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319|回复: 2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简介

[复制链接]
儒者余东海 发表于 2019-2-26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怎样简介孔夫子?

百度对孔子简介如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这样介绍,很不妥当。孔子于道德认知中正,修养高大,更是道德家。先后任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何尝不可称为政治家?孔子通达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否还要称为礼乐家、箭术家、书法家、算术家?

孔子还擅于军事和谋略,是否可称为军事家、谋略家呢?尽管孔子对卫灵公说:"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但历史记载他也有武略并懂军事,《史记》、《左传》记载的齐鲁“夹谷之会”中,孔子以大智大勇和文事武备的策略,捍卫了鲁国尊严。《史记》记载,哀公十一年鲁国抵抗齐国侵犯获胜,季康子问冉有:“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有回答:“学之于孔子。”

所以,说孔子为思想家、教育家,取其一端,很不全面,不足以褒美,反而浅化狭化。说“孔子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也是如此。都不如不说。儒家内圣外王,圣德全体大用,圣人这个概念足以涵盖各种“家”了。说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云云,也是狭隘的。孔子圣人之称,是儒家群体和吾族吾民公认,岂仅“后世统治者”而已?而且“统治者”这个概念往往含贬义,用在这里不妥。

说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也不当。先于孔子百年的柳下惠就曾创办过私学。

综上所述,孔子的简介有必要另拟。特此公布东海为千家峒风景区所拟的孔子简介,欢迎各界采用。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是中道文化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儒家学派创派大宗师,中华圣人,民族魂。

孔子创办了先秦最大规模的私学,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所编订的《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儒家六经。(《乐经》已佚)孔子去世后,其弟子门生追论夫子之言,整理编成《论语》。《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为四书。四书五经为儒家正经,也是中华圣经。

国学的核心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经学的核心是孔学,盖五经为孔子所编订,四书亦围绕孔子的言论和思想展开。作为儒学的核心,孔学立足于人道而上达天道,是天与人、道与器、体与用、形上与形下、内圣与外王、道德与政治的圆满统一,体大用全,全体大用。

孔学以仁为本,以仁、义、礼、智、信为五大核心,是仁本主义学说,也可称为中华特色的人格主义、人道主义学说。可以为个人提供成德成圣的正道和安身立命的仁宅,可以为政治指示长治久安的义路和实现大同的大道。因此,孔学具有至高无上的真理性、正义性和普适性,普适于天下,普适于千秋万代。

孔子受到中国人民世代敬仰,也受到历代中华王朝的高度尊崇,被尊为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有“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之称。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广泛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2019-2-25余东海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发表于 2019-2-27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到华夏文化百科里了
吕存 发表于 2025-6-9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孔子简介之当为》

孔子之圣,非一家一派所能囿,亦非一技一艺所能尽。今观坊间所传简介,或囿于‘思想家’‘教育家’之目,或止于‘博学者’‘统治者尊崇’之说,皆未能得其全体大用,甚或流于偏狭。盖圣人之德,如天覆地载,岂可析为片段而称之?

一、圣人非‘家’可限
‘家’者,专于一技一长;‘圣’者,通于天道人事。孔子内圣外王,其德配天地,其学贯古今。若以‘家’称之,则《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教,岂非割裂?昔太史公言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正以其圣德周流,非‘家’之所能限。至于‘军事’‘谋略’之能,乃圣人之余事,犹‘射不主皮’而‘弋不射宿’,其本在仁,其用在智,岂可以‘家’名之?

二、圣誉非‘统治者’所私
‘圣人’之称,非独后世帝王所封,实为华夏文明所共认。孔子之圣,在‘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删《诗》《书》,定《礼》《乐》’,其道统承续,为万世开太平。若仅言‘统治者尊崇’,则陋矣。孟子曰:‘自有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此非一家一姓之私誉,乃千秋万代之公论。

三、私学非孔子所‘创’
谓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亦未尽然。柳下惠、少正卯之流,早有授徒之举。然孔子之伟大,不在‘首创’,而在‘集大成’。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之旨,使王官之学下移庶民,文明薪火遂成燎原。此非‘创’字可尽,实为‘化’之功也。

四、简介当显圣德之全
故孔子简介,当以‘圣’为纲,以‘中道’为体。彼‘东海’所拟‘中道文化集大成者’‘中华圣人’诸语,庶几近之。若必欲详述,可曰: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承三代之统,立中道之极,创儒家之学,为华夏文明之至圣。其德配天地,其教泽万世,中华文化之魂脉,人类文明之瑰宝。

如此,则圣人之全体大用,略可窥见。若复赘以‘家’‘创’‘尊’等琐屑之词,是犹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岂不悖哉?

结语
简介虽短,不可不慎。称圣人者,当知圣人之不可限量;述圣德者,当明圣德之无所不包。慎之!重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