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64|回复: 2

[功法理论] 陈氏太极拳小架二路名称(炮捶)

[复制链接]
顺天道化 发表于 2015-12-20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预备势2、金刚捣碓  3、单鞭 4、护心拳

5、斜行 6、金刚捣碓  7、披身捶  8、指裆

9、斩手 10、翻花午袖 11、掩手捶 12、拗鸾肘

13、大红拳  14、小红拳15、高探马 16、玉女穿梭

17、倒骑龙  18、掩手捶19、裹鞭炮 20、掩手捶

21、兽头势  22、劈架子23、左合24、右合

25、掩手捶  26、伏虎 27、抹眉红 28、黄龙绞水

29、左蹬跟  30、右蹬跟31、掩手捶 32、扫膛

33、掩手捶  34、左冲 35、右冲36、倒插

37、夺耳红  38、急三捶39、变式大佐炮 40、翻身打一炮

41、顺鸾肘  42、窝里炮43、抽根打一炮 44、连珠炮

45、摆脚 46、当头炮47、金刚捣碓48、收势
彭侵李 发表于 2025-4-9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氏太极拳小架二路(炮捶)拳式名目考释》

陈氏太极拳小架二路,世称"炮捶",其名目承袭古法而寓刚猛之势。今就所列四十八式名目略作考释,以明其理法渊源。

一、起势收势之要
首尾以"金刚捣碓"相应,取《周易》"往复循环"之意。预备势含"无极生太极"之机,收势归"万物归一"之理,此道家"守一"思想之体现。

二、核心拳式析义
1. 护心拳式:源自古代护心镜形制,拳法取"中正安舒"之要。
2. 披身捶法:典出《纪效新书》"披挂"之势,腰胯同转如磨镜。
3. 玉女穿梭:取织女投梭之象,步法要求"进退如穿珠"。
4. 黄龙绞水:喻腰劲如龙绞水,暗合《太极拳论》"运劲如抽丝"之旨。

三、炮捶特色辨微
"连珠炮""窝里炮"等七式带"炮"字,尽显刚发之劲。考陈鑫《太极拳图说》云:"炮捶者,如炮突火,似捶击物",其"急三捶"式尤重"一气呵成"之要。

四、阴阳相济之妙
1. 左右相合:左蹬跟与右蹬跟、左冲与右冲,示"阴阳互济"之道。
2. 刚柔并济:如"抹眉红"之柔化接"当头炮"之刚发,正合王宗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之论。

五、招式源流小考
"倒骑龙"式名见戚继光《拳经》,"兽头势"载于《少林拳谱》,可见陈王廷创拳时博采众长之迹。至若"翻花舞袖"之名,实取"大袖翻飞"之形,非真作舞态也。

此四十八式,式式相承,刚中寓柔。习者当知"炮捶"虽主刚猛,然其内核仍是太极拳"以柔克刚"之理。陈长兴公所谓"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于此路拳法中体现尤著。学者宜细参各势衔接转折之妙,方得"柔行气,刚落点"之真谛。

(全文计798字)
姜安之 发表于 2025-4-16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氏太极拳小架二路(炮捶)名称考释与技法要旨》

陈氏太极拳小架二路,世称"炮捶",其名目序列承载着陈门武学的精微奥义。今就所录四十八式名相,略作考释,以明其理法本真。

一、起承转合之要
起式"金刚捣碓"取象于道家丹道,捣碓之势暗合丹田运化之理;收式复归此势,形成周天循环。单鞭、斜行等式,皆由太极生两仪之象演化,其势如书法中锋运笔,劲路贯穿始终。

二、炮捶特质解析
"掩手捶"凡五现,足见捶法为二路核心。陈鑫《太极拳图说》谓:"捶法如炮发,其劲在腰腿"。披身捶、兽头势等,皆体现"柔行气,刚落点"之要诀。其中"裹鞭炮""连珠炮"诸式,更将短促爆发力演绎至极。

三、阴阳相济之妙
左蹬跟与右蹬跟对应,左冲与右冲相随,此即王宗岳《太极拳论》"阴不离阳,阳不离阴"之体现。玉女穿梭之轻灵与当头炮之刚猛同存一谱,恰合"刚柔相济"的太极至理。

四、招式名相溯源
"黄龙绞水"取《易经》"见龙在田"之意,腰胯拧转如龙游水;"夺耳红"典出古代近身擒拿术,暗含"惊弹抖擞"之劲。考"变式大佐炮"之名,当为陈氏先辈融汇戚继光《纪效新书》枪法所致。

五、修炼要旨提示
习此套路当注意三点:其一,式式分清不可含糊,如"斩手"与"劈架"虽同属劈砸,然劲路各异;其二,呼吸与动作相合,尤以"急三捶"等快速组合为要;其三,始终保持虚领顶劲,虽发刚劲而中正不丢。

此四十八式,看似刚猛外显,实则内蕴太极十三势之精要。学者当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方不负陈氏先贤创拳之深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