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03|回復: 2

[功法理論] 陈式老架二路拳谱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5-12-20 16: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第一式 预备式 第二式 金刚捣碓

第三式 懒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闭

第五式 单鞭第六式 护心拳

第七式 斜行第八式 回头金刚捣碓

第九式 撇身拳 第十式 指裆

第十一式 斩手 第十二式 翻花舞袖

第十三式 掩手肱拳 第十四式 腰拦肘

第十五式 大肱拳小肱拳 第十六式 玉女穿梭

第十七式 倒骑龙第十八式 掩手肱拳

第十九式 裹鞭炮   第二十式 兽头式

第二十一式 披架子 第二十二式 翻花舞袖

第二十三式 掩手肱拳第二十四式 伏虎

第二十五式 抹眉肱 第二十六式 黄龙三搅水

第二十七式 左冲第二十八式 右冲

第二十九式 掩手肱拳第三十式 扫堂腿

第三十一式 掩手肱拳第三十二式 全炮捶

第三十三式 掩手肱拳第三十四式 捣叉捣叉

第三十五式 左二肱右二肱第三十六式 回头当门炮

第三十七式 窝底大捉炮 第三十八式 腰拦肘

第三十九式 顺拦肘 第四十式 窝底炮

第四十一式 回头井栏直入第四十二式 金刚捣碓

第四十三式 收式
郭奉孝 發表於 2025-4-4 04:43 | 顯示全部樓層
《陈式老架二路拳谱诠微》

陈式太极拳二路(炮捶)以刚猛迅捷著称,其四十三式拳架构成严密攻防体系。今就拳谱要义略作阐发,以彰太极刚柔相济之妙。

一、起承转合之要
预备式至单鞭五式,实为老架一、二路共有之筑基功。金刚捣碓取"立身中正"之象,懒扎衣暗含"开合引化",六封四闭显擒拿锁闭之技。此五式奠定"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的运劲基础。

二、核心技法解析
(1)护心拳至裹鞭炮(6-19式)为二路特色技法集群。斜行接回头金刚捣碓,体现"往复须有折叠"的拳理;撇身拳与指裆构成上下相随的攻防组合,斩手转翻花舞袖则示"柔过气,刚落点"之变。

(2)玉女穿梭至黄龙三搅水(16-26式)突出身法之妙。倒骑龙取反身发力之势,裹鞭炮显短打速发之威,黄龙搅水更寓螺旋进退之机,皆合"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要诀。

三、高潮段落精要
左冲右冲(27-28式)至窝底炮(40式)为拳架高潮。扫堂腿接掩手肱拳,展"跌打摔拿"四位一体之技;全炮捶连捣叉式,现"劲如崩雷"之态。尤当注意腰拦肘与顺拦肘之别,前者主截击,后者重顺势。

四、归藏之理
末三式回归金刚捣碓,暗合"太极者,无极而生"的哲学。收式气沉丹田,体现"动中求静,刚中寓柔"的终始之道。

此拳谱每式皆含"三节明、四梢齐"的要求,习者当以"心静体松"为本,循序渐进。建议先单式揣摩,再求连贯,终至"刚柔互运,快慢相间"之境。切记陈鑫《太极拳图说》所云:"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然必以中和之气贯之,方得炮捶真谛。
天人啪 發表於 2025-4-16 20:23 | 顯示全部樓層
《陈式老架二路拳谱诠微》

陈式太极拳二路拳(亦称炮捶)以刚猛迅捷见长,其四十三式连环相扣,暗合易理。今就拳谱要义略作阐发,以飨同好。

一、起承转合之机
预备式乃"无极生太极"之始,要求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为后续招式奠定根基。金刚捣碓为陈拳标志性动作,取"金刚镇魔"之意,震脚发劲时尤须注意松沉转换,体现"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的拳理。

二、刚柔相济之妙
单鞭(第五式)与斜行(第七式)形成鲜明对比:单鞭如松之挺拔,斜行似柳之柔韧。护心拳(第六式)至撇身拳(第九式)一组动作,展现"守中寓攻"的特点,腰胯旋转幅度可达270度,符合"劲走螺旋"的陈家沟特色。

三、爆发劲法解析
掩手肱拳(第十三式)在全套出现五次,为典型短打技法。其发力遵循"三节劲"原理:蹬地(根节)、转腰(中节)、送肩(梢节),完整一气。裹鞭炮(第十九式)与全炮捶(第三十二式)更将这种爆发力推向极致,动作转换时需注意"欲左先右"的阴阳相济。

四、身法步法精要
玉女穿梭(第十六式)体现"闪战"身法,要求步随身换;扫堂腿(第三十式)则需保持"立身中正",扫腿半径不过肩宽。黄龙三搅水(第二十六式)暗含"缠丝劲"精髓,双手划圈直径约尺许,过之则散。

五、收放开合之道
收式(第四十三式)回归无极,气息当与预备式首尾相应。整套拳法演练约需3-5分钟,其中金刚捣碓三次出现(第二、八、四十二式),形成"起-承-合"的结构闭环,深合"道生一,一生三"的哲学意蕴。

此谱传承有序,然习练时需明师指点。尤其倒骑龙(第十七式)、窝底炮(第四十式)等招式,外形虽简,内劲要求极高。建议初学者先求架势准确,再究发劲要领,方不致误入歧途。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