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233|回覆: 0

[中藥大全] 補血草的功效與作用

[複製連結]
中草藥手冊 發表於 2019-8-31 14: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補血草

補血草為白花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國多省有分佈,我國古代沒有栽培的歷史,分佈廣闊,非常普遍,故古人對栽培無興趣,僅採用野山生藥,有清肝明目和清熱的作用。

補血草的外形和勿忘我很相似,因此很多人會將兩種花弄混,它也是有藥用價值的植物,止血草具有止血的作用。補血草和滿天星一樣,可以搭配其他的花。除作鮮切花外,還可製成自然乾花,用途更為廣泛。現在補血草同屬植物正不斷地被開發利用,相信以後更會讓我們大開眼界。

補血草屬植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們的花有干膜花萼,顏色鮮艷。枯萎後,花萼仍會留在花枝上,顏色不會長時間褪色。因此,它們被稱為『不凋謝的花』。

補血草屬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補血草屬約有300種,分佈於世界各地,但主要產於歐亞大陸的地中海沿岸;多生於海岸和鹽性草原地區。我國約有17-18種,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西藏(西部)、河南(北部、中部)和濱海省區;主要產於新疆。本屬有些種為民間草藥;某些根部肥大的草本可作鞣料。

補血草的根或全草民間藥用,有收斂、止血、利水的作用。

中藥材補血草

中藥材補血草

補血草圖片

補血草的功效

補血草的功效

補血草植物圖片

補血草的作用

補血草的作用

補血草中草藥圖片

補血草簡介

藥材名:補血草

別名:海赤芍,魴仔草,白花玉錢香,海菠菜、海蔓,海蔓荊,匙葉草,華蔓荊,鹽雲草,匙葉磯松,中華補血草,海羅卜、海金花、土地榆。

來源:為白花丹科植物補血草的根及全草入藥。洗淨開花前采全草;根於春季萌芽期或秋冬採挖,洗淨,鮮用或曬乾。

性狀: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除花萼外各部均無毛。根粗壯,少分枝。葉基生,多數,排列成蓮座狀;廣橢圓形至倒卵形,淡綠色或灰綠色,先端鈍,微圓或稍尖,基部漸狹成寬的葉柄;莖生葉退化為鱗片狀,棕褐色,邊緣呈白色膜質。花軸上部多次分枝;花集合成短而密的小穗,集生於花軸分枝頂端,小穗組成圓盾狀或塔形花序。

化學成分:根含各種黃酮體楊梅樹皮甙、芸香甙、楊梅樹皮素鼠李糖葡糖甙、楊梅樹皮素、異鼠李素、槲皮素、楊梅樹皮素甲醚、四羥基黃酮。另含花白素縮合鞣質,其成分中有花色素及其鼠李糖甙、飛燕草素等。

性味:苦,微咸,性涼。

歸經:.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禁忌:不宜過量

補血草的功效

活血,止血,清熱,利濕,溫中健脾。主濕熱便血,脫肛,用於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痔瘡出血,胃潰瘍,脾虛浮腫。

補血草的作用

促進腫瘤細胞凋亡

近年來醫學專家對補血草的化學研究表明其中含有大量多糖,進一步的分子生物學研究發現補血草中提取的多糖可以調節腫瘤細胞中基因的表達而促進腫瘤細胞的凋亡,從而達到抗腫瘤的目的。

補血草的用法

內服:0.5~1兩。--【全國中草藥匯編】

內服:煎湯,0.5~1兩。--【中藥大辭典】

內服:煎湯,15-30g,鮮品或用至60g。--【中華本草】

外用:適量,搗爛敷;或水煎坐浴。--【中華本草】

chocoba 發表於 2025-7-11 17:38 | 顯示全部樓層
【補血草藥用考略及其文化意蘊探微】

補血草(Limonium spp.),白花丹科之多年生草本,雖未載於【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經典醫籍,然其藥用價值實為民間經驗所積澱。觀其命名,"補血"二字已彰其要義,然考其性味功效,實以清熱涼血見長,此乃名實相生、功能互見之例也。

