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99|回覆: 2

[醫藥臨床] 少腹逐瘀湯類方的功效和作用

[複製鏈接]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3-23 09: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倪某,女,32歲。2006年4月3日初診。2001年7月結婚,2002年1月行人流術,2003年5月因不全流產行刮宮術,後月經每月1~2次,淋漓不止,量不甚多,有血塊不暢,少腹疼痛較甚,經來腰痛較甚,常煩躁,睡眠夢多,口渴多飲,舌紅有瘀斑,苔薄黃,脈弦澀,證屬血瘀氣鬱,濕熱結滯,予少腹逐瘀湯加減。

方藥:炒小茴6g,炒五靈脂6g,蒲黃9g,丹皮9g,赤芍9g,當歸12g,川芎9g,桃仁9g,元胡索9g,大貝15g,銀花藤20g,白芷9g,敗醬草15g,野菊花12g,穿山甲9g。水煎,每日1服,分3次服,藥汁送服穿山甲。穿山甲透膿而消腫,活血而化瘀,走竄之性貫徹經絡而至關竅,以疏通輸卵管黏連、鈣化等病變,大約也屬臟腑深隱處之症瘕積聚一類,故必用之。

上方服用15服後二診:腰腹痛已明顯緩解,白帶減少,也不甚黃,心中略感安靜不煩,睡眠較為安穩,經來血塊已漸少,6日基本乾淨,淋漓現象已大減,稍感疲勞,上方加黨參、黃芪各15g。

再服15服三診:炎症已經控制,血脈已經通暢,仍用二診方活血化瘀、解毒散結,唯銀花藤、敗醬草、大貝、野菊花減半數之量,加菟絲子、淫羊藿、仙茅、杜仲各12g,填補沖任,鼓舞腎氣。

5個月後四診:停藥觀察,月經正常,已停經40餘天,納少味淡,脈細滑,查尿妊娠試驗診斷早孕,後足月生產。

按:目前之不孕者有相當部分系盆腔炎症、輸卵管黏連鈣化所致,人工流產手術感染是為常見因素。余認為,臨證所見不孕者,若檢查確認系炎症黏連所致,雖無明顯氣滯血瘀、濕熱結毒諸多典型表現,而體質無顯著虛弱狀態者,均可考慮選用活血化瘀、解毒散結治法如本例者。如見白帶多而黃稠,少腹痛而腰脹,經來血塊而淋漓不斷,舌暗紫斑而脈澀,必當運用數十劑,當可清除附件盆腔之炎症,改變輸卵管黏連不通之病狀,常可取較好療效。體質較為虛弱者,以健脾益腎之法斟酌輔助之。(何錢 貴州省江口縣人民醫院 何苗 貴州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冰玉壺 發表於 2025-5-11 00:03 | 顯示全部樓層
【少腹逐瘀湯類方治療瘀熱互結型不孕症臨證思辨】

案析與方解
本案患者屢經宮腔操作,胞宮屢損,瘀血內滯,郁久化熱,形成血瘀氣鬱、濕熱結滯之複合病機。少腹逐瘀湯本為王清任治療少腹瘀血之經典方,本案化裁運用,既承其活血化瘀之旨,又兼清熱透膿、解毒散結之功,終使胞脈通暢而攝精成孕,實為古方新用之典範。

一、病機與治法對應
1. 瘀血內阻:經行淋漓、血塊腹痛、舌現瘀斑,乃胞宮瘀滯明證。方中五靈脂、蒲黃(失笑散)合桃仁、赤芍,專攻沖任瘀結;穿山甲走竄通絡,尤善化解輸卵管黏連,此即【醫學衷中參西錄】"化瘀血而不傷新血"之妙。
2. 濕熱蘊結:帶下黃稠、舌紅苔黃,提示瘀久化熱。銀花藤、敗醬草、野菊花清熱毒而消癰腫,暗合【金匱要略】"熱入血室"治法,現代藥理學證實此類藥物具顯著抗炎作用。
3. 腎氣虧虛:病程遷延必損沖任,三診加菟絲子、淫羊藿等,取"瘀去正安,補腎固本"之意,契合【傅青主女科】"胞脈者繫於腎"之論。

