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25|回復: 0

[道学研究] 【列子】卷6力命诗解5天道自然非死非生禀生受形有制有知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2-3-1 14: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列子】卷6力命诗解5天道自然非死非生禀生受形有制有知
题文诗:
可生而生,福也;可死而死,天福也.
可生不生,罚也;可死不死,天罚也.
可生可死,得生得死,此亦有矣;不可以生,
不可以死,或死或生,.生生死死,
非物非我,然而皆命,智无奈何.,
窈然无际,天道自会;漠然无分,天道自运.
天地,圣智不干,鬼魅不欺.自然,
默之成之,平之宁之,将之迎之.天道自然,
非死非生,能死能生,有死有生.杨朱之友,
季梁得病,七日大渐,其子环泣,请医季梁,
谓杨朱曰:吾子不肖,如此之甚,奚不为我,
歌以晓之?杨朱歌曰: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匪祐自天,弗孽由人,我乎汝乎!其弗知乎!
医乎巫乎!其知之乎?其子弗晓,终谒三医.
一曰矫氏,二曰俞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
矫氏谓曰:寒温不节,虚实失度,饥饱色欲,
精虑烦散,非天非鬼,虽惭可攻.季梁:
众医屏之!俞氏:,胎气不足,
乳湩有余,病非一朝,一夕之故,所由来渐,
弗可已也.曰良医也,!卢氏:
疾不由天,亦不由人,亦不由鬼,禀生受形,
有制之者,有知之者,药石也者,其如汝何?
曰神医也,重贶遣之!俄而季梁,之疾自瘳.
至道真情,真情内守,百病不生,气正神清.
【原文】

可以生而生,天福也;可以死而死,天福也。可以生而不生,天罚也;可以死而不死,天罚也。可以生,可以死,得生得死有矣;不可以生,不可以死①,或死或生,有矣。然而生生死死,非物非我,皆命也,智之所无奈何。故曰,窈然无际②,天道自会;漠然无分③,天道自运。天地不能犯,圣智不能干,鬼魅不能欺。自然者默之成之,平之宁之④,将之迎之⑤。
【注释】
①不可以生,不可以死,或生或死有矣——张湛注:『此义之生而更死,之死而更生者也。』陶鸿庆云:『两「不」字衍文,本作「可以生,可以死,或死或生有矣」,言可以生而或死,可以死而或生也。』
②窈然——幽远貌。
③漠然——寂静貌。
④平之宁之——张湛注:『平宁,无所施为。』
⑤将之迎之——将,送往。迎,迎接。本文指消失与出现。
【译文】
应该出生便出生了,这是天的福佑;应该死亡的便死亡了,这也是天的福佑。应该出生却没有出生,这是天的惩罚;应该死亡却没有死亡的,这也是天的惩罚。应该出生的出生了,应该死亡的死亡了,这是有的;应该出生的却死亡了,应该死亡的却出生了,这也是有的。但是出生也好,死亡也好,既不是外物的作用,也不是自己的力量,都是命运决定的。人们的智慧对它是无可奈何的。所以说,深远没有边际,天道是自然会聚的;寂静没有界限,天道是自然运动的。天地不能侵犯它,圣明智慧不能干扰它,鬼魅不能欺骗它,自然的意思是无声无息就成就了,平常而安宁,时而消失,时而出现。

