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13|回覆: 0

貂蟬實是虛構 呂布身邊只"傅粉女郎"(圖)

[複製鏈接]
里人 發表於 2010-5-18 10: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518390361096324.jpg
6 z! X; Z7 f* K- u& v2 L

; f* ^: l+ ~5 G& |, z' ]
    復旦大學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吳金華; i* W* R  z  P) W

  |9 Y! N8 L0 C+ `" d- Q- N    問:眼下,新版【三國】正在熒屏上熱播。與老版不同的是,新版在展示貂蟬美貌的同時,還賦予她智慧的一面,並為其安排了為愛而死的結局。請問,貂蟬在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人?她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 b& `+ H2 j$ }4 u! P+ U( a2 R: c6 `4 s
0 P/ D- o5 B; A    ――江蘇揚州王燕
7 F6 b. T" ?( E9 L! f. O/ a$ K3 e; ?. Q7 C/ c8 N; n8 n
    答:作為『連環計』故事的主角,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貂蟬』實是小說家虛構的人物。5 ]# |+ J. k1 g+ c9 Z

" }6 P) n0 m9 n$ k    檢閱宋元以前的文獻,特別是可信度較高的史書,如西晉陳壽的【三國志】、東晉袁宏的【後漢紀】、南朝宋范曄的【後漢書】、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等等,人們不難斷定:王允定計除董卓、董卓死於呂布之手是事實,然『貂蟬』不見其人,『連環計』亦史無其事。; F' h; w1 K7 M2 F' }+ F: `
  l  X! m3 I/ b9 S6 ]* i& e
    【三國志】描述呂布與董卓之間的糾葛時,所涉及的女性只有一位不知名的『侍婢』。【後漢書】的異文為『傅婢』,說白了,就是董卓的貼身丫鬟。陳壽在【呂布傳》裡寫道:『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布……由是陰怨卓。』董卓拔出自家『手戟』無情地擲向呂布,只不過是因為呂布犯了點小錯。殺卓的根源就在於這一偶然發生的衝突,與呂布私通傅婢一事並無瓜葛。* w  p: U. A8 m; R7 T: I( p

1 s/ e5 P& o! Q( [5 A- r    當然,跟傅婢的曖昧關係是呂布的心病,確實可能成為謀殺董卓的一把尖刀。關於這一點,范曄【呂布傳】記載道:『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與傅婢情通,益不自安。因往見司徒王允……時允與尚書僕射士孫瑞密謀誅卓,因以告布,使為內應。』但即便如此,亦不曾為『連環計』的情節提供任何資料佐證;而『貂蟬』的故事就算能在『傅婢』身上找到一點蛛絲馬跡的話,也恐怕是多來自於讀者的豐富聯想罷了。
; j, ]" G) }, l( c$ v
) A: F& J) E: S; C    傅婢是歷史上不知名的小人物,貂蟬則是說書人或文學家虛擬的大美人。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名字,無論活躍在民間傳說、戲劇舞台上,還是出現於詩詞歌賦、古典小說中,總是和呂布連在一起。但直到唐代,文學作品中呂布的身邊並不見貂蟬。例如,李賀的【呂將軍歌】有云:『呂將軍,騎赤兔……??銀龜搖白馬,傅粉女郎火旗下。』在這首充滿想像的詩歌里,呂布身邊還只是『傅粉女郎』,這似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貂蟬登台之晚。
# v. a' D. H# l6 ~/ C. l+ }+ J; i  I9 ]( w% S) Q' Q
    貂蟬進入民間故事的年代,一般認為不晚於北宋。明代流行的【三國志傳】有這樣一段描述,『宋邵康節先生有詩嘆曰:董卓無端擅漢權……力斬亂臣憑呂布,舌誅逆賊是貂蟬。』邵康節,指的是北宋著名理學家邵雍。不過,所謂邵康節先生有詩云雲,與該書中其他一些無稽可考的宋詩一樣,皆為小說家偽托。在傅璇琮先生等主編的1992年版【全宋詩】第七冊中,邵雍的名下就未輯錄這首來歷不明的『邵康節』詩。4 _1 y$ U, C0 k! m. U

  j8 ]% \( f. v: z) v    現在看來,傳世文獻中出現貂蟬的故事,較早且可信的莫過於南宋時期的金代院本、南戲、元雜劇及元刻話本。當然,上述文本的形成肯定有一個不短的過程,但其源頭是否可上溯到北宋,現有資料還不足以給出有力的回答。
, Y8 A: @' k  V: b4 q2 B% }& C% |2 e+ m
    正因為貂蟬的故事出自於虛構,所以早期話本、劇本的內容不盡相同。如果對照近三百年來流行最廣的【三國演義】,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的差別就更大了。例如,元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說:『本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紅昌。因漢靈帝選入宮中,掌貂蟬官來,故名貂蟬。』再如,元刻本【三國志平話】甚至認為,貂蟬原先是呂布之妻,不幸在戰亂中失散,流落到王允府。在王允設計的『連環計』三部曲中,貂蟬所扮演的角色是受王允撥弄的棋子,她對計謀本身似乎一無所知。; \( g2 _! Q1 g6 d& T

& h& ~5 i- m* u- u. |    至於貂蟬的結局,在明刻本【三國志傳】、清刻本【三國演義】中都描述為,呂布死後,貂蟬就不知所終,給人留下無限廣闊的想像空間。但早期的三國戲中也有過這樣一出:呂布剛死,貂蟬便向關羽獻媚,關羽為斷絕紅顏之禍,一刀結果了這位美女。+ M( j( D  |  J- h7 T7 d7 A" y( g

2 U' a. A8 L1 C2 `3 g/ g    上述現象表明,藝術虛構的故事與歷史上真人真事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前者總是隨着時代精神的演變而不斷被加工和改造,內容的古今差異有時會發展到面目全非的地步;後者則始終維持着基本事實的面貌,像董卓的殘暴荒淫、呂布的貪利好色、王允的忠君愛國等等,不僅在不同時期的史書中沒有異詞,而且在所有以歷史為背景的文學作品中亦不曾被顛覆。
4 `; z  G0 ]6 E. c  g' Q) @( N; e6 F) t
    總之,歷史跟文學是兩個不同的範疇,史學著作必須追求真實,文學作品則不能沒有虛構。好在貂蟬的形象隨着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基本上還是給喜愛三國故事的讀者留下了美好印象――她不僅是足以跟西施、王昭君、楊玉環媲美的絕代佳人,還是一位深明大義、剷除國賊的有功之人。李漁【批閱三國志】就讚揚道:『為西施易,為貂蟬難。』意指西施只要哄得一個人,貂蟬卻要哄兩個人,實在是大費苦心。毛宗崗接着說:『我謂貂蟬之功可書竹帛!』可以想見,與時俱進的貂蟬,在當下和今後的藝術舞台上,同樣會受到世人的歡迎和喜愛。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