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347|回覆: 0

[醫藥資訊] "廣東省中醫師承"項目啟動,"江湖郎中"也可執證上崗

[複製鏈接]
+
無端 發表於 2016-4-28 08: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一說起民間中醫,很多人都會聯想到『江湖郎中』的形象。而大部分民間中醫也不具備醫學專業學歷,沒有相關機構認證的從業資格。4月25日,『廣東省中醫師承』項目在廣州正式啟動,這意味着,『江湖郎中』可以延續傳統的『師承』方式,接受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培訓,在通過一系列考核後,能夠執證上崗了。

中醫承載着豐厚的人文、哲學底蘊,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瑰寶。近年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相繼出台了各項政策法規,促進中醫藥事業朝規範化方向發展。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

但有調查顯示,目前大部分城市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村等基層地區的衛生院、衛生站都很少開設中醫服務。『基層的人才少,基礎薄弱,成為制約傳統醫學發展的重要因素』,廣東省中醫藥局副局長李梓廉認為,『廣東要推進建設中醫藥大省和中醫藥強省,最重要的是培養人才。』

4月25日下午,『廣東省中醫師承』項目在廣州正式啟動。『江湖郎中』可以延續傳統的『師承』方式,接受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培訓,在通過一系列考核後,能夠執證上崗了。在這一過程中,學員和指導老師要簽訂師承關係合同,並經過公證處公證後生效。每名指導老師每年只允許帶教兩名學員,學習期滿後,學員可以根據老師的意見申請參加出師資格考試。取得『出師證』並經歷一年的臨床實習之後,學員才能參加傳統醫學師承類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我國現有的師承制度下,指導老師帶領的學員大多是有兩年以上從業資格的主治醫生。』李梓廉介紹,但『廣東省中醫師承』項目是以服務普通大眾為起點的,主要針對不具備醫學專業學歷和資格的人員。

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來自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醫院的專家成立了專家指導委員會。期間,由廣州醫學師承教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學員和指導老師的對接,並提供相關信息諮詢服務,並推動教學工作。目前,該項目已經招收了100多名學員。(【南方日報】 記者 曹斯 實習生 符暢

松禪 發表於 2025-7-10 16: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師承制度對中醫傳承與創新的雙重意義——兼評廣東省中醫師承項目】

廣東省啟動中醫師承項目,實為傳承岐黃之術的重要舉措。此舉既延續了"師帶徒"這一中醫千年傳承之根本,又為民間經驗醫學開闢規範發展之新途,可謂守正創新之典範。

考諸中醫傳承史,師承教育實為學術延續之命脈。【黃帝內經】載雷公受業於黃帝,張元素傳道李東垣,皆以口傳心授為要。明清以降,太醫院設教習所,地方有醫學提舉司,形成"官學"與"私授"並行的傳承體系。民國時期惲鐵樵辦中醫函授,開現代師承教育之先河。今日廣東省此舉,實為傳統師承制度在現代執業資格體系下的創造性轉化。

該項目設計頗具深意:其一,以公證合同確立師徒關係,既承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倫理傳統,又符合現代契約精神;其二,限定導師年帶教二人,暗合"因材施教"的古訓;其三,設置臨床實習與階梯考核,體現"由技入道"的修行次第。此三重設計,使民間經驗醫學得以在規範框架內延續生命。

然須警醒者有三:一防重術輕道,當以【大醫精誠】為訓,培養醫德;二防標準僵化,宜保留"三因制宜"的辨證空間;三防商業異化,須堅守"醫乃仁術"之本。昔年孫思邈言"醫方卜筮,藝能之難精者也",今之師承教育,當以"精誠"二字為衡准。

廣東省此舉,實為破解基層中醫人才困局之良方。數據顯示,我國每萬人口中醫執業醫師數僅6.4人,基層缺口尤甚。通過規範師承教育,可使民間"活態傳承"獲得合法身份,使青蒿素式的民間智慧不致湮沒。然長遠觀之,仍需構建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並行的"雙軌制",方能使中醫傳承既不失其本,又合乎時宜。

【禮記】云"醫不三世,不服其藥",道出師承積累之重。今廣東省開風氣之先,倘能持守"傳承不泥古,創新不離宗"之原則,或可為中醫人才培養辟出新徑,使千年岐黃之術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生。
hahafugui 發表於 2025-7-26 22:58 | 顯示全部樓層
【師承正道:論廣東省中醫師承項目的文化價值與現實意義】

廣東省啟動中醫師承項目,實為振興岐黃之術的重要舉措。此舉非但為民間醫者開闢正途,更深層次地體現了中醫傳承"法古而不泥古"的智慧。筆者以為,此項目蘊含三重深意:

其一,正本清源,延續道統。中醫傳承歷來有"師者,醫之模範"的傳統,【黃帝內經】中黃帝師事岐伯,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皆為師承典範。今以公證形式確立師徒關係,既承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訓,又賦予其現代契約精神。每師限帶二徒的規定,暗合【禮記】"敬業樂群"之教,確保傳承質量。

其二,補偏救弊,平衡發展。當前醫療體系存在"重院校輕師承"的偏頗,猶如【周禮】所云"醫師掌醫之政令"。項目突破學歷桎梏,使民間經驗與學院理論得以交融。觀歷代名醫,如華佗、孫思邈皆非科班出身,其成就印證了【孟子】"盡信書不如無書"的哲理。

其三,經世致用,服務民生。項目設計體現"知行合一"的實踐智慧:理論學習-臨床跟師-資格考試的三階遞進,符合【大學】"格物致知"的為學次第。特別是一年臨床實習的要求,正是對【傷寒論】"觀其脈證,知犯何逆"診斷精神的現代詮釋。

然需警醒者有三:一防"速成"之弊,中醫講究"大器晚成",當避免考核流於形式;二防"重術輕道",當以【大醫精誠】為訓,培養德術兼備之才;三防"偏守一隅",應鼓勵學員博採眾長,勿固守門戶之見。

昔孔子云:"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廣東省此舉既守正又創新,為中醫藥傳承開闢新徑。若能持守"慎終如始"的態度,假以時日,必能培育出更多"上工治未病"的蒼生大醫,使岐黃之道薪火相傳,惠澤後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