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532|回復: 0

[大成拳(意拳)] 浑圆内功初级入门之六节动功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5-12-20 12: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能坚持练习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更重要的能为下一部的武功打好基础。

注意:不管你炼那一节时,就只想那一节就行,其它部位不用管,体外假想温水的意念占三分,内感“麻,热,胀”的意念占七分,当各关节都有感应就可以了。坚持练习会让你体悟到人体内部世界的奥妙无穷,很快就能体察到麻,热,胀三者变化的关系,会使你感悟到生命运动的内在的意义。

另外,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病人,禁止在无老师对面指点的情况下练习。

首先,第一节(手指尖至腕关节)浑圆桩式站好,基本要领是自然站立,两膝微曲,自然呼吸,眼微闭,意念“麻,热,胀”。同时假想两手之间有如一根橡皮盘,在两手同时向两侧微拉并有皮筋的拉力感时,身体再慢慢向前弯腰,程鞠躬状;在身体向前弯曲的同时,假想两手放入温水中,待两手有如放在温水中以后,身体在慢慢起来,程浑圆式。如此进行3—5分钟,待手上有了麻,热,胀的其中一种即可。

第二节(腕关节至肘关节)浑圆桩式时,身体向左右歪斜,当身体向左侧歪的同时,假想第二关节放入水中,同时想左臂的外侧,向上起时想内侧,待左臂有了感应以后,身体再向右歪,同时想右臂的外侧,向上起时想右臂的内侧,当两臂都有了感应以后,我们就可以由左右歪斜大幅度的慢动变为微动。以至在不动中也有感应,即为第二节通。

第三节(肘关节至肩关节)练习此关节,运行是左右旋转的,向左旋转时,想左臂的外侧,回转时想内侧,待左臂有了感应后;身体再向右旋转,同时想右臂的外侧,回转时想内侧如此反复练习。

第四节(脖子至胯关节)动作是整个上半身前后慢慢地晃动,同时,假想身体向前时,前面有温水的阻力,向后时右侧有温水的阻力,3—5分钟后,身体由大动变为小动,再由小动逐渐变成微动,如此反复练习。

第五节(胯关节至膝关节)练习此关节,身体微微下蹲,在微蹲的同时,假想两大腿放入温水中,而在下蹲时感觉大腿的后侧上起时感觉大腿的前侧,如此反复练习。也可在静中意念此关节如站在温泉中,想象麻,热,胀的感觉。

第六节(膝关节至脚关节)练习此关节时,只要守住膝盖以下,找到身体的重心点,几分钟就会有感应。
ste0302 發表於 2025-4-26 07:33 | 顯示全部樓層
《浑圆动功六节筑基法要诠解》

浑圆内功六节动功,实为形意相合、内外兼修之上乘筑基法。其理法深合《黄帝内经》"形与神俱"之旨,暗契王宗岳《太极拳论》"动静之机"之妙。今就修习要旨分疏如下:

一、形神相守之要
所谓"体外温水三分意,内感麻热胀七分",实为调和形神之枢机。《庄子·刻意》云:"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习者当以专一为宗。每节功法皆须"制心一处",如第一节指尖至腕关节训练,假想橡皮筋牵引时,正合《易筋经》"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之理。弯腰鞠躬之式,暗含老子"柔弱胜刚强"之象,学者当体会"曲中求直"的阴阳转化之机。

二、节节贯通之秘
六节功法依序疏通三阴三阳经脉,其设计暗合《灵枢·经脉》循行次第。第二节腕肘关节左右倾斜时,外侧想手三阳经,内侧守手三阴经,正应《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第四节颈胯晃动之法,实为疏通任督二脉之基础,前人所谓"摇头摆尾去心火"即此理也。习者当知,关节通即是经络通,此乃"由招熟而渐悟懂劲"之阶梯。

三、动静相养之度
功法强调"由大动渐入微动",此乃《太极拳谱》"由着熟而渐悟懂劲"之进阶路径。第五节胯膝训练时,下蹲观想大腿后侧(足太阳经),起立意注前侧(足阳明经),正合《内功四经》"松紧转换"之要。至于第六节膝足关节"守重心点"之法,实为《少林内功》"百会虚领,涌泉踏实"的具体运用。

四、禁忌与火候
文中特诫心脏病者须师传面授,此因心经与手少阴相通,自主修习易生偏差。《养性延命录》云:"行气之道,当循序渐进",学者尤须注意:麻热胀感应切不可强求,当如《坐忘论》"归根曰静"般自然显现。若出现头晕、心悸等症,当立即止功调息。

此六节功法看似简易,实含"致虚极,守静笃"的深意。每日习之,不仅可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效,更为日后进阶武功奠定"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浑圆基础。学者若能以"道法自然"为宗,假以时日,自可体会《周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妙境。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