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63|回覆: 0

幫助劉備奪取蜀地的法正其實是小人?

[複製鏈接]
無端 發表於 2016-4-27 14: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幫助劉備奪取蜀地的法正其實是小人?

幫助劉備奪取蜀地的法正其實是小人?

【三國演義】中的法正形象

法正何許人也?此乃當年竭誠盡智、鼎力相助劉備集團,迫降劉璋占據益州,與魏、吳形成鼎足之勢的關鍵人物。劉備對其格外賞識和器重法正被封為蜀郡(成都)太守、揚武將軍,外統都畿,內為謀主,其位之高其權之重,大有蓋過諸葛亮的勢頭。

然而,我思來想去,總覺得法正那些年的所作所為不是那麼地道那麼對勁兒。你想啊,法正一直端着劉璋的飯碗,背地裡卻盡幹些砸劉璋鍋的事。不管怎麼說,這總歸不是忠臣義士之所為吧?

有人總愛替法正辯白,說什麼劉璋庸碌無能,法正懷才不遇,改換門庭何錯之有?有道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誰都有選擇的自由,這沒錯。但自由也不是絕對的,選擇也不是沒有原則和底線,公序良俗總還要遵循。因此,在老闆(主人)把自己看成庸常之輩而不予重用,大丈夫(君子)一般有兩種選擇:一是不就此職,掛冠而去,另投明主,抑或辭官歸隱,等到明主當家,再重出江湖。二是忍氣吞聲,埋頭苦幹,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同時騎驢找馬,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而法正是怎麼做的呢?他既不離開益州,劉璋的官照做、薪俸照拿,卻天天吐怨言、發牢騷而不肯勤於工作,繼而乘工作之便,私通劉備,為其提供情報,出謀劃策,最終還逼迫劉璋投降如此吃裡扒外、賣主求榮,法正不是奸佞小人還有誰是?依我看,他不但是小人,還是小人中最壞的那種。

平實而論,在劉備奪取益州後,法正在蜀郡治理以及輔佐劉備拓疆擴土、抵禦外敵入侵等方面是出過不少好主意,做過一些有益工作的。但是隨着權勢的膨脹,藏在他內心深處的魔鬼便破門而出,逞凶發威,睚眥必報。幾個只是曾在背後說過他壞話的人,便被他擅自處死。有人向諸葛亮報告法正的驕橫跋扈,濫殺無辜,要求諸葛亮稟告劉備,抑制約束法正的作威作福、肆意妄為。可向來執法嚴明的諸葛軍師卻打起了哈哈,藉故為其開脫。這或許是因為劉備對法正過於器重,諸葛亮自嘆弗如,不願得罪法正,或者是因為法正是原益州劉璋部投靠劉備的代表人物,在劉備剛剛奪取益州立足未穩之際,有團結新近歸降舊勢力的策略考量。但不管怎樣,法正這種小人得志便猖狂的嘴臉還是暴露無遺了。

不知幸也不幸,法正沒等到劉備稱帝,就於建安二十五年因病嗚呼了,只活了45歲。否則,以他飛揚跋扈、睚眥必報的性格和所作所為,最終的下場如何還真難說。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25-4-24 04: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法正的歷史定位:權謀之士的政治抉擇與道德困境】

關於法正"小人說"的爭議,實為歷史評價中"事功"與"操守"的永恆辯題。細究【三國志】與【華陽國志】等史料,法正其人其事確有重新審視的必要。

一、擇主而事的政治邏輯
建安年間益州之變,本質是亂世中人才流動的典型案例。法正作為"東州士人"代表,其"背璋投備"行為需置於特定歷史語境考量。當時劉璋政權面臨"土著豪強"與"東州集團"的深刻矛盾,法正作為外來士族,選擇效忠能實現其政治抱負的主君,符合漢末"君擇臣,臣亦擇君"的時代特徵。這與韓信離楚歸漢、陳平背項投劉具有相似的政治邏輯。

二、功利主義的雙重面相
法正的政治智慧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精準判斷天下大勢,促成"隆中對"戰略落地;其二,漢中之戰"畫策取妙",展現卓越軍事謀略;其三,制定【蜀科】時主張"寬刑省法",平衡新舊勢力。這些功業確為蜀漢立國根基。然其"擅殺毀己者"的記載(見【三國志·法正傳】),又暴露出法家術勢思想的陰暗面,這種"刻薄少恩"的特質與賈詡、郭嘉等謀士頗有相通之處。

三、諸葛亮容隱的政治智慧
諸葛氏對法正的包容,非簡單的權宜之計。考察【出師表】中"法正智術"的評語,可知諸葛亮將其定位為"霸術之佐"。在蜀漢政權建構中,法正代表"現實政治"維度,與諸葛亮"王道理想"形成互補。這種微妙平衡,恰是劉備集團能立足益州的關鍵。陳壽"擬之魏臣程郭"的比喻,正道出這類策士在政權更迭中的特殊價值。

四、歷史評價的多元標準
對法正的道德批判,實源於宋明以降逐漸強化的"忠君"觀念。若以【春秋】"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國家者,專之可也"的標準衡量,其行為具有合理性。近代章太炎稱其為"蜀之謀首",呂思勉評"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的諸葛亮實賴法正輔弼,這些評價或許更為公允。

結語:
法正現象折射出亂世中知識分子的生存困境與價值選擇。其功過猶如銅錢兩面:既是促成三國鼎立的關鍵推手,也是權力異化的典型樣本。在評價此類歷史人物時,或當如王夫之【讀通鑑論】所言:"論人之世,不可執一而論"。歷史人物的複雜性,正在於其難以用簡單的道德標籤加以界定。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