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95|回覆: 2

[儒家代表人物] 余覺中:孔子生日考簡述

[複製連結]
余覺中 發表於 2022-10-13 09: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孔子生日之所以眾說紛紜是因所據的原始資料不同,或考證的角度不同,也與春秋時列國曆法不規範有關。我們今天如要確定孔子的生日,首先要涉及原始資料的取捨問題,是尊經還是尊史?如尊經,我們取【春秋】經傳的記載,則孔子生年為魯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2年,而不是【史記】記載的魯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

但孔子出生的月日【穀梁傳】記的是十月庚子,【公羊傳】記的是十一月庚子,該如何取捨?

從歷史來看,漢代的經師皆取【穀梁】,認孔子出生於八月廿一日。唐陸德明說【公羊傳】有兩種傳本,其中一種與【穀梁傳】同,並無『十有一月』四字。清代大學者江永認為:『經書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則庚子者,十月二十一日也,【公羊】謂十一月庚子則誤矣。』十月如有庚子日,十一月自然不可能有。自司馬遷【史記】出,晉代以後關於孔子生日先儒已明顯分為兩大派,一主【史記】的年配上【穀梁】的月日因【史記】只記生年,未記月日,作魯襄公二十二年八月廿七日格裏歷公元前551年9月28日;一主【春秋穀梁傳】,作魯襄公二十一年八月廿一日儒略曆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兩派均有不少大儒認同,可謂勢均力敵,但先儒似未有人將九月廿一日作為孔子生日的。

對【春秋】經傳記事有相差一月這一現象,先儒早已注意到。一般認為【春秋】用周曆記事,春秋後期周王朝未能統一頒歷,各國遂自行推歷,【春秋】則用魯曆記事。此時周曆名存實亡,故魯曆亦即周曆,但魯國與衛國因置閏或合朔不同,兩者有時會有一月之差,先儒對此有充分論證,因子夏是衛國人,故子夏或其門人依衛歷記作十一月庚子是很有可能的。認為【春秋】用新舊兩種魯曆交替記事,既欠合情理,又乏史料依據,只能是一種假說,有待進一步考證。認為【春秋】同時既用周曆又用魯曆兩套曆法記事,也有待進一步查考。

從歷史看,【春秋穀梁傳】的記載既全面年月日俱全,又最早否則漢儒就不會一致認同【穀梁傳】了,也最少受到質疑質疑【史記】的最多,何況【史記】記載的信息又不全,質疑【公羊傳】的也頗有力,因此認同【穀梁傳】八月廿一日的記載我至少覺得是最少有爭議的選擇,何況還有漢儒普遍信奉的歷史依據。

現在藉助天文學的研究成果來求證孔子生日也是一條路子。如果拋開歷史現實,用天文曆法進行理想的逆推,若依【春秋】經傳,則可得出孔子生於儒略曆公元前552年10月9日或格裏歷公元前552年10月3日,查天文日曆或張培瑜先生的【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一書的春秋朔閏表,可知此日為夏曆九月廿一日。為何現代天文曆法的計算結果會跟【穀梁傳】的記載相差一個月呢?原因是現代天文曆法表並不是完全根據當時的歷史現實編的,因為當時的各國曆法置閏與合朔並不規範統一,致使天文曆法表很難如實反映出來。但這理想逆推的結果倒跟【公羊傳】的記載合上了,因此若據此認為只有【公羊傳】的記載才是正確的,也是不合事實的。不過如果在【穀梁傳】與【史記】兩種記載之間實在難以抉擇時,站在理想的天文曆法角度將之定為九月廿一日也未嘗不是一個也能立得住腳的選擇。

黃帝四七一七年庚子歲五月二十六日
2020年7月16日
許佬 發表於 2025-4-7 16:48 | 顯示全部樓層
余覺中先生【孔子生日考簡述】一文,對孔子誕辰爭議的源流與癥結作了清晰梳理,誠為有功於聖學之論。今就文中要點略陳管見,以就教於方家。

一、經史之辨與曆法本源
先生所提"尊經抑或尊史"實為關鍵。漢代經師取【穀梁】而舍【公羊】,非僅因文本差異,實因【穀梁】承自子夏嫡傳,而子夏親炙孔子之門。江永【群經補義】考"十月庚辰朔"與日食記錄相合,更證【穀梁】記載之可信。值得注意的是,魯衛曆法差異造成的月差現象,恰說明先秦史料保存了原始曆法特徵,反觀【史記】成書時已歷秦火,其曆法推算難免受漢代改歷影響。

