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93|回復: 0

[思想啓蒙] 层层失守的保研审核让教育蒙羞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7-29 08: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层层失守的保研审核让教育蒙羞

据媒体报道,在不符合『推免』条件的情况下,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学生赵某,经北京师范大学时任教务处处长涂某疏通,成功免试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就读研究生。这桩腐败案涉及3所高校,各环节审查层层失守,信息公开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走过场。不久前,相关责任人受到了相应责任追究。

这起腐败窝案令人发指。一是此案发生在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成为『掮客』,教育资源成为『商品』,令教育机构蒙羞。二是涉及人员之广,横贯3所高校,仅中央民族大学一校,就涉及相关院系现任及退休领导3人,而从中充当联系人这一关键角色的竟然既不是推免高校的人,也不是接受一方的人,而是另一所高校的教务处处长,足见其活动能力之强、『人脉关系』之广。三是研究生推免保送工作原本有严格的程序层层把关,而在此案中,层层审核竟形同虚设,最终使没有资质的人一路绿灯成功闯关,不能不让人惊叹。

招生腐败戕害教育公平,在使某一人以不当手段获得机会的同时,必然使另一名原本获得资格的考生失去机会。优质教育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事实上,类似的权力寻租在高校各类选拔中绝非仅见,招生腐败之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既是对高校声誉负责,更是对每一个考生负责。如果放任此类行为继续,则一人之刻苦努力,可能最后不敌一人之关系网络,这样的负面影响实在是难以言表。同时值得反思的还有,此案当事人推免过程中就遭到质疑,但质疑的声音一开始并未引起重视,更未能阻止当事人获得保送资格,这再次证明监督把关环节存在明显的漏洞。

此案中,有关教育机构最终追究了相关人员的责任,但其中一些教育机构面对公众质询时的沉默也应当引起重视。这至少表明,一些教育机构还缺乏正视问题的勇气,而没有正确的态度,就很难会采取诚实有效的措施来改进。

公平公正应当是教育的基本底色。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群体更应该肩负起守护公平的社会使命。服务考生,就是让他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招生腐败是教育的毒瘤,希望有关教育部门能及时填补制度漏洞。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相关教育机构更应该知耻而后勇,果断将那些害群之马清除出教师队伍,决不能任由他们玷污教育的纯洁。

大缶 發表於 2025-6-10 05: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保研腐败案对教育本真之戕害》

近日中央民族大学至中国人民大学保研舞弊案,实乃教育伦理溃堤之显症。此案非止程序失守,实为"师道"与"学统"双重沦丧之征候。昔孔子云"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今观三校联动之腐败链,恰成"举枉错诸直"之反例,令人扼腕。

一、制度形骸化之痛
《礼记·学记》有言:"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此案中教务处长越界操盘,院系领导集体失语,恰似《韩非子》所讽"释规而任巧"之弊。推免制度本为《周礼》"选士"之遗意,今竟沦为"提刀代斫"之具。尤可骇者,信息公示竟成"走过场",此非但违《大学》"明明德"之训,更悖离汉代太学"公正荐贤"之传统。

二、师道堕坏之危
涉案教职员所为,实犯《吕氏春秋》"诬徒"之戒。昔孟子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今观涂某辈以教务长之尊行掮客之实,恰应柳宗元《师友箴》"师非道益"之讥。更可忧者,退休领导参与其中,此非但失却《白虎通》"致仕悬车"之节,更使"乡愿"文化侵蚀学府。

三、重建之道
1. 法度层面当效《唐六典》之制,建立"保举连坐"机制。明代国子监规载"荐举不实者,举主连坐",今宜强化推荐人终身追责。
2. 监督维度需承续宋代"风闻奏事"传统,建立异议者保护制度。本案质疑未获回应,正暴露出较之汉唐"言官"制度之退化。
3. 文化重塑应重彰《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之旨。清代阮元创诂经精舍"不课时文,专研经史"之例,可为今日祛除功利主义之鉴。

《中说·王道》有云:"推诚于天下,天下莫不归心。"教育腐败之治,不在严刑峻法,而在重建"诚明"体系。建议各校设"清议堂"恢复明代东林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之传统,使师生共治成为新常态。昔欧阳修主考时焚"关节"书信,今日教育者当以此为镜,方能不负"为天地立心"之宏愿。
赵耶 發表於 2025-7-13 11: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保研腐败案对教育伦理的戕害》

近日曝光的跨校保研舞弊案,实乃教育界之耻。三所高校审核机制形同虚设,行政人员公然充当掮客,将"推免"资格异化为权力寻租的标的物。此案暴露出当代高等教育三大痼疾:制度性监督失效、教育者伦理失范、程序正义沦丧,值得深省。

一、制度之溃:程序正义的瓦解
《礼记·学记》有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今观保研程序,本应环环相扣的"初审-复核-公示"机制,竟在人情网络中土崩瓦解。北师大教务处长越界干预,民大退休领导违规操作,人大接收单位放弃审查,三重防火墙尽数失效。此非技术疏漏,实乃制度性腐败。汉代察举制尚设"举主连坐"之规,今之推免制度却无溯源追责设计,致使《教育部推免工作管理办法》沦为具文。

二、师道之堕:教育伦理的异化
涉事教职员所为,完全背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古训。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务处长本应守护学术净土,今反成权力掮客;院系领导理当甄拔真才,却沦为利益输送节点。当教育者将《大学》"明明德"之教异化为"明明利"之术,不仅戕害教育公平,更摧毁社会对师道的信任基础。明代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强调"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今之涉事者四德尽失。

三、救治之策:重建教育纲常
根治此弊,当以三策:其一,效法宋代科举"锁院""誊录"之制,建立跨校推免区块链存证系统,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其二,重启《白鹿洞书院教规》"正其谊不谋其利"的师德考核,对行政人员实行"学术回避"制度;其三,参照清代学政巡察制度,由教育部派驻独立监察组。司马光《谏院题名记》云:"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此正今日教育管理者应有之操守。

昔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时,特立《揭示》以正学风:"观古人之象,诵古人之书,将以求古人之道。"今日教育腐败,非不能治,实在不为。唯有以刮骨疗毒之勇,重建教育纲常,方能使"大学之道"重放光明。教育主管部门当效法古代"风闻言事"之制,建立举报人保护机制,使监督真正成为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