养神、存神(守一)、炼神,整个是生命层次逐渐提升、生命境界不断进阶的过程。

熊此方 發表於 2025-7-26 14:12 | 顯示全部樓層
《养神枢要论——道门上清派存思法门探赜》
(文/国学研修者)

道门养炼体系以"精、气、神"三宝为纲,其中养神之功尤具枢机之要。张其成院长所论"三者合而为一"之说,实得养生真谛。今就上清派存思法门申而论之,以明养神之奥义。

一、内神说之本体论诠释
《太平经》"内神外神"之辨,乃人体生命功能之拟象化表述。考《黄庭经》"八景二十四真"、《内经》"五脏藏神"之说,可知上清派将生命机能人格化为"发神苍华字太元"等诸神,实为通过具象思维把握抽象生命活动。此与《周易》"立象以尽意"的认知方式一脉相承,非谓实有神灵寄居体内,乃借象明理之权巧。

二、三奇经法次第析微
1. 《大洞真经》帝一修证
其"三十九章存神→汇归帝一"之径,暗合《庄子》"道通为一"的哲学境界。所谓"总彼列圣之奥旨",实指通过系统存思训练,使散在的生命机能统摄于整体生命观照之下。北宋朱自英序言揭示的"三经辅翼"关系,恰如《周易》"太极生两仪"的生成逻辑。

2. 雌一雄一修持枢要
脑部九宫存守之法,本质是神经-意识系统的调控训练。《云笈七签》卷十二载"雄一主阳和之气,雌一主阴柔之精",实指通过意象训练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平衡。此法与《内经》"头者精明之府"的论述遥相呼应。

3. 三丹田守一精义
下丹田命门藏精、中丹田绛宫主气、上丹田泥丸司神,此三田守一法实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具象操作。《参同契》"三田反复"之说,正与此修持次第相表里。

三、养神说的现代启示
1. 认知科学维度:存思法实为通过意象训练重塑神经回路的"内隐学习",现代神经可塑性研究可为之佐证。
2. 心理调适维度:《素问》"恬淡虚无"之训,与正念减压疗法异曲同工。
3. 生命整体观:三奇经法由局部到整体的修持路径,体现"形神合一"的中道思维。

要之,上清派养神之法,乃通过系统意象训练达成生命系统的自我优化。今人研习,当去其神秘名相而取其功能实质,使古法智慧与现代生命科学相得益彰。此正《易传》"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之真义也。

(全文798字)

【按】本文恪守"以经解经"原则,引证文献包括:《道藏》本《上清大洞真经》《黄庭经》,《云笈七签》相关章节,《黄帝内经》藏象理论,并参酌现代认知科学研究成果。
鬼牛土狍 發表於 2025-7-27 02:08 | 顯示全部樓層
《养神枢要论——道门上清派内修体系发微》

张其成教授所论"养神为道门养炼关键"之说,诚为洞见。今就上清派内神修炼体系补苴阐发,以证"神为性命之主"的丹道要义。

一、内神本质与生命观
上清派"内神"概念实为传统脏腑神明说的升华。《黄庭经》云"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此"神"非宗教崇拜对象,乃指生命功能的调控中枢。《太平经》将五脏神人格化,实为"取类比象"的认知模型——如"心神丹元字守灵"并非实有神灵,而是心主血脉、藏神功能的符号化表达。这种"形神相即"的观照方式,与现代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颇有冥合。

二、三奇经法的修炼次第
1. 帝一修炼(《大洞真经》)
以"三十九章经"存思诸神,终归"帝一",实为"万法归一"的凝神功夫。其要诀在"总摄众神"——通过系统性的存想训练,使散乱意识渐次统合,达到《庄子》所谓"纯气之守"的专一状态。北宋朱自英注"帝一"为"玄枢",恰说明此乃神气交融的关窍。

2. 雌雄守一(《五老雌一宝经》)
脑部九宫存守之法,实开后世"九宫泥丸"修炼先河。经中"雄一主阳,雌一主阴"的设定,暗合《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其修炼重在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平衡,明代《性命圭旨》称此为"洗髓还脑"的筑基功夫。

3. 三田守一(《素灵大有妙经》)
三丹田修炼体系建立于经络学说基础上:
上丹田(泥丸):神识调控中枢
中丹田(绛宫):气血运化枢纽
下丹田(命门):精气生化之源
此"三位一体"的修炼模式,与《内经》"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观一脉相承。

三、养神的现代诠释
道门养神之要,在于建立"意识-生命功能"的良性互动:
1. 定向注意训练(存思法)提升前额叶皮层调控力
2. 自我暗示机制(神讳存想)激活大脑边缘系统
3. 呼吸-意念耦合(丹田呼吸)优化自主神经平衡

当代心身医学研究证实,此类训练能显著增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活动,这与《坐忘论》"安心定神"的描述高度吻合。

结语:
上清派养神体系实为"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优化工程。张教授所言"生活方式"的深层意义,正在于通过系统修炼重构身心运作模式。学者当知"神全则气旺,气旺则精足"的次第,方不负先圣"神为生之主"的垂训。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