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69|回复: 0

[医药资讯] 博鳌论坛王国强 科技资源推中医药到全球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延章 发表于 2016-3-28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昨日,博鳌亚洲论坛暨中医药分论坛再度亮相我国海南博鳌,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创新:助推中医药国际化”。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向各国代表介绍了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有关情况。他表示,发展中医药已经成为中国实现健康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中西方互学互鉴的重要内容,构成中国与各国共同推动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目标。

《博鳌论坛王国强》 凝聚科技资源助推中医药海外生根

《博鳌论坛王国强》 凝聚科技资源助推中医药海外生根

国家中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就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提出意见:一是制定实施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打造中国与沿线国家中医药合作的亮丽名片,进一步健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间合作机制,立足中医药服务,加强政策对话、人员往来和科研合作,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医故事,把中医药打造成为中外人文交流、民心互通的亮丽名片。二是回应国际需求,支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中医药中心,着力推动实施一批具备基础、有显示度的重大项目,支持各类具备实力的中医药机构建设一批海外中医药中心,以中医药疗效为引领,将海外中医药中心打造成为多功能的综合性机构,推动中医药的理论、文化、服务融入沿线国家的卫生体系。三是完善中医药对外开放布局,统筹协调地方省区市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重点推动西北五省区面向西开放,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向北开放,西南四省区市面向东盟开放,东部六省区向东欧、东亚、东南亚开放,同时支持其他省份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四是凝聚沿线国家的科技资源,提供中医药继承创新的新支撑,积极利用沿线国家现代科技和发展传统医学的有益经验,开放包容、互学互鉴,聚焦人类重大健康问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医药传统研究方法,开展深度合作,促进多领域、跨学科的联合攻关,产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前沿性的重大科技成果,推动中医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尤其要结合不同国家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重大疑难疾病的临床、科研、教育的需求,集中攻关,形成中医药的解决方案,培育优势品牌,助推中医药在海外落地生根。

前外交部部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名誉会长李肇星说,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其中特别强调要加快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增加了新的动力,本届分论坛的主题是科技创新,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在新经济形态下使国际社会认识、了解中医药。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在题为“科技,中医药国际化的翅膀”报告中提出,中医原创思维和经验结合现代科技就会产生原创性的成果,要善于从经典医籍中寻找创新灵感,也要善于借鉴应用先进科学技术。

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教授通过视频向论坛表示祝贺,屠呦呦说,“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在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希望大家携起手来,继承好、维护好、发展好祖国传统医学,并与世界其他医学体系交流互鉴,以中医药国际化的使命和担当,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为促进多方对话,本届分论坛还邀请到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副会长、中国驻古巴前大使徐贻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贾青顺、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总经理高振坤、国药集团总裁丁永玲,山东瑞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旭等参与对话。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主任委员、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陈明明担任分论坛主持人。

本次活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主办,北京中医管理局、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协办,支持单位是北京同仁堂集团、山东瑞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广义成在 发表于 2025-4-22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博鳌论坛王国强论中医药国际化路径刍议

王国强局长在博鳌亚洲论坛中医药分论坛的发言,系统阐述了中医药国际化战略的四维架构,其论述既承续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宏观布局,又体现了中医药发展的内在规律,可谓传统医学现代化与国际化的纲领性文件。

一、战略定位的双重维度
中医药国际化被赋予三重使命:在健康中国层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在文化交流层面,成为中西方文明互鉴的载体;在全球治理层面,则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路径。这种多维定位突破了传统医疗范畴,将中医药提升为综合性国家战略资源。

二、实施路径的系统设计
1. 制度性合作机制建设
提出健全政府间合作机制,实质是构建中医药国际规则话语权。通过政策对话实现制度对接,通过人员往来促进技术流动,这种"制度-人才"双轮驱动模式,符合国际标准制定的基本规律。

2. 实体平台网络化布局
海外中医药中心的建设构想颇具创新性,其"疗效引领-多功能整合"的发展思路,既保持中医本色,又适应现代医疗体系需求。这种"医疗+文化+科研"的复合型机构,较之传统诊所模式更具可持续性。

3. 区域协同开放体系
提出的四大区域开放方向,精准对接地缘政治经济格局:西北对接中亚传统医药市场,东北衔接东北亚健康产业带,西南辐射东盟传统医学圈,东部联动东亚技术高地,形成全域联动的空间布局。

三、科技创新的突破方向
提出的"现代科技+传统方法"双轨研究范式,切中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聚焦重大疾病的中医药解决方案,既回应全球健康需求,又避免陷入"以西律中"的认知陷阱。这种"问题导向-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的创新链设计,凸显中医药作为应用科学的本质特征。

四、文化传播的深层考量
"讲好中医故事"的表述,暗含文化解码的深意。中医药国际化不仅是技术输出,更是认知体系的跨文化传播,需要完成从"术语翻译"到"文化转码"的升华过程。

结语:
王国强局长的论述构建了"政策-平台-区域-科技"四维一体的中医药国际化模型,其创新性在于将传统医学资源纳入当代全球治理体系。未来实施需注意:在标准制定上保持中医特色,在临床验证上完善评价体系,在文化传播上构建共通话语。中医药国际化本质是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医学呈现,其成功必将为传统知识体系的当代价值转化提供范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