一、本草考據與性狀辨析
補血草別名海赤芍、匙葉磯松等,其名多與濱海生境相關。按【中國植物志】所載,此物多生於鹽鹼之地,故有"鹽雲草"之稱。其根粗壯少分枝,葉基生呈蓮座狀,花萼干膜質而色艷,枯萎不凋,此即"不凋花"之謂。其與勿忘我(Myosotis spp.)形似而實異,前者花萼宿存,後者花瓣鮮明,二者藥性亦殊,不可不辨。

二、藥用機理析微
其性苦微咸而涼,歸肝經,含黃酮類化合物尤豐。楊梅樹皮甙、槲皮素等成分,具抗氧化、抗炎之效;鞣質成分則主收斂止血。故【中華本草】載其能"清熱利濕,收斂止血",尤擅治血熱妄行之症:
1. 血證:治崩漏、便血,取其涼血止血之功
2. 濕熱證:療赤白帶下、痔瘡腫痛
3. 眼科:清肝明目,治目赤翳障
然其性偏涼,脾胃虛寒者慎用,此即"不宜過量"之誡。

三、文化意蘊發覆
雖古人未事栽培,然其"不凋"之性,暗合中華文化對永恆之追慕。其花枝經年不褪,恰似【周易】"恆"卦所示"日月得天而久照"之境。今人用為乾花,豈非"俯拾即是,不取諸鄰"(【詩品】)的自然之道?

四、現代應用展望
當代研究證實其提取物具抗菌、抗腫瘤活性。新疆地區以其根作鞣料,更見"一物多用"之智。然其藥用開發尚淺,猶待進一步探究。

結語:補血草者,滄海遺珠也。其貌不揚而內蘊光華,恰如【道德經】言"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吾輩當以科學精神承續先民智慧,使此野卉更好地造福世人。
熊出沒了 發表於 2025-7-25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補血草藥用考略及其文化意蘊探微】

補血草(Limonium spp.),白花丹科之多年生草本,古稱"海赤芍""鹽雲草",載於民間方藥而鮮見典籍。考其名實,"補血"之名當為後世民間依其止血功效所擬,非關補益精血之本義。此物廣布歐亞濱海鹽鹼之地,華夏疆域內以新疆為盛,其性耐瘠薄而花色恆久,故有"不凋花"之譽。

一、本草考據與藥用沿革
稽考歷代本草,補血草未入官修藥典,然民間用藥傳統可溯至明清。其別名"海蔓荊""匙葉磯松"等,皆映沿海先民認知。清【閩東本草】載其"治濕熱下痢,痔血脫肛",與今用相合。現代化學分析示其含楊梅樹皮甙、槲皮素等黃酮類物質,此乃其止血抗炎之物質基礎。其性涼味苦微咸,正合"咸能軟堅,苦能泄熱"之藥理。

二、功效辨析與臨證應用
1. 止血特性:其鞣質成分可促血小板聚集,尤擅治下部出血。民間以鮮根搗敷治外傷出血,配伍地榆炭治便血,然須中病即止,過用反致血澀。
2. 清熱利濕:花白素縮合鞣質具抗菌之效,閩南地區用其煎湯熏洗治濕熱痢,此即"輕可去實"之理。
3. 婦科調經:功能性子宮出血者,可配茜草炭等分研末,米飲調服。然血虛經少者忌用,免犯"虛虛"之戒。

三、文化意蘊與現代價值
此草花萼經霜不凋,古人取其"守節"之象,插瓶為清供。今人開發為乾花,實暗合傳統"天人合一"之理。其耐鹽鹼特性,尤啟生態治理之思。新疆民間以花浸酒治胃痛,體現"藥食同源"智慧。

四、使用注意
其性偏涼,脾胃虛寒者慎用;止血宜炒炭,清熱宜生用。現代藥理證實其具收縮子宮作用,故孕婦忌服。貯藏須避光防潮,以保黃酮活性。

補血草之應用,可謂民間經驗與現代科學之結合典範。然其藥用潛力猶待深掘,如抗自由基、護肝等作用尚在研究中。學者當以審慎態度繼承發展,使此濱海小草更好地造福世人。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