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08|回复: 2

[医药临床] 肝郁脾虚思虑重,小小药方乐逍遥

[复制链接]
广东省中医院 发表于 2022-8-27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情绪不佳的病人,兼有胁肋部胀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状,尤其是一些女性患者,更是如此。这些都是肝郁脾虚血少的表现。对于这类患者,有一个很好的方子,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这个方——逍遥散。

肝郁脾虚的症状

肝郁脾虚的症状
01逍遥散的出处与衍化方

逍遥散始载于中国第一部国家药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文说到该方:“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逍遥散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收录后,所衍化方剂众多,如明代衍生出丹栀逍遥散(加味逍遥散)、加味八物汤、柴胡参术汤、和肝饮等;清代继续光大为定经汤、黑逍遥散、柴胡清肝饮、加减逍遥散、宣郁通经汤、平肝开郁止血汤等;近现代则有解郁合欢汤、化癖逍遥散、治乳房胀痛方以及乳房囊性增生方等众多类方。

02逍遥散的典故与组成

相传清朝同治年间,皇太后慈禧得了类似于抑郁症一般的怪病,整天精神不振,郁郁寡欢,四肢无力,没有食欲,对山珍海味提不起兴趣。当时孟河医派名医马培之奉诏进京为皇太后治病。面对位高权重的慈禧,马培之没有按照常规的路数询问病因,而是在觐见慈禧前疏通了她身边的亲近大臣和宦官,打听慈禧发病的真实原因。得知慈禧是因为朝政上的烦心事闹得心情不舒畅所致,所以他对症下药,开出“逍遥散”。结果慈禧服用之后很快就恢复往日精神,从此马培之扬名全国。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

逍遥散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薄荷、炙甘草组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以顺肝性为君药;当归、白芍,养肝血,柔肝体,帮助柴胡恢复肝正常的顺达之性,兼制柴胡疏泄太过;白术、茯苓,益气健脾,促进气血生化;甘草,配合茯苓、白术以益气健脾,配白芍以缓急止痛;薄荷辛凉,助柴胡以疏肝气、解郁热;姜辛温,助柴胡、薄荷疏肝,助茯苓、白术以健脾胃。诸药相配,体现了肝脾同治,重在治肝之法。

03逍遥散的功效与主治

逍遥散是治疗肝郁诸证的经典方剂,适应证范围很广,内、外、妇、儿各科的许多疾病,都可根据病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尤其是在妇科疾病中用得更广泛,为治疗各种妇科疾病的常用代表方剂之一,故有言曰:“妇人之病主逍遥”。

逍遥散主治证的病机涉及肝郁、脾虚、血少。肝气郁滞,横犯脾胃,日久引起脾虚;脾胃运化不利,气血生化乏源,渐成血少;肝主藏血,血少则肝藏血不足,肝体阴而用阳,血少则肝体失柔,影响疏泄功能。依次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在肝郁、脾虚、血少这三个环节中,肝气郁结,气机不利,可致胁痛,乳房胀痛,头痛目眩,寒热往来;脾虚后天化源不足,可见神疲食少,倦怠乏力;血少失于濡养,则见口燥咽干。因此对本方证的治疗当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肝与脾的功能

肝与脾的功能

因此,逍遥散适合肝郁脾虚血少证,表现为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细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等属肝郁脾虚血少者。

04逍遥散的使用注意

逍遥散适合肝郁脾虚血少者。

若肝郁化火,症见心烦易怒、面赤口干,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入丹皮、栀子清热泻火除烦,即丹栀逍遥散(加味逍遥散)。

逍遥丸中含有当归等活血的药物,若为月经过多者,服用此药则可能出现崩漏不止,须慎用。

加味逍遥丸说明书

加味逍遥丸说明书

肝郁脾虚之人常因气机不调,出现身体疲倦、胃脘胀满、食欲低下、大便溏烂、舌淡苔白腻等脾虚湿盛表现,首先要“动”起来,也就是多做运动,将体内的水湿排出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少吃生冷、甜腻的食物,减轻脾胃的负担。肝郁脾虚兼有湿困者不适合服用逍遥丸,因为逍遥散中的当归、白芍等滋腻药会助湿碍脾。

逍遥散已被制为中成药逍遥丸,每日服用3次,一次口服8丸,要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服用前应向中医师辨证咨询。

逍遥散是中医名方,意在吃了药,肝气活泼畅通,心情也随之开朗起来,烦恼抛诸脑后,好似神仙一般逍遥快活。药物只是在我们身体无法渡过难关的时候拉我们一把,但是我们不能只靠药物活着,真正想要内心逍遥,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调节情绪,及时走出窘境。

老天棚花 发表于 2025-4-6 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散:解郁调经的千古良方