二、方藥配伍精要
活血不忘行氣:元胡索、川芎、當歸氣血並調,蓋"氣行則血行"(【血證論】)。
攻邪兼顧扶正:二診加參、芪,防逐瘀傷正;三診減清熱藥量,體現"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素問·五常政大論】)的階段性治療思想。
蟲類藥運用:穿山甲為點睛之筆,其"走竄之性,無微不至"(【本草綱目】),尤宜於深伏症瘕。

三、臨證啟示
1. 辨病與辨證結合:現代婦科常見人工流產繼發盆腔病變,中醫辨為"瘀熱互結"者,縱無典型症狀,亦可參本案思路,以"微觀辨證"指導用藥。
2. 療程把握關鍵:瘀熱膠結非旦夕可除,本案連進30劑方見顯效,印證【醫宗金鑒】"積堅氣實者,非攻不可"之訓。然需動態評估,及時調整攻補比例。
3. 種子必先調經:末診月經復常即得孕,驗證【女科要旨】"經調則子嗣"之理,提示治療不孕當時時以恢復月經周期為要務。

結語
此案成功在於:以活血化瘀為基,清熱透膿為助,補腎填精為續,三法次第有序。學者當知,治不孕非獨補腎,疏通胞脈同樣關鍵。然需注意,穿山甲今已禁用,臨證可酌以地龍、土鱉蟲代之,亦具"蟲蟻搜剔"之效。

(按:本文所述治法需結合體質辨證,穿山甲使用應遵循現行法規,選用替代藥材。)
郝岢 發表於 2025-6-25 21:06 | 顯示全部樓層
【少腹逐瘀湯類方治療瘀熱互結型不孕症臨證思辨】

案析與方解
本案患者因多次宮腔操作損傷沖任,瘀血內阻,兼濕熱蘊結,形成"瘀熱互結"之證。少腹逐瘀湯(【醫林改錯】)本為寒凝血瘀而設,本例巧用其化瘀內核,配伍清熱透膿之品,體現"異病同治"之妙。

一、病機三層析
1. 胞宮瘀阻:經行淋漓、血塊腹痛、舌瘀脈澀,顯系王清任所言"血受寒則凝結成塊"之變證,然本案寒化熱,故去乾薑、肉桂,存小茴香溫通而不助火。
2. 濕熱膠結:帶黃、舌紅苔黃,乃瘀久化熱,與濕相搏,故加敗醬草、銀花藤清解熱毒,暗合薏苡附子敗醬散之意。
3. 沖任虛損:久病及腎,三診加菟絲子、淫羊藿,取"瘀去正安,補腎固本"之法,契合【傅青主女科】"經本於腎"之論。

二、組方四法度
1. 化瘀通絡:穿山甲配桃仁、赤芍,遵【本草綱目】"穿山甲通經下乳,其走竄之性無微不至",尤宜輸卵管粘連之頑瘀。
2. 氣血同調:當歸、川芎合元胡索,既行血中滯氣,又取"治風先治血"之意,風藥能勝濕,暗消帶下。
3. 清透並舉:野菊花配白芷,一清一透,仿【外科正宗】透膿散思路,使熱毒從表里分消。
4. 攻補時序:初診純攻,二診加參芪,三診減清藥量而增補腎,體現"大積大聚,衰其大半而止"(【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的階段性治療智慧。

三、臨證啟微
1. 隱性瘀熱辨治:何氏提出"無症狀性盆腔瘀阻"亦可用此法,實拓展了"有諸內必形諸外"的傳統診法,蓋因現代婦科檢查可補四診之不足。
2. 穿山甲運用心法:其強調該藥需藥汁送服,乃因"其氣腥竄,生用更捷"(【醫學衷中參西錄】),今雖受限,然水蛭、地龍可酌代。
3. 周期調腎要點:經間期加重補腎,符合"經後期滋腎陰,經前期溫腎陽"的周期療法,此乃融合了夏桂成教授"補腎調周"理論。

結語
此案示範了古方新用的三個維度:病機拓展(寒瘀→瘀熱)、藥隨證變(去溫增清)、療程設計(攻→補→調)。學者當知,治不孕非獨補腎,正如【血證論】云:"瘀血不去,新血斷無生機。"然須謹記,活血需配伍得宜,過劑反傷胞絡,誠如案末所警,須在醫師指導下辨證施用。

(按:穿山甲現屬保護動物,臨床可用蟲類藥替代組,如土鱉蟲6g、王不留行12g,合皂角刺9g,亦能通絡散結。)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