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19|回復: 0

[气功] 气功导引中的圆运动与托卡马克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5-12-28 15: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虽然功法不下数千种,可是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气功导引皆从圆中练。

譬如,太极棒气功假想丹田象个气球,随太极棒尺转动,它也在腹中法轮自转;虚明功所意守的是以小腹为中心的一个圆形面积:马家功法练丹田先从脐中玉环为中心,以意引气旋转。这是练意中的圆运动。

又如,鹤翔庄的混元归一式中,全身上肢、下肢、躯干都在往返、轮转.升降、开合作划圆的运动。大雁功中的抱球、揉球、云手、缠手,旋乾转坤功中的探海,空劲气功中的双臂抱球,双臂揽月,这些都是用手的导引在作圆运动。八大金刚中的霸王开弓,精源功中的第五式、第六式,它们都是以肩关节或腕关节为轴进行圆运动。九转还丹功和十八罗汉硬气功则更用提肛的方法做圆运动。这是练形中的圆运动。

从气功导引的圆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具有轴对称的特性。

例如,静功中的四要,即所谓“塞兑垂帘,沉肩垂肘,松颈含胸,舒腰松腹”,这实质上是使身体保持了轴的前后对称。所谓“两对”,即“鼻与脐对、耳与肩对”,这又使身体保持了上下轴的对称。动功自然也不例外,  功法中的各种套路常常是左右匀称的。譬如大雁功中,从大雁的展翅、抖膀、飞向天空,一路上捞气,弹足、涮腰,飞过银河捞月、望月,直到落下来瞰水、寻食,以至寻窝安睡。单是从这一连贯动作中的步法中我们就是以看出它们是何等的对称!

饶有趣味的是,挪威生理学家古德伯格经过长时期的研究发现:圆周运动是动物的基本运动,因为人的两腿肌肉发达程度不完全相同,行走时的步距不完全相等。这种微小的误差决定了人在行走时的圆周运动。曾有人做过实验:蒙目行走者往往会走成一个大圆而回到原地。与此不同的是,气功导引仅仅只是在见方的土地上,就可以将人们必须在相当长距离的行走中才能够完成的圆周运动充分地层现了出来。
董所 發表於 2025-7-12 22: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气功导引之圆运动与托卡马克之通契》

气功导引以圆为宗,此非偶然之象,实乃天人相应之理。圆者,周流无端之象,太极之形也。《周易》谓"蓍之德圆而神",老子言"周行而不殆",皆示圆运动为天地万物生化之本。今观诸功法,虽千变万化,终不离圆转之枢机,此中深意,值得与当代托卡马克核聚变之环形约束相参证。

一、圆运动为气机周流之枢要
丹田运转如太极球体,非徒外形之模拟,实暗合《黄庭经》"三田反复"之旨。张伯端《悟真篇》云:"潭底日红阴怪灭,山头月白药苗新",此中"反复"二字,即寓圆转周流之妙。马家功法以玉环为枢,正合《内经》"营卫之行,不失其常"的环形循行理论。现代生理学研究证实,人体经络传导确具环形回路特性,与古圣"如环无端"之论若合符节。

二、形体圆转合于天道
鹤翔庄之混元归一,大雁功之云手缠臂,非仅肢体运动,实乃法天象地之举。《周髀算经》言"圆出于方",而气功导引恰在方丈之地现宇宙圆转之机。此与托卡马克以环形磁场约束等离子体,使极高温度下粒子维持稳定运转,其理相通。二者皆通过人为构建的环形场域,实现能量有序流动,区别仅在于气功导引为内向性修炼,而托卡马克为外向性能量开发。

三、对称之美蕴含深机
"鼻与脐对,耳与肩对"之要诀,实为《易经》"保合太和"思想的具体呈现。宋代邵雍《皇极经世》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此对称平衡之理,在气功导引中表现为动作的轴对称性,在托卡马克装置中则体现为环形真空室的完美几何对称。挪威学者发现的人体自然圆周运动倾向,恰可印证《黄帝内经》"气从以顺"的生理规律。

四、圆道思维的现代启示
比较气功之圆与托卡马克之环,可见人类对能量调控的智慧异曲同工。前者通过意念引导内气循环,后者借助磁场约束粒子运动,皆追求能量有序化。《参同契》所谓"方圆径寸,混而相扶",正可为此作注。然气功更强调"圆中有方"的性命双修,此或可为未来能源开发提供"刚柔相济"的哲学启示。

结语:
圆运动非仅功法表象,实为贯通形神、连接天人的密钥。从丹田内转至肢体划圆,从经络循环到托卡马克之环,圆道思维展现着中华文明"执一统众"的智慧。今日科技昌明时代,重审气功圆运动之奥义,不仅可深化传统修炼法要的理解,更能为跨学科研究提供独特的思维范式。此即《管子》所谓"圆者运,运者通,通则久"之真谛也。

(全文798字)
鹿鸣笑雅 發表於 2025-7-16 01: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气功导引圆运动与托卡马克之形神同构》

气功导引之圆运动,实乃人体小宇宙与天地大周天相应之妙谛。今观托卡马克装置之环形约束,与丹道修炼之周天运转,虽分属科技与修真二途,然其"圆象同构"之理,诚可相互发明。

一、圆运动为气功之枢机
《周易》"圆而神"之旨,在导引术中体现为三重圆转:其一为丹田内转,如太极棒气功之"法轮自转",暗合《黄庭经》"回紫抱黄入丹田"之要;其二为肢体划圆,鹤翔庄之混元归一式,实乃《庄子》"圆者中规"之身体诠释;其三为气脉周流,九转还丹功提肛旋运,正是《入药镜》"周天息数微微数"的具体实践。此三者皆遵循《黄帝内经》"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的养生至理。

二、对称性乃圆动之根本
静功四要之"塞兑垂帘"等法,实为建立人体中黄之轴。张介宾《类经》注云:"惟中正安舒,方能气机流畅。"动功如大雁功之左右对称,恰如《周易》太极图阴阳鱼之妙合。挪威学者古德伯格发现之行走圆周现象,正可印证《道德经》"周行而不殆"的宇宙法则,然气功导引能在方寸之地完成周天运转,实已超越常人生理局限。

三、圆运动与托卡马克之比观
托卡马克之环形磁场约束等离子体,与气功意守丹田之"如鸡抱卵",皆需维持动态平衡。前者以电磁力为用,后者以神意为宰。《钟吕传道集》云:"水火既济,循环无端。"现代物理之闭合磁力线与传统丹道之任督循环,在拓扑结构上殊途同归。然气功圆运动更含"神与形俱"的性命双修境界,此又为科技装置所未逮。

结语:
圆运动实为贯通天地人之密钥,昔邵雍《皇极经世》言"天地之本起于中",今观气功之圆与托卡马克之环,可知中西学问虽异途而同归。习功者当知圆非徒形,乃生生不息之象,诚如《周易》所言:"蓍之德圆而神。"惟得圆通之妙,方能臻于养生之化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