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j* m4 g1 Z" X! t8 {+ P9 ?- g1 ~ ' x2 ?: P9 e3 S1 u/ \: k$ x
) C3 @( y% R( J! F" k 泉水對濟南人來說是個道之不盡的話題,自古就有七十二名泉之說,但泉水實際總數近700個。所謂七十二名泉的來由,一般認為始見於金代的【名泉碑】,其後明人晏璧作【濟南七十二泉詩】,清人郝植恭作【濟南七十二泉記】,雖然所記名目多有差別,卻自此成為泉水數量眾多的代稱。筆者近日剛剛得到一本詳細記述濟南七十二名泉的孤本【濟南七十二名泉考】,作者為清同治年間的鹽運分使王鍾霖。他的記述不僅詳細描述了晚清時期濟南名泉的噴涌盛況,而且彌補了前人對濟南名泉考證的許多缺憾。 0 A! ?* w, p- `7 v) c0 _
1 z h3 H @; n$ R, a+ g) ?) u( P# P) J 孤本現世補史遺 / q5 u$ N3 n% D' N- y
0 G8 @5 k' B0 A! C6 G3 x4 X
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薊州(今天津薊州)鹽運分使王鍾霖(字雨生)回到了家鄉濟南。當年二月,作為一個書法家和文人,他為趵突泉題寫了『第一泉』碑刻後,又作【第一泉記】指出,天下名泉雖多,但趵突泉才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名泉』,並且『濟南隨地出泉,不止七十二也』。於是在此後的日子裏,王鍾霖開始了對濟南名泉的實地考察。 . K t2 x$ n$ Y: T$ L$ u
6 X% m6 p3 y) H d9 D6 M H% F
經過考察他發現,以前所記載的七十二名泉遺漏了很多重要的泉水,並且僅是濟南城內的泉水就難以盡述。據王鍾霖所知,當時正在噴涌的就達100多個,除此以外,『隱而不聞見者仍不少也』。假如要是連同遠城的泉水一併考察,必將是一項浩繁龐雜的工作,個人力量很難完成。所以不如乾脆『舍遠而取近』,將濟南府城附近的重要泉水加以選擇匯錄,從而為鄉邦留下一份珍貴的歷史文獻。 8 D$ A$ A+ W6 I' z, O5 i" M
8 ~6 z" x. z3 h4 B* D$ k. |
這項工作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王鍾霖晚年才基本完成了稿本,他把自己的著作命名為【濟南七十二名泉考】。但是限於財力,書成以後卻沒能刊行,僅留下稿本在很小的範圍內流傳。不過隨着時間的流逝,此書如同李清照父親李格非的【歷下水記】一樣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了。加之此書也沒有被史志記載,後人自然也就無法了解這段史實了。 & q. M$ H, i; n4 a: r$ @
+ W9 @3 S+ k b$ j: s$ ~5 c