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82|回復: 0

[医药临床] 用中医药对急性乳腺炎怎么治疗?蒲公英告诉你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5-9 07: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宋某,女,32岁,1996年6月4日初诊。初产后10日,左侧乳房红肿胀痛3日,触之坚实拒按,乳汁点滴不下、胀痛甚为剧烈、恶寒发热、头痛、全身酸胀痛、体温38.8℃、时有呃逆等,曾用抗生素2日未见效。诊断为乳痈。时值初夏,本地郊外蒲公英生长繁盛,嘱取新鲜蒲公英带根全草250g,清水洗净,用水煎煮得300ml药汁,滤出,加甜酒酿汁水150ml,再煮5分钟,当天分3次热饮之,当晚得微汗出,全身即感觉轻松,头痛也缓,寒热均退,体温37.5℃,乳房肿痛大为减轻,原方再服2剂,第3日乳房肿痛完全消失,乳汁渐出而愈。

本例乳痈因乳汁壅滞,湿热内结蕴毒而成。蒲公英甘寒,清热解毒,为治疗疮痈肿毒正药。〖新修本草〗谓其:『主妇人乳痈肿,水煮饮之及封之。』余认为蒲公英尚有较强止痛作用,此重要药性,知之者较少。本例治方药仅2味(甜酒水不可缺,缺之则疗效大减),而行气透表,清热解毒,利湿化痰,散结消肿,活血止痛之功力已较全面,外科阳证内服消散之法已基本体现,功专力大,若辨证无误,无论乳痈之瘀滞期、化热期、成脓期皆可运用,疗效确切而取效迅速。

如同时将新鲜蒲公英连根全草与甜酒酿捣绒外敷,疗效当更捷也。

(何钱 贵州省江口县人民医院 何苗 贵州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董典玫 發表於 2025-5-22 14:18 | 顯示全部樓層
《蒲公英治乳痈案析义与临证启微》

宋氏乳痈案,实为传统外科学"阳证内消法"之典范。本案辨证要点有三:一者新产血室未闭,厥阴经脉空虚;二者乳汁壅滞化热,阳明经腑同病;三者时逢长夏,湿热交蒸为患。蒲公英一药而三才备焉——其性甘寒质轻,上应天象而清热解毒;其根白汁浊,下合地道而通乳散结;其花黄茎空,中通人事而疏肝和胃。

考《新修本草》所载蒲公英"主妇人乳痈肿",实暗合《内经》"火郁发之"之旨。本案妙用甜酒酿为引,非仅取其行药势之功,实寓深意:一则酒性温散,可制蒲公英寒凉之偏;二则醪糟发酵之性,能助脾胃转输药力;三则轻清酒气,可载药上行胸膈。此正合李东垣"引经报使"之说,较单用清水煎服,疗效倍增。

外治之法尤见匠心。新鲜草药捣敷,乃取"同气相求"之理。蒲公英所含蒲公英甾醇、胆碱等成分,经酒酿激活,可直透毛窍,与内服药形成"内外合治"之势。此即《理瀹骈文》所谓"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生动体现。

临证运用需注意三要:一者必用带根全草,根茎花叶各有所主;二者煎煮时间宜短,久煎则芳香之气散失;三者热饮取汗,当以"遍身漐漐微似有汗"为度。若见舌绛脉数、高热神昏者,又当参合五味消毒饮等方。

此案启示有三:首先印证了单方治大病的可能性,关键在"药专力宏"四字;其次揭示了传统"鲜药疗法"的独特价值;最后提示医者当重视地方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然需谨记:甜酒酿用量需因人制宜,阴虚火旺者慎用,现代临床可改用黄酒10ml代之。

(按:本文所述治法,需在四诊合参基础上运用。哺乳期患者应咨询医师调整用药,避免影响婴儿。)
刘嘉玲好 發表於 2025-7-13 11:58 | 顯示全部樓層
《蒲公英治乳痈案发微——兼论外疡阳证内消法要旨》

宋案乳痈之治,诚得中医外科"消法"三昧。患者新产血虚之体,乳汁壅滞化热,兼感时令风邪,遂成阳明厥阴同病之候。蒲公英一药而收全功,正合《外科正宗》"以消为贵"之旨。今就本案用药机理条析如次:

一、药证相应之理
蒲公英味甘微苦性寒,归肝胃二经。《本草衍义补遗》称其"解食毒,散滞气",本案取效关键正在于此。其用带根全草者,盖根能下行通络,叶可宣散郁热,花善透达表邪,全株合用则表里双解。甜酒酿辛甘温通,非仅佐使之品,《医林纂要》言其"导药势,行气血",与蒲公英寒温相制,既防凉遏冰伏,又助药力透达乳络。二味相合,暗合"火郁发之"之经旨。

二、分期施治之辨
何氏谓"瘀滞期、化热期、成脓期皆可运用",此说当辩证看待。观其组方法度,实以阳明气分郁热未深为前提。若见:
1. 瘀滞期(未发热):宜加王不留行、路路通助通乳
2. 化热期(壮热烦渴):当合白虎汤清气分
3. 成脓期(按之波动):需佐皂角刺、穿山甲透脓
本案体温38.8℃而未见神昏谵语,恰在化热初期,故单味即效。

三、外治增效之机
原文提及外敷之法尤具深意。《理瀹骈文》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蒲公英捣绒外敷,借酒性开腠理,使药力直透病所。现代药理证实,其含蒲公英甾醇等成分,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乳痈常见病原),外用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四、临证启悟
1. 地域时效:初夏蒲公英有效成分积累最丰,此即《千金翼方》"采药有时"之训
2. 剂量关键:250g鲜品相当于干品50-60g,非此量难奏消痈之功
3. 汗法运用:得微汗而解,印证"在卫汗之可也"的温病治则

此案启示:中医外科急症治疗,贵在把握病机转折之关键期。蒲公英治乳痈非惟清热解毒,实具疏肝和胃、通络散结之综合功效。然须谨记,若见脓成已溃或传囊之变,又当参酌《外科全生集》托里透脓之法,不可执一而论。

(按:甜酒酿即酒糟滤汁,含多种活性酶,能增强药物透皮吸收。现代临床可改用黄酒50ml代之,于煮沸后下,保存有效成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