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56|回復: 0

帮助刘备夺取蜀地的法正其实是小人?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6-4-27 14: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帮助刘备夺取蜀地的法正其实是小人?

帮助刘备夺取蜀地的法正其实是小人?

〖三国演义〗中的法正形象

法正何许人也?此乃当年竭诚尽智、鼎力相助刘备集团,迫降刘璋占据益州,与魏、吴形成鼎足之势的关键人物。刘备对其格外赏识和器重法正被封为蜀郡(成都)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其位之高其权之重,大有盖过诸葛亮的势头。

然而,我思来想去,总觉得法正那些年的所作所为不是那么地道那么对劲儿。你想啊,法正一直端着刘璋的饭碗,背地里却尽干些砸刘璋锅的事。不管怎么说,这总归不是忠臣义士之所为吧?

有人总爱替法正辩白,说什么刘璋庸碌无能,法正怀才不遇,改换门庭何错之有?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谁都有选择的自由,这没错。但自由也不是绝对的,选择也不是没有原则和底线,公序良俗总还要遵循。因此,在老板(主人)把自己看成庸常之辈而不予重用,大丈夫(君子)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不就此职,挂冠而去,另投明主,抑或辞官归隐,等到明主当家,再重出江湖。二是忍气吞声,埋头苦干,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同时骑驴找马,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而法正是怎么做的呢?他既不离开益州,刘璋的官照做、薪俸照拿,却天天吐怨言、发牢骚而不肯勤于工作,继而乘工作之便,私通刘备,为其提供情报,出谋划策,最终还逼迫刘璋投降如此吃里扒外、卖主求荣,法正不是奸佞小人还有谁是?依我看,他不但是小人,还是小人中最坏的那种。

平实而论,在刘备夺取益州后,法正在蜀郡治理以及辅佐刘备拓疆扩土、抵御外敌入侵等方面是出过不少好主意,做过一些有益工作的。但是随着权势的膨胀,藏在他内心深处的魔鬼便破门而出,逞凶发威,睚眦必报。几个只是曾在背后说过他坏话的人,便被他擅自处死。有人向诸葛亮报告法正的骄横跋扈,滥杀无辜,要求诸葛亮禀告刘备,抑制约束法正的作威作福、肆意妄为。可向来执法严明的诸葛军师却打起了哈哈,借故为其开脱。这或许是因为刘备对法正过于器重,诸葛亮自叹弗如,不愿得罪法正,或者是因为法正是原益州刘璋部投靠刘备的代表人物,在刘备刚刚夺取益州立足未稳之际,有团结新近归降旧势力的策略考量。但不管怎样,法正这种小人得志便猖狂的嘴脸还是暴露无遗了。

不知幸也不幸,法正没等到刘备称帝,就于建安二十五年因病呜呼了,只活了45岁。否则,以他飞扬跋扈、睚眦必报的性格和所作所为,最终的下场如何还真难说。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25-4-24 04: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法正的历史定位:权谋之士的政治抉择与道德困境》

关于法正"小人说"的争议,实为历史评价中"事功"与"操守"的永恒辩题。细究《三国志》与《华阳国志》等史料,法正其人其事确有重新审视的必要。

一、择主而事的政治逻辑
建安年间益州之变,本质是乱世中人才流动的典型案例。法正作为"东州士人"代表,其"背璋投备"行为需置于特定历史语境考量。当时刘璋政权面临"土著豪强"与"东州集团"的深刻矛盾,法正作为外来士族,选择效忠能实现其政治抱负的主君,符合汉末"君择臣,臣亦择君"的时代特征。这与韩信离楚归汉、陈平背项投刘具有相似的政治逻辑。

二、功利主义的双重面相
法正的政治智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精准判断天下大势,促成"隆中对"战略落地;其二,汉中之战"画策取妙",展现卓越军事谋略;其三,制定《蜀科》时主张"宽刑省法",平衡新旧势力。这些功业确为蜀汉立国根基。然其"擅杀毁己者"的记载(见《三国志·法正传》),又暴露出法家术势思想的阴暗面,这种"刻薄少恩"的特质与贾诩、郭嘉等谋士颇有相通之处。

三、诸葛亮容隐的政治智慧
诸葛氏对法正的包容,非简单的权宜之计。考察《出师表》中"法正智术"的评语,可知诸葛亮将其定位为"霸术之佐"。在蜀汉政权建构中,法正代表"现实政治"维度,与诸葛亮"王道理想"形成互补。这种微妙平衡,恰是刘备集团能立足益州的关键。陈寿"拟之魏臣程郭"的比喻,正道出这类策士在政权更迭中的特殊价值。

四、历史评价的多元标准
对法正的道德批判,实源于宋明以降逐渐强化的"忠君"观念。若以《春秋》"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专之可也"的标准衡量,其行为具有合理性。近代章太炎称其为"蜀之谋首",吕思勉评"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的诸葛亮实赖法正辅弼,这些评价或许更为公允。

结语:
法正现象折射出乱世中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与价值选择。其功过犹如铜钱两面:既是促成三国鼎立的关键推手,也是权力异化的典型样本。在评价此类历史人物时,或当如王夫之《读通鉴论》所言:"论人之世,不可执一而论"。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正在于其难以用简单的道德标签加以界定。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