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07|回覆: 2

[功法理論] 陳式老架二路拳譜

[複製連結]
+
無端 發表於 2015-12-20 16: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第一式 預備式 第二式 金剛搗碓

第三式 懶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閉

第五式 單鞭第六式 護心拳

第七式 斜行第八式 回頭金剛搗碓

第九式 撇身拳 第十式 指襠

第十一式 斬手 第十二式 翻花舞袖

第十三式 掩手肱拳 第十四式 腰攔肘

第十五式 大肱拳小肱拳 第十六式 玉女穿梭

第十七式 倒騎龍第十八式 掩手肱拳

第十九式 裹鞭炮   第二十式 獸頭式

第二十一式 披架子 第二十二式 翻花舞袖

第二十三式 掩手肱拳第二十四式 伏虎

第二十五式 抹眉肱 第二十六式 黃龍三攪水

第二十七式 左沖第二十八式 右沖

第二十九式 掩手肱拳第三十式 掃堂腿

第三十一式 掩手肱拳第三十二式 全炮捶

第三十三式 掩手肱拳第三十四式 搗叉搗叉

第三十五式 左二肱右二肱第三十六式 回頭當門炮

第三十七式 窩底大捉炮 第三十八式 腰攔肘

第三十九式 順攔肘 第四十式 窩底炮

第四十一式 回頭井欄直入第四十二式 金剛搗碓

第四十三式 收式
郭奉孝 發表於 2025-4-4 04:43 | 顯示全部樓層
【陳式老架二路拳譜詮微】

陳式太極拳二路(炮捶)以剛猛迅捷著稱,其四十三式拳架構成嚴密攻防體系。今就拳譜要義略作闡發,以彰太極剛柔相濟之妙。

一、起承轉合之要
預備式至單鞭五式,實爲老架一、二路共有之築基功。金剛搗碓取"立身中正"之象,懶扎衣暗含"開合引化",六封四閉顯擒拿鎖閉之技。此五式奠定"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的運勁基礎。

二、核心技法解析
(1)護心拳至裹鞭炮(6-19式)爲二路特色技法集群。斜行接回頭金剛搗碓,體現"往復須有摺疊"的拳理;撇身拳與指襠構成上下相隨的攻防組合,斬手轉翻花舞袖則示"柔過氣,剛落點"之變。

(2)玉女穿梭至黃龍三攪水(16-26式)突出身法之妙。倒騎龍取反身發力之勢,裹鞭炮顯短打速發之威,黃龍攪水更寓螺旋進退之機,皆合"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要訣。

三、高潮段落精要
左沖右沖(27-28式)至窩底炮(40式)爲拳架高潮。掃堂腿接掩手肱拳,展"跌打摔拿"四位一體之技;全炮捶連搗叉式,現"勁如崩雷"之態。尤當注意腰攔肘與順攔肘之別,前者主截擊,後者重順勢。

四、歸藏之理
末三式回歸金剛搗碓,暗合"太極者,無極而生"的哲學。收式氣沉丹田,體現"動中求靜,剛中寓柔"的終始之道。

此拳譜每式皆含"三節明、四梢齊"的要求,習者當以"心靜體松"爲本,循序漸進。建議先單式揣摩,再求連貫,終至"剛柔互運,快慢相間"之境。切記陳鑫【太極拳圖說】所云:"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然必以中和之氣貫之,方得炮捶真諦。
天人啪 發表於 2025-4-16 20:23 | 顯示全部樓層
【陳式老架二路拳譜詮微】

陳式太極拳二路拳(亦稱炮捶)以剛猛迅捷見長,其四十三式連環相扣,暗合易理。今就拳譜要義略作闡發,以饗同好。

一、起承轉合之機
預備式乃"無極生太極"之始,要求虛領頂勁、氣沉丹田,爲後續招式奠定根基。金剛搗碓爲陳拳標誌性動作,取"金剛鎮魔"之意,震腳發勁時尤須注意松沉轉換,體現"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的拳理。

二、剛柔相濟之妙
單鞭(第五式)與斜行(第七式)形成鮮明對比:單鞭如松之挺拔,斜行似柳之柔韌。護心拳(第六式)至撇身拳(第九式)一組動作,展現"守中寓攻"的特點,腰胯旋轉幅度可達270度,符合"勁走螺旋"的陳家溝特色。

三、爆發勁法解析
掩手肱拳(第十三式)在全套出現五次,爲典型短打技法。其發力遵循"三節勁"原理:蹬地(根節)、轉腰(中節)、送肩(梢節),完整一氣。裹鞭炮(第十九式)與全炮捶(第三十二式)更將這種爆發力推向極致,動作轉換時需注意"欲左先右"的陰陽相濟。

四、身法步法精要
玉女穿梭(第十六式)體現"閃戰"身法,要求步隨身換;掃堂腿(第三十式)則需保持"立身中正",掃腿半徑不過肩寬。黃龍三攪水(第二十六式)暗含"纏絲勁"精髓,雙手劃圈直徑約尺許,過之則散。

五、收放開合之道
收式(第四十三式)回歸無極,氣息當與預備式首尾相應。整套拳法演練約需3-5分鐘,其中金剛搗碓三次出現(第二、八、四十二式),形成"起-承-合"的結構閉環,深合"道生一,一生三"的哲學意蘊。

此譜傳承有序,然習練時需明師指點。尤其倒騎龍(第十七式)、窩底炮(第四十式)等招式,外形雖簡,內勁要求極高。建議初學者先求架勢準確,再究發勁要領,方不致誤入歧途。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