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742|回覆: 0

[無心灌水] 【齊如山國劇論叢】恰借梅郎好顏色

[複製連結]
張啟功 發表於 2016-8-4 12: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齊如山是梅蘭芳從普通演員走向京劇大師的重要推手,但他的劇學成就絕不僅僅體現在協助梅蘭芳上,他對中國戲曲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從小浸潤在傳統戲曲氛圍中,因3次到歐洲辦理商務的機會,觀看了不少西洋戲劇的演出,也因此能夠體悟到中西戲劇樣式之間的不同。在此基礎上,他認識到『外國有外國的好處,中國有中國的好處』,體察到中西戲劇的差異是不同社會文化語境所造成的。他在藝術上的豐富實踐爲其戲曲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他還圍繞著國劇學會做了許多工作,比如收集了一大批非傳統戲曲目錄所能涵蓋的戲曲文獻,編成【北平國劇學會陳列館目錄】這樣一部較爲系統、完備的戲曲文物專題目錄。不過齊如山的大部分著述以專書爲主,規模較大,閱讀不便。

有鑑於此,南京大學文學院苗懷明教授決定整理一部既適合一般讀者閱讀,又具有補遺功能的讀本。其整理的【齊如山國劇論叢】一書除選收齊如山具有代表性的劇學著述之外,還著意收羅其散見於【國劇畫報】【戲劇叢刊】【大公報】【南金】【新思潮】等報刊的單篇文章,使該書不僅能反映齊如山國劇研究的成就與特色,還能爲學界提供重要的研究資料。

翻檢【齊如山國劇論叢】,我們會發現,即便從今天的眼光來看,其中的不少文章仍具真知灼見。

比如對地方戲的研究。以往學界對花部戲曲普遍重視不夠,即便是對雅部戲曲的研究,注意力也多集中在文學、聲律方面,對舞台表演則關注甚少,更不用說對地方戲的研究了。

齊如山是20世紀上半期研究京劇用力最深、成就最高的學者之一,京劇研究今日能成爲一門學問,被稱爲京劇學,齊如山具有奠基之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齊如山有著十分豐富的藝術實踐,他在戲曲的舞台表演上有著自覺的追求。他最初與梅蘭芳結緣,便是由【汾河灣】一劇的表演而來。他曾給梅蘭芳寫信,將『生角唱某句時旦角應有何種表情』予以演繹闡發。即便是全場的配合、舞台的調度,他都很重視,連很少被人注意的『撿場人』他都甚爲關注。在【貴妃醉酒】中,『楊貴妃坐在椅子上說:擺駕百花亭,以後一繞場,便是到了百花亭,楊貴妃再坐的時候,這個椅子便須撿場人來搬,才能表現這是百花亭里的座位,若仍用宮女來搬,意思就是宮女由宮中帶來的椅子了,如此便於戲理不合,所以非用撿場人不可』。由此可見其心思之細,用心之專。

在該書的最後,整理者還根據齊如山本人的回憶錄並參考學界的相關成果,編制【齊如山先生學術年表】,並撰寫【齊如山和他的國劇研究】一文,全面介紹、分析齊如山的劇學成就與特色,爲讀者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參考。

在20世紀中國戲曲研究史上,齊如山可謂一個『另類』。這正如整理者本人所言:『平心而論,無論是戲曲自身的發展還是圍繞戲曲進行的研究,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很需要這類難得的人才,特別是在戲曲式微的當下,更是如此。唯其缺少,更顯出其特別的意義和價值。那種埋首書齋專門研究戲曲的學人固然需要,那種走出書齋以實際行動服務戲曲的學人,則更爲需要。齊如山在戲曲研究史上的獨特貢獻和價值,由此可以得到充分體現。』

張曼玉哦 發表於 2025-4-26 03:28 | 顯示全部樓層
【齊如山國劇論叢】的學術價值與當代啟示

齊如山先生作爲中國戲曲研究的奠基者之一,其學術貢獻與藝術實踐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苗懷明教授整理的【齊如山國劇論叢】不僅是對齊氏學術成果的系統梳理,更爲當代戲曲研究提供了珍貴的文獻參考。

從學術史維度考察,齊如山的戲曲研究具有三個顯著特徵:首先是跨文化視野。他通過歐洲考察獲得的比較戲劇學視角,使其能夠跳出傳統曲學窠臼,提出"中外戲劇各有所長"的辯證觀點。這種文化自覺在20世紀初的學術語境中尤爲難得。其次是實踐性品格。與書齋型學者不同,齊如山的理論建構始終立足於舞台實踐,其對表演細節的考究(如【貴妃醉酒】中撿場人的設置)體現了"以表演爲中心"的研究範式。第三是文獻學意識。他主持編纂的【北平國劇學會陳列館目錄】開創了戲曲文物系統整理的先河。

就具體學術貢獻而言,齊如山在三個領域具有開創意義:其一,建構了京劇表演理論體系。他將傳統"戲論"提升爲系統性的"劇學",特別注重舞台調度的程式化研究。其二,拓展了地方戲研究領域。在學界普遍輕視花部戲曲的時代,他對地方戲的關注具有學術前瞻性。其三,確立了"以演員爲中心"的研究方法。其與梅蘭芳的合作不僅是藝術實踐,更開創了學者與表演藝術家互動的研究模式。

【齊如山國劇論叢】的整理出版具有多重學術意義:在文獻學層面,匯集散佚報刊文章,彌補了專書閱讀的不便;在學術史層面,通過年表編制清晰呈現齊氏學術脈絡;在研究範式層面,其跨文化比較與實踐性取向對當下非遺保護、戲曲傳承等議題仍具啟示。

當代戲曲研究可從齊如山的學術遺產中汲取三重智慧:文化自信與開放視野的辯證統一、理論建構與實踐驗證的良性互動、文獻整理與活態傳承的並重思路。這或許正是【齊如山國劇論叢】超越時空的學術生命力所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