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64|回覆: 2

[中醫理論] 中醫治療脫髮驗方

[複製連結]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9-3-27 16: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導讀:毛髮的生長象徵著發育的正常與體魄的健壯,脫髮常常意味著身體的虛弱,如何治療?學習一下中醫張先生的經驗吧!

毛髮是人類男女性別固有的生理現象。

一般的有頭髮、眉毛、汗毛,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發育到一定階段又出現陰毛、腋毛,而到了一定年齡因爲身體衰弱,毛髮又出現一些自然的變化。

正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始焦,發始白......』;

又云:『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斑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絕,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發去。』

總之,毛髮的生長象徵著發育的正常與體魄的健壯。臨床上常發現有些病人未到一定年齡因於體虛或病後而引起脫髮。

本病雖顯之於外,但實繫於內。

根據中醫的理論,我認爲與腎、心、脾(胃)三髒關係較切。

因腎主藏精,精髓相通,精生髓而化血;脾(胃)爲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精血旺盛,血脈充盈,百脈得養,則毛髮健壯,堅韌不拔。

若因攝生不當,或病後體虛,或重病及腎;或因脾胃運化無權,氣血生化不足,或脾統攝失職而致失血過多。

綜之,不論精血的內耗或生化不足,在體內勢必形成髓海空虛,賊風外襲,或虛風內動,由於腦絡失養,毛髮失濡,而見毛髮迅速脫落,尤如土生之物,無肥水澆灌而逐漸枯萎凋謝一樣。

正如【內經】所說:『腎主骨,其華在發』,『發爲血之餘』。

現代醫學對此病因病理還不十分明白,可能與神經系統的紊亂、內分泌功能障礙和微量元素之不足,甚至與病灶感染有關。

一般病人可伴有記憶力減退、頭昏、面色萎黃、夜夢、遺精、頭皮作癢、用手抓之、毛髮脫落較多。

有的病人由於沒有認真治療,逐步地越掉越多,終久剩之無幾,而致全脫,亦稱全禿。

另一種病人可以突然發生,往往一夜過來頭髮掉去一塊,呈圓形或橢圓形的斑塊,境界清楚,頭皮平滑光澤,有時因治療不當或未經治療,又出現新的損害區,這些斑塊相互連接,逐步融合,而導致全脫。

脫髮病,總的可分爲三種情況:

(1)毛髮呈稀疏脫落,但發展不快,可長期穩定在一定水平上,不再繼續發展,逾期自復;

(2)毛髮呈斑塊脫落,稱之爲斑脫或斑禿;

(3)由稀疏脫落或斑塊脫落逐步發展到頭髮全部脫落,稱之爲全脫或全禿。

一般的稀疏脫落比較多見,斑脫次之,全脫更次之。不論斑脫或全脫,中醫稱之爲『油風』,斑脫病情較輕,全脫病情較重。

脫髮無論是少量的,或者是斑脫,甚至全脫,從病的性質上來講是屬於虛證。

虛是指腎精不足,心脾兩虧,精血下陷,腦海空虛,毛髮失養。

根據虛則補之,損者益之,陷者舉之的原則治療,以補腎填精、健脾益氣、養血祛風爲主,方劑以生發湯(本人經驗方)進行治療。

方藥組成:首烏、菟絲子、當歸、白芍、雞血藤、炒白朮、朱茯苓、川芎、藁本、生香附。

方義分析:首烏、菟絲子益精氣,補腎虛;白朮、朱茯苓健脾氣,寧心神;當歸、白芍、雞血藤補其有形之血;川芎、藁本祛除頭部風邪;

香附(土名謂之沙浪)一藥,在生長過程中有較強的生命力,能適應乾旱與嚴寒的惡劣環境,干不死,凍不壞,剷除後破土迅速,生長較快,挺拔向上;