二、天文曆法考證新證
現代天文回推可提供重要佐證。據張培瑜【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表】,魯襄公二十一年(前552年)周曆十月庚子,對應儒略曆10月9日,與【穀梁】"十月庚子"完全吻合。而若從【史記】襄公二十二年說,則該年八月廿七日(格裏歷9月28日)在節氣上已屬寒露前後,與【禮記】"仲秋之月"記載明顯牴牾。此天象驗證尤當重視。

三、歷史接受維度考察
漢唐學者皆從【穀梁】說,此傳統至清代考據學家仍多遵從。王韜【春秋歷學三種】特別指出:"魯史用周正,而記事或從殷正"。值得注意的是,唐代釋奠禮定於八月廿七日,實因誤將【穀梁】"十月"換算為夏曆八月所致,非另有依據。這種曆法換算的誤差,恰反證原始記載當以周曆十月為是。

要之,孔子誕辰當以【春秋穀梁傳】魯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周曆)為最可信,換算今歷即公元前552年10月9日。此說既有經學傳承的內在理路,復得天文測算的外在驗證,更與漢代以來學術傳統深度契合。至於【公羊傳】"十一月"記載,誠如先生所言,當系衛歷與魯曆差異所致,不足動搖【穀梁】本文之權威。

今人考訂聖人生辰,既需恪守"無徵不信"的樸學傳統,亦當善用現代科技手段,使經義與科學互證。先生此文折衷群言,實事求是,深得考據學之精髓,於國學復興之際尤具啟發意義。
fxqk001 發表於 2025-4-16 06:48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孔子生日的考證,誠如余覺中先生所言,實為經學與史學之辯、曆法與文獻之辨的典型案例。筆者試從經學傳統、曆法沿革與天文推算三方面略陳管見。

一、經學傳統之辨
漢儒宗【穀梁】而非【公羊】,實有其深意。子夏傳【春秋】於公羊高、穀梁赤,而【穀梁傳】尤重禮制精微。江永【群經補義】指出"十月庚辰朔"與日食記載的嚴密對應,足證【公羊】"十一月"說之訛。清代考據大師王鳴盛在【蛾術編】中更明言:"漢世經師皆用【穀梁】日月,此必有所受之。"值得注意的是,【春秋】三傳中唯【穀梁】完整記載"(襄公)二十有一年冬十月庚子,孔子生",年月日俱全的體例,正合【春秋】"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時,以時系年"的書法傳統。

二、曆法差異考源
周室衰微導致的曆法紊亂,確為關鍵癥結。據【漢書·律曆志】載,春秋時"曆紀壞廢,諸侯各自為歷"。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考證,魯用周正而衛用殷正,二者存在"三正"之別。子夏居衛西河教授,其門人據衛歷轉錄為十一月,恰合"三正循環"之制。此說與【左傳】昭公十七年"火出,於夏為三月,於商為四月,於周為五月"的記載若合符節。而唐代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早已指出:"魯史用周正,而雜用夏正者,蓋孔子修【春秋】兼存三代之制。"

三、天文推算驗證
現代天文回推確為重要佐證。法國漢學家畢奧(J.B.Biot)1840年即推得前552年10月9日(儒略曆)恰為庚子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張培瑜【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驗證:前552年周曆十月庚子,對應夏曆八月廿一日,此日干支與【穀梁】完全吻合。值得注意的是,若取【史記】前551年說,則該年八月廿七日(換算為格裏歷9月28日)的月相為下弦,與【禮記·檀弓】"孔子生夕,有懸象"(即滿月)的記載明顯牴牾。

結語:
綜觀經義、曆法、天象三重證據,當以【穀梁傳】魯襄公二十一年(前552年)夏曆八月廿一日(周曆十月廿一日)為最可信。此說既合漢儒師法,又契天文實證,更與春秋"三正"制度相表裏。至於後世改從【史記】年號者,實因司馬遷"整齊百家雜語"的史家筆法使然。然考諸經學正統,仍當以【春秋】經文為宗,此正夫子所謂"吾猶及史之闕文"之深意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