【原文】

杨朱之友曰季梁。季梁得病,七日大渐①。其子环而泣之,请医。季梁谓杨朱曰:『吾子不肖如此之甚,汝奚不为我歌以晓之?』杨朱歌曰:『天其弗识,人胡 能觉?匪祐自天,弗孽由人②。我乎汝乎!其弗知乎!医乎巫乎!其知之乎?』其子弗晓,终谒三医。一曰矫氏,二曰俞氏,三曰卢氏,诊其所疾。矫氏谓季梁曰:『汝寒温不节,虚实失度,病由饥饱色欲,精虑烦散,非天非鬼③。虽惭,可攻也。』季梁曰:『众医也,亟屏之!』俞氏曰:『女始则胎气不足,乳湩有余④,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弗可已也。』季梁曰:『良医也,且食之!』卢氏曰:『汝疾不由天,亦不由人,亦不由鬼,禀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亦有知之者矣。药石其如汝何?』季梁曰:『神医也,重贶遣之⑤!』俄而季梁之疾自瘳⑥。
【注释】
①渐——张湛注:『渐,剧也。』
②孽——病害。
③非天非鬼——【集释】:『北宋本、汪本、秦本「天」作「夭」。「夭」当借为「妖」,虽可通,但依下文「汝疾不由天,亦不由人,亦不由鬼」证之,则作「天,者近是。今从【藏】本、元本正。』
④湩——音 (冻),乳汁。
⑤贶——音 (况),赐与。
⑥瘳——音 chōu(抽),病愈。
【译文】
杨朱的一个朋友叫季梁。季梁生病,至第七日已病危。他的儿子们围绕着他哭泣,请医生医治。季梁对杨朱说:『我儿子不懂事到了这样厉害的程度,你为什么不替我唱个歌使他们明白过来呢?』杨朱唱道:『天尚且不认识,人又怎么能明白?并不是由于天的保佑,也不是由于人的罪孽。我呀你呀,都不知道啊!医呀巫呀,难道知道吗?』他的儿子还是不明白,最后请来了三位医生。一位叫矫氏,一位叫俞氏,一位叫卢氏,诊治他所害的病。矫氏对季梁说:『你体内的寒气与热气不调和,虚与实越过了限度,病由于时饥时饱和色欲过度,使精神思虑烦杂散漫,不是天的原因,也不是鬼的原因。虽然危重,仍然可以治疗。』季梁说:『这是庸医,快叫他出去!』俞氏说:『你在娘肚子里就胎气不足,生下来后奶水就吃不了,这病不是一朝一夕的原因,它是逐渐加剧的,已经治不好了。』季梁说:『这是一位好医生,暂且请他吃顿饭吧!』卢氏说:『你的病不是由于天,也不是由于人,也不是由于鬼,从你禀受生命之气而成形的那一天起,就既有控制你命运的,又有知道你命运的。药物针砭能对你怎样呢?』季梁说:『这是一位神医,重重地赏赐他!』不久季梁的病自己又好了。

郑见刑 發表於 2025-4-19 12:48 | 顯示全部樓層
《列子·力命》第五章节阐发天道自然之旨,诚为道家性命双修之枢要。今试析其要义如下:

一、生死皆禀于天
"可生而生,天福也;可死而死,天福也"四句,实为道家自然天命观之精要。其要义有三:
1. 生死之际遇,皆天道自然之显现
2. 顺天应时为福,逆天强为则罚
3. 生死非人力可强求,乃气化流行之自然

二、性命有制之辨
"禀生受形"之说,实承《庄子·德充符》"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在"之旨。列子在此揭示:
1. 形骸受阴阳二气陶铸,各有定分
2. 神识禀太虚妙道,自有其度
3. 制与知并存,犹《周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理

三、非物非我之玄境
"生生死死,非物非我"八字,实为破执之要键:
1. 破物质执着:生死非形体所能主宰
2. 破我执幻相:非主观意志可转移
3. 显中道实相:即体即用,即命即道

四、知命之智的限度
"智无奈何"之叹,非消极认命,实为:
1. 勘破认知边界:人力有穷而天道无穷
2. 超越是非对待:突破福祸二元的认知局限
3. 达观自然之道:如《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实践智慧

此章要旨,在于揭示生死乃阴阳气化之自然过程。列子既不主张消极宿命,亦否定人力强为,而是彰显"安时而处顺"的中道智慧。其说上承老庄"归根复命"之旨,下启魏晋玄学"任自然"之风,于今人面对生命困惑,犹具深刻启示。

要之,列子此章非徒论命,实乃借命言道,透过生死现象揭示天道自然的深层规律,诚为道家生命哲学之瑰宝也。学者当于"有制有知"处体认"制而不滞,知而无为"的修道真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