因此,在使用上,除了用於疏肝解郁,理氣調經外,脫髮用之,主要取其上升穿透之性而引導生發。通過實踐看來,有一定效果。

如見血瘀者加桃仁、地鱉蟲、丹皮;氣虛明顯者加黃芪、黨參;夜寐有夢者加夜交藤、合歡皮等。

例一、趙xx,女,35歲,1982年10月3日

頭髮呈稀疏脫落已半年余。

近月來在腦後兩側風池以上方各有一個4cmx5cm左右的脫髮區,頭皮作癢,面色萎黃,腰酸神疲,月經延期,納谷正常,二便通行。

症由脾腎不足,精血內虧,腦之脈絡空虛,風邪外襲所致,治擬健脾益腎,養血祛風爲法。

炒白朮12g,茯苓12g,首烏15g,菟絲子12g,川芎9g,大白芍I5g,雞血藤25g,當歸9g,藁本9g,生香附10g,炙甘草5g

按:進藥6帖後,頭部稀疏脫髮已止,脫髮區新發開始出現,夜寐轉實,飲食未減,余無不適。

前後共一個月,計門診6次,服藥18帖,方藥穩定未變,脫髮區頭髮逐漸增多,但未長全,病人自動停服,兩月後遇之問起前疾,脫髮已愈,亦未再發作。

例二、王xx,男,36歲,1982年6月6日

頭髮脫落,先由稀疏開始,掉多生少,生而易脫,新生頭髮細而柔軟,色呈黃褐色,抓之即掉,無痛感。

迄今兩年余,已全部脫落,頭皮作癢,神疲易累,陽痿腰痛,夜寐有夢,飲食正常,二便通行,苔薄白,脈形濡細。

症由脾腎精血不足,髓海空虛,毛髮失養所致,治擬健脾益腎,填養精血。

黃芪15g,黨參15g,炒白朮12g,朱茯苓12g,藁本9g,川芎9g,當歸9g,菟絲子12g,首烏15g,雞血藤25g,香附10g,大白芍15g,炙甘草5g

按:本方進9帖後,新發見生,拔之稍有疼痛,精神轉佳。

藥至21帖時,新生之頭髮形粗而壯,色由黃褐而轉黑潤,拔疼痛,未見再脫,但未長全。囑其原方再進10帖,停藥觀察。不久前我遇之,見其頭髮均已長全,未再脫。

脫髮一病,主要與腎、心、脾三髒不足有關,精血內虧而形成。

治療原則主要以益精補腎、健脾養血、祛風生發爲主,就是針對病因而組合起來的。

從實踐看來,病程短、年輕的療效快,效果好;病程長、年齡大的療效慢,效果差。

廣義成在 發表於 2025-7-13 22: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脫髮之病機與中醫調治要義】
(按:本文依【內經】理論體系,參酌歷代醫家心法,就脫髮病機與調治之道作專業闡發)

一、病機探微:精血爲根,三髒爲本
【素問·六節藏象論】言"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脫髮一症,誠如帖中所論,當責腎、脾(胃)、心三髒。然需補益者有三:
其一,腎精虧虛有陰陽之別。張介賓【景岳全書】強調"陽非有餘,陰常不足",少年脫髮多屬腎陰不足而相火妄動,症見頭皮燥癢、細碎脫屑;中年後脫髮則常見腎陽衰微,伴腰膝酸冷、脈沉遲。

其二,脾胃失和須分升降。【脾胃論】云:"胃氣一虛,耳目口鼻俱爲之病。"過食肥甘致濕熱上蒸者,多見頭皮油膩、毛髮黏膩脫落;脾失健運而氣血虧者,則見發質枯槁、漸進稀疏。

其三,心神失養易被忽視。【靈樞·本神】謂"心怵惕思慮則傷神",今人勞心過度,暗耗營血,常見頭皮麻癢、夜臥不安而突發斑禿,此現代所謂"應激性脫髮"之機理,早見於【諸病源候論】"憂思則氣結,血不流則發墮"之論。

二、治法精要:標本兼顧,五法爲綱
1. 填精固本法:宜用龜鹿二仙膠合二至丸,取"陽生陰長"之義。然需注意:龜板滋膩,便溏者當佐蒼朮;鹿角膠性溫,舌紅者需配黃柏。

2. 調理脾胃法:李東垣昇陽益胃湯爲佳,尤妙在羌活、獨活風藥之用,喻"春風化雨"以醒脾。若見舌苔黃膩,當先以藿朴夏苓湯祛濕。

3. 寧心安神法:天王補心丹去桔梗加首烏藤,取"心腎相交"之意。現代研究證實,方中柏子仁含揮髮油可改善頭皮微循環。

4. 外治通絡法:遵【理瀹駢文】"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可用側柏葉30g、當歸20g浸75%酒精七日,塗擦時配合"干梳頭"手法(五指如梳,由前至後輕叩頭皮),此暗合"發宜常梳"之養生古訓。

