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99|回復: 0

一个被恶搞的汉侯:刘邦亲侄子(图)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10-5-31 07: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531265444345949.jpg
% o$ i1 I4 y6 N3 `- g/ ~# L
* t2 E- |8 k2 R( ]: K& l9 _
墓型“三室一厅”全国罕见 江淮晨报

/ g' x; U. ]$ A7 N/ [
$ z: L  b" [1 l0 T$ Q
    “锅里尽了”,在现在来看,应该是个颇具网络精神的不错的网名。但假如这个封号是以天子的名义赐给自己近亲的,就有点近乎于恶搞的性质了。然而,汉高祖刘邦就的确在2000多年前把意为“锅里尽了”的“羹颉侯”赐给了自己的侄子刘信,其原因是刘信他妈,也就是刘邦的大嫂,在刘邦还正处于叛逆青春期时少管了他一顿饭。 0 Q% I) R9 r2 z5 j8 V
! i0 O8 b' y0 D' W
    肥西县花岗镇的合安公路旁一个名叫“舒王墩”的汉墓,收留了被恶搞的“羹颉侯”刘信的遗骨。而对刘信深表同情的当地人眼里的刘邦,可能不是那个击节高唱《大风歌》的一代高祖皇帝,而是更接近于元曲家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中的“刘三”。
  H3 z$ x. r+ s5 ]
! }! T! D7 t; n' w5 n: }    一顿饭留下击釜之怨 / R" s1 q" H; }5 e

0 o7 s5 I6 y0 Q" `    相传年轻时的刘邦混迹乡里,喜欢和酒肉朋友一起喝酒、赌博、吹牛。因为自己没有什么收入来源,他就经常带着酒肉朋友到哥嫂家蹭吃蹭喝。时间长了,他嫂子就有点不乐意了。有一天,当刘邦又一次带着一帮小兄弟走进家门时,他嫂子便忍不住拿起锅铲,狠狠地敲锅嚷道:“光了!光了!”敲锅声弄得刘邦一下子红了脸,从此便留下了“击釜之怨”。
4 }' v" H/ p8 V! c; n4 m8 ~7 ^, B' X& ?/ k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大封近亲为王为侯,但唯独就是不封大哥的独子刘信。大嫂见别人家都得了爵位,自己的儿子迟迟没有消息,便跑到太上皇刘瑞那里去争吵:“信是你的长孙,是皇上的亲侄子,连亲侄都不封爵位,天下有这个理吗?”
( d9 e6 n1 `! [5 e0 u% x, a
8 A) w# O3 ~$ {0 v. P# S9 P    太上皇刘瑞于是便跑到刘邦那里问其原因,仍不忘击釜之辱的刘邦生气地说:“大嫂这个人寡情寡义。”刘瑞调解道:“你大嫂守寡多年,带着孩子过日子,挺不容易的,看在你大哥的面上,不封王,也要封侯啊。”太上皇亲自说了,刘邦自然要照办,但在下旨时,却颁了一个刻薄名字“羹颉侯”。
. {# s. t& E3 S7 p
6 F# y4 Z) C& ?7 m4 ]4 Q8 d$ X1 |    死后还在“兴修水利” 6 D3 z8 r* \" H- g. w% n5 Y

, ]$ Z. l! j, b7 }. g, D    虽然封号不怎么好听,但刘信来到肥西和舒城之间的这块封地后,还是做过不少好事。
! _9 U6 v9 {* C  K! Z
5 z, Q; Y" l" Q# \+ [9 y! V    上任伊始,刘信看到“龙舒水源出西山之峻岭,势若建瓴”,而岗区多干旱。当年十月,刘信就率万众于舒城县七门山下开凿七门堰,修渠建闸,引龙舒水(今杭埠河)灌东北部岗地800顷。同时,又于七门岭之东修筑乌羊堰、曹泽堰,“灌田三万余亩”。解除了辖地农田遭受干旱的威胁,使农业得以丰收,耕者安居乐业。至今,七门堰仍是当地重要的水利工程。 0 D4 \8 Q4 A' [( T% Q2 n
( y4 ~% R) S, a* K3 B) c' V" Y
    刘信生前为兴修水利做了好事,死后还无意中又做了一件好事。舒王墩附近有个九连塘,相传是舒王墩封土的取土地。九连塘由九个水塘组成,每两个水塘之间有塘埂相隔,呈弧状连接分布,形成一个庞大的水库,所以当地乡民又称之为“连心塘”。九连塘时代久远,成于何年史志无考。不过当地流传着一则民谚:“上有七门堰,下有九连塘,大干三载不求天,木龙(水车)搅水上干田。” ( R- X# N9 S+ ^3 K1 P" e: @# a# J5 M
3 H7 A6 z8 j7 k  d! c1 x
    九连塘虽是刘信的无意所为,却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好处。正因为如此,羹颉侯也被百姓尊称为“舒王”。 ' q4 l( i: M9 V! Z( w" D+ ]$ @
; G& g4 Y- {7 l8 b" K
    “鬼吹灯”的真实版 + e+ l5 F! K# ^6 L

7 Z# a3 i7 v/ g& D9 U    舒王墩在数十年前高近40米,直径约70米,规模非常之大。解放后,舒王墩旁边开设了一个砖瓦窑场,从舒王墩上取土烧窑。再后来合安公路修路需要垫高路基,也从舒王墩上取土。渐渐地,舒王墩越来越矮。
6 w0 B0 u5 ~2 i1 U& @& b! q) {! T' y- C3 W! L4 v8 Y$ L8 ^& I
    据当年参与舒王墩考古发掘的吴兵介绍,2000年,舒王墩汉墓被打开后,考古人员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分布在墓室四周有5个盗洞,每个盗洞都是从上面一直挖下来,直径都有2米左右。舒王墩的封土距离地面原先高近40米,而地下还有10多米。从50多米高的土墩上挖盗洞下来,而且盗洞直径达到2米,可见当时盗墓贼的本事之大。 # X! }, l& V: c: S
* Z; e6 a5 w* T  e/ y& U. V! f# C) b8 Y3 d
    正因为这几个盗洞,舒王墩墓室上面的盖板已经全部被破坏了,墓室里堆积了大量泥土,四周的墓壁木头也都遭受严重破坏。在其中的一个盗洞里,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唐代的茶壶形状的器皿,由此可以分析,舒王墩早在唐代时就已遭受盗掘。如今,这个盗墓贼留下的茶壶,也成了古董文物,与舒王墩发掘的汉代文物一起保存在肥西县考古所。
/ ^4 h+ c7 S% J& T9 e! i: }" m" E/ T! l! D
    随屡遭盗掘,舒王墩汉墓还是出土了玛瑙器、铜器、陶瓷器、漆器、骨角器等大量文物,但惟独不见墓主人的尸骨,棺材也只剩下了盖板。吴兵说,当时考古人员就猜测:盗墓贼可能因担心在地下停留时间过长而缺氧,又急于将大量陪葬物品运出墓室,就用盛放墓主人尸骨的棺材装上陪葬品,一起通过盗洞吊出去了。
& {3 ]+ q$ ~. f0 k' f- q5 h3 S. [4 T% l! I1 _/ I/ X2 _2 d0 J
    如今在舒王墩遗址的旁边,还堆积着一段高约两米的土墙。吴兵说,这个土墙就是当年舒王墩的墩脚封土,提鼻嗅去,依稀还有股汉朝的味道。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