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63|回复: 0

嘉靖皇帝尽孝心(图)

[复制链接]
休竹客 发表于 2010-5-20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020100520358426551412.jpg

: l( X. T4 e- A' {( e1 e3 P

8 B- S' @9 Y# V7 h
    明正德十六年4月,明武宗朱厚照病死。朱厚照没有儿子o便根据封建王朝“兄终弟及”的祖训,由他的堂弟p兴献王朱佑z之子朱厚谐邢皇位,是谓嘉靖皇帝。 % d: L0 |+ j! y3 @0 P

" [4 W% l( Y$ B% e# b4 S. ~    历史上兄终弟及的例子有不少,之后一般都是新皇帝奉自己的哥哥(先皇帝)为“皇考”,而自己的生父则进不了太庙祭祀。也就是说以后,作为国家祭祀的时候,新皇帝拜祭的是自己的哥哥,而不是自己的生父,这就是皇统和家统的区别。这种区别对待,虽然让当事人感到别扭,但是,千百年来倒也约定俗成,没有引起什么异议。 + {2 N! g  J2 R7 `1 b
, \1 w1 |" r6 |5 C: M4 O
    唯独到了年轻的嘉靖皇帝的时候,情况有了变化。朱厚型蝗幻俺隽艘桓黾其大胆的想法,想认自己的生父朱佑z为“皇考”,以让自己的爸爸名正言顺地进入太庙,接受自己的祭祀。说白了,他就是想用自己的家统来取代皇统。
5 d7 b4 `& l* D- z4 A% Q' w2 r; [, S. O
    朱厚屑次缓蟮诹天,就下诏令群臣议定他自己的生父朱佑z为“皇考”,一切都按皇帝的尊号和祀礼来对待。 1 B# h2 f5 x9 I1 Q1 J* w% g

% {7 S- Y9 \6 t# }* v8 ^4 [    大臣们一听,头都炸了,新继位的小皇帝竟然要平添出来一个皇帝,在武宗和自己的皇统顺序中,硬生生地造出一个新的“皇帝”,而这个“皇帝”却一天皇帝也没当过,这让众多大臣感到荒谬至极,自然激起了朝野上下猛烈的反对。
: X" ?7 r# `7 {) ?
9 c; o0 \: q0 J% q    可是,朱厚胁⒉凰佬模他连续召开御前会议,议题很简单,就是要给自己的爸爸一个名分。当时朝中的权臣杨廷和父子以及许多大臣都坚决反对朱厚械奶煺嫦敕ǎ不同意把朱厚械陌职旨尤朊鞔的皇帝序列。纷争越来越激烈,最后终于爆发了“左顺门事件”。
. D* s& H+ [5 b5 o8 H9 s* H
' U9 p1 H( W9 l' u% S6 C    嘉靖三年7月15日,吏部左侍郎何孟春与杨廷和之子p翰林杨慎集合朝中官员共二百余人,自辰至午,跪于左顺门前,逼请嘉靖皇帝改变自己的想法。不仅如此,杨慎等一百多人还在左顺门前放声大哭,声动北京城。
0 S& ~' {4 q  w% @6 `. \7 T; r% {0 i* I
    朱厚锌绰朝大臣都反对自己的想法,但为了给自己的爸爸一个公正的待遇,他在这一天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 e$ q, r8 Y; _5 ~3 N& T( ~3 }/ O8 t# N8 o
    为了爸爸,他和大臣们开战了!他愤然下令逮捕134位大臣下狱,剩下84人待罪。7月16日,左顺门事件中的180名大臣被施加杖刑,编修王相等18人被杖死。古往今来,为了给自己的爸爸一个名分,和大臣们打得不可开交、头破血流的,这样的皇帝恐怕只有嘉靖皇帝一个人了。 4 Q6 Y3 v6 W7 y4 H' a8 L

# ?4 v" U- p  J) o/ m) O  ?( d    左顺门事件结束两个月后,嘉靖皇帝诏令全国,定其父尊号为“皇考恭穆献皇帝”,称孝宗为“皇伯考”。也就是向大明全体子民明示,自己是皇帝,那么自己的爸爸才是先皇帝,而明武宗是自己的叔叔。嘉靖十七年9月,他又尊自己的爸爸朱佑z为睿宗皇帝,y于太庙。并改其陵墓之名为显陵。由此,朱厚兄沼谑迪至俗约旱脑竿,在明代皇帝序列中,生生地“制造”了一个“睿宗”朱佑z。这个明睿宗,历史上没有,史书帝王序表中也没有,历史学家更不承认,他只存在于朱厚械囊豢判⑿睦锩妫 / a' Q9 F! P( z7 o& E; |
0 C$ O1 Q1 E. Z& S. {; y. W+ ~
    从嘉靖即位之初的正德十六年(1521)4月开始,到嘉靖十七年(1538)睿宗名号确定,朱厚杏昧苏整17年!这17年中,朱厚蟹蚜宋奘周折,忍受了许多痛苦,但他的孝心一刻也不曾动摇,每时每刻都在燃烧,烧了17年! % |7 I: }1 i% R2 R# }4 R

0 @9 B+ I; X5 b/ [    可以说,朱厚惺亲畎爸爸的封建皇帝。他和朱有酢⒅煸忠谎,使我们认识到了封建皇室文化的一个个新鲜的面孔,他们才华横溢,他们至真至性,充满魅力。最难得的是,一种纯粹的亲情可以超越最高贵的政治秩序,最终实现父子之情的回归!
1 [; u. b) Z% G: a8 R/ @. @3 K
8 S3 i  [$ k8 l+ \1 q& w    摘自《报刊精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