5. 情志調攝法:按【千金要方】"十二少"養生訣,尤重"少思""少愁"。臨床常見斑禿患者經導引吐納,不藥而愈者。

三、臨證要點:三辨爲要
1. 辨部位:前額屬陽明,當調腸胃;巔頂屬厥陰,宜疏肝;枕部屬太陽,應溫腎。
2. 辨趨勢:晨起枕上落髮多屬腎虛;洗頭時脫髮量增多責之血熱;隨手拔而易脫者,氣血大虛之兆。
3. 辨體質:形盛者多痰濕,瘦人多虛火,不可見脫即補。

結語
脫髮之治,貴在明辨標本。今人但知何首烏之補,不察其肝毒性;只聞當歸之效,未辨其潤燥之性。當遵【醫學源流論】"用藥如用兵"之誡,方能收"發爲血之餘,血盛則發潤"之功。學者宜參【外科正宗】【醫宗金鑒】外治諸法,方得全貌。

(全文計798字,依【中醫內科學】教材體例,結合經典與臨證經驗撰就)
盧朱伍 發表於 2025-7-26 18: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脫髮證治樞要——從腎脾心三髒論治發墮之本】

按: 今見論脫髮之文,雖引經據典而未盡樞要。余不揣淺陋,謹依【內經】奧旨,參合臨證心得,補苴調燮之法,以明中醫治脫之三昧。

一、病機探賾:腎脾心三髒失和爲綱
【素問】"發爲血之餘""腎之華在發"之論,誠爲圭臬。然發之榮枯,實系腎、脾、心三髒氣化之衡。腎精虧虛則髓海不足,如燈盞乏油,其焰自微;脾胃虛弱則氣血化源竭蹶,猶禾苗失溉,其葉必萎;心火亢盛則血熱生風,譬若炎蒸灼土,其根易拔。三者相兼爲病,現代所謂"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失調,正暗合此理。

斑禿驟發者,多屬血虛風燥,頭皮光潔如鏡,乃【諸病源候論】所謂"鬼舐頭";漸進脫髮者,常見精血雙虧,髮絲細軟易折,即【醫宗金鑒】所言"油風"之漸。至若全禿一證,則是三髒俱損,如【張氏醫通】云:"發盡落者,髓枯也。"

二、治法鉤玄:補瀉溫清各有所主
1. 補腎填精法:六味地黃丸加桑椹、黑芝麻。腎陰虛者佐二至丸,陽虛者入右歸丸。昔年葉天士治鹽商脫髮,以青鹽炒黑豆爲引,取咸入腎、黑歸腎之妙。

2. 健脾益氣法:歸脾湯合七寶美髯丹。余曾見李東垣傳派醫家,用黃土炒白朮配焦三仙,健運中焦以資血源,三月而發漸密。

3. 清心涼血法:犀角地黃湯化裁。今以水牛角代犀角,加側柏葉、白茅根。曾治一少年血熱脫髮,頭皮灼紅,投此方廿劑,新發茸茸如春草。

外治法尤不可廢:【千金方】載桑白皮汁塗發,【外台秘要】用蔓荊子酒外擦。今人可佐以梅花針叩刺,引氣血上榮。

三、調攝要訣:三分藥治七分養
1. 食養:黑豆、核桃、山藥粥補脾腎,荸薺、蓮藕清心火。忌辛辣炙煿及甘肥厚味。
2. 起居:亥時前臥以養陰,晨起櫛發百遍以通陽。
3. 情志:戒嗔怒,遠憂思,【養生論】所謂"修性以保神"是也。

結語: 治脫髮如園丁蒔花,既需培根本(補腎),亦當調水土(健脾),更忌烈日焚風(清心)。倘能三法圓機活法,配合導引吐納,則毛髮自當"春風吹又生"。然病有深淺,體有強弱,患者宜尋明醫辨證施治,勿執一方以應萬變。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