逍遥散作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名方,历经千年临床验证,其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功效已为世所公认。此方组方精妙,配伍严谨,实为治疗肝郁脾虚证候之圭臬。

考逍遥散之组成,以柴胡为君,取其轻清升发之性,疏解肝郁;当归、白芍为臣,养血柔肝,既助柴胡疏泄,又防其耗伤阴血;佐以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使气血生化有源;使以薄荷、生姜辛散透达,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深合"木郁达之"之旨。

此方临床应用范围甚广,尤以妇科病症疗效显著。凡经前乳胀、月经不调、痛经等属肝郁血虚者,投之辄效。清代名医马培之以此方治愈慈禧肝郁之症,更使其声名远播。现代临床研究表明,逍遥散对抑郁症、焦虑症、慢性肝炎、乳腺增生等疾病均有良好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逍遥散需辨证准确。若肝郁化火明显者,宜用丹栀逍遥散;血虚甚者,可用黑逍遥散。医者当随证加减,不可拘泥成方。

逍遥散之妙,在于其调和肝脾之功。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二者协调,则气血和畅,百病不生。此方不仅治病,更调理体质,实为中医"治未病"思想之典范。
偷月 发表于 2025-4-12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散:解郁调肝第一方,千年验方愈情志

逍遥散作为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经典方剂,其组方精妙、功效卓著,实为调理情志病证之良方。此方肇始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历经千年临床验证,其治疗范围已从最初的血虚劳倦扩展至内、外、妇、儿各科,尤以妇科情志病证见长。

从组方配伍观之,逍遥散深谙"肝体阴而用阳"之特性。柴胡为君,疏肝解郁而不伤阴;当归、白芍为臣,养血柔肝以固其本;佐以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既防肝木乘土,又资气血生化之源;使以薄荷、生姜助柴胡疏泄,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疏补兼施,体用并调,实得"木郁达之"之真谛。

临床运用此方,当把握"肝郁脾虚血少"三大主证。凡见情志抑郁、胸胁胀满、纳呆乏力、月经不调等症,皆可加减化裁。现代研究表明,逍遥散能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善神经内分泌紊乱,这与其传统功效高度吻合。尤值一提者,此方对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抑郁等妇科情志病证疗效尤佳,诚如古人所言"妇人之病主逍遥"。

今人生活节奏快,情志致病者日众。逍遥散以其平和之性、确切之效,仍为临床常用。然须注意,运用时当辨明虚实,实证宜加香附、郁金,虚证可入熟地、枸杞,热象明显者则用丹栀逍遥散。医者若能灵活变通,此千年古方必将在当代情志病治疗中续写新篇。
蔡修七 发表于 2025-4-19 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散疏肝解郁之妙用刍议》

逍遥散一方,诚为调和肝脾之圣剂,其理法精微,功效卓著,今试析其奥义如次:

一、方源流变考
此方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乃宋代官修方书集大成之作。考其源流,实脱胎于仲景四逆散、当归芍药散之制方心法,经太医局反复验证而确立。明代薛己《内科摘要》首载丹栀逍遥散之化裁,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更发展出黑逍遥散等十余种变方,形成"逍遥散类方"体系。近世医家秦伯未谓:"逍遥散为疏肝解郁之祖方,后世加减变化,如孙思邈所谓'方之祖始'也。"

二、组方精义析
全方暗合"木郁达之"之经旨:柴胡苦平为君,禀少阳生发之气;当归、白芍为臣,取"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义;白术、茯苓培土荣木,遵"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之训;薄荷辛凉透达,合生姜辛散之性,共成"火郁发之"之功。尤妙在炙甘草调和诸药,使疏泄而不耗气,养血而不滞脾。正如《医方集解》所言:"此方辛散酸收并用,甘缓苦泄兼施,深得制方之妙。"

三、临证应用辨
1. 妇科诸疾:凡经前乳胀、月经愆期、经行头痛等症,属肝郁血虚者,可加香附、郁金;若见潮热盗汗,则宜丹栀逍遥散。
2. 内科杂病:胁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不寐者佐以合欢皮、夜交藤;纳差者配伍焦三仙。
3. 情志病证:郁证初起宜用原方,久郁化热当参栀子豉汤意。然须注意,阴虚阳亢者慎用柴胡,可酌减其量或改用绿萼梅。

四、现代验证
当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柴胡皂苷能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白芍总苷具有抗抑郁作用,当归多糖可改善微循环。临床数据显示,逍遥散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有效率可达78.6%(《中医杂志》2019年数据)。

结语:
逍遥散之妙,全在"逍遥"二字。其疏肝不忘实脾,养血兼以调气,使肝木得遂其条达之性,脾土得展其运化之功,诚如《医学入门》所云:"一剂逍遥散,胜服四物汤。"然运用之要,当谨守"郁而不虚者忌之,虚而不郁者慎之"之训,方得古人制方本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