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25|回覆: 0

[氣功] 氣功導引中的圓運動與托卡馬克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5-12-28 15: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雖然功法不下數千種,可是萬變不離其宗,這就是氣功導引皆從圓中練。

譬如,太極棒氣功假想丹田象個氣球,隨太極棒尺轉動,它也在腹中法輪自轉;虛明功所意守的是以小腹為中心的一個圓形面積:馬家功法練丹田先從臍中玉環為中心,以意引氣旋轉。這是練意中的圓運動。

又如,鶴翔莊的混元歸一式中,全身上肢、下肢、軀幹都在往返、輪轉.升降、開合作劃圓的運動。大雁功中的抱球、揉球、雲手、纏手,旋乾轉坤功中的探海,空勁氣功中的雙臂抱球,雙臂攬月,這些都是用手的導引在作圓運動。八大金剛中的霸王開弓,精源功中的第五式、第六式,它們都是以肩關節或腕關節為軸進行圓運動。九轉還丹功和十八羅漢硬氣功則更用提肛的方法做圓運動。這是練形中的圓運動。

從氣功導引的圓運動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們都具有軸對稱的特性。

例如,靜功中的四要,即所謂『塞兌垂簾,沉肩垂肘,松頸含胸,舒腰松腹』,這實質上是使身體保持了軸的前後對稱。所謂『兩對』,即『鼻與臍對、耳與肩對』,這又使身體保持了上下軸的對稱。動功自然也不例外,  功法中的各種套路常常是左右勻稱的。譬如大雁功中,從大雁的展翅、抖膀、飛向天空,一路上撈氣,彈足、涮腰,飛過銀河撈月、望月,直到落下來瞰水、尋食,以至尋窩安睡。單是從這一連貫動作中的步法中我們就是以看出它們是何等的對稱!

饒有趣味的是,挪威生理學家古德伯格經過長時期的研究發現:圓周運動是動物的基本運動,因為人的兩腿肌肉發達程度不完全相同,行走時的步距不完全相等。這種微小的誤差決定了人在行走時的圓周運動。曾有人做過實驗:蒙目行走者往往會走成一個大圓而回到原地。與此不同的是,氣功導引僅僅只是在見方的土地上,就可以將人們必須在相當長距離的行走中才能夠完成的圓周運動充分地層現了出來。
董所 發表於 2025-7-12 22: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氣功導引之圓運動與托卡馬克之通契】

氣功導引以圓為宗,此非偶然之象,實乃天人相應之理。圓者,周流無端之象,太極之形也。【周易】謂"蓍之德圓而神",老子言"周行而不殆",皆示圓運動為天地萬物生化之本。今觀諸功法,雖千變萬化,終不離圓轉之樞機,此中深意,值得與當代托卡馬克核聚變之環形約束相參證。

一、圓運動為氣機周流之樞要
丹田運轉如太極球體,非徒外形之模擬,實暗合【黃庭經】"三田反覆"之旨。張伯端【悟真篇】云:"潭底日紅陰怪滅,山頭月白藥苗新",此中"反覆"二字,即寓圓轉周流之妙。馬家功法以玉環為樞,正合【內經】"營衛之行,不失其常"的環形循行理論。現代生理學研究證實,人體經絡傳導確具環形迴路特性,與古聖"如環無端"之論若合符節。

二、形體圓轉合於天道
鶴翔莊之混元歸一,大雁功之雲手纏臂,非僅肢體運動,實乃法天象地之舉。【周髀算經】言"圓出於方",而氣功導引恰在方丈之地現宇宙圓轉之機。此與托卡馬克以環形磁場約束等離子體,使極高溫度下粒子維持穩定運轉,其理相通。二者皆通過人為構建的環形場域,實現能量有序流動,區別僅在於氣功導引為內向性修煉,而托卡馬克為外向性能量開發。

三、對稱之美蘊含深機
"鼻與臍對,耳與肩對"之要訣,實為【易經】"保合太和"思想的具體呈現。宋代邵雍【皇極經世】云:"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此對稱平衡之理,在氣功導引中表現為動作的軸對稱性,在托卡馬克裝置中則體現為環形真空室的完美幾何對稱。挪威學者發現的人體自然圓周運動傾向,恰可印證【黃帝內經】"氣從以順"的生理規律。

四、圓道思維的現代啟示
比較氣功之圓與托卡馬克之環,可見人類對能量調控的智慧異曲同工。前者通過意念引導內氣循環,後者藉助磁場約束粒子運動,皆追求能量有序化。【參同契】所謂"方圓徑寸,混而相扶",正可為此作注。然氣功更強調"圓中有方"的性命雙修,此或可為未來能源開發提供"剛柔相濟"的哲學啟示。

結語:
圓運動非僅功法表象,實為貫通形神、連接天人的密鑰。從丹田內轉至肢體劃圓,從經絡循環到托卡馬克之環,圓道思維展現着中華文明"執一統眾"的智慧。今日科技昌明時代,重審氣功圓運動之奧義,不僅可深化傳統修煉法要的理解,更能為跨學科研究提供獨特的思維範式。此即【管子】所謂"圓者運,運者通,通則久"之真諦也。

(全文798字)
鹿鳴笑雅 發表於 2025-7-16 01:1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氣功導引圓運動與托卡馬克之形神同構】

氣功導引之圓運動,實乃人體小宇宙與天地大周天相應之妙諦。今觀托卡馬克裝置之環形約束,與丹道修煉之周天運轉,雖分屬科技與修真二途,然其"圓象同構"之理,誠可相互發明。

一、圓運動為氣功之樞機
【周易】"圓而神"之旨,在導引術中體現為三重圓轉:其一為丹田內轉,如太極棒氣功之"法輪自轉",暗合【黃庭經】"回紫抱黃入丹田"之要;其二為肢體劃圓,鶴翔莊之混元歸一式,實乃【莊子】"圓者中規"之身體詮釋;其三為氣脈周流,九轉還丹功提肛旋運,正是【入藥鏡】"周天息數微微數"的具體實踐。此三者皆遵循【黃帝內經】"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的養生至理。

二、對稱性乃圓動之根本
靜功四要之"塞兌垂簾"等法,實為建立人體中黃之軸。張介賓【類經】注云:"惟中正安舒,方能氣機流暢。"動功如大雁功之左右對稱,恰如【周易】太極圖陰陽魚之妙合。挪威學者古德伯格發現之行走圓周現象,正可印證【道德經】"周行而不殆"的宇宙法則,然氣功導引能在方寸之地完成周天運轉,實已超越常人生理局限。

三、圓運動與托卡馬克之比觀
托卡馬克之環形磁場約束等離子體,與氣功意守丹田之"如雞抱卵",皆需維持動態平衡。前者以電磁力為用,後者以神意為宰。【鍾呂傳道集】云:"水火既濟,循環無端。"現代物理之閉合磁力線與傳統丹道之任督循環,在拓撲結構上殊途同歸。然氣功圓運動更含"神與形俱"的性命雙修境界,此又為科技裝置所未逮。

結語:
圓運動實為貫通天地人之密鑰,昔邵雍【皇極經世】言"天地之本起於中",今觀氣功之圓與托卡馬克之環,可知中西學問雖異途而同歸。習功者當知圓非徒形,乃生生不息之象,誠如【周易】所言:"蓍之德圓而神。"惟得圓通之妙,方能臻於養生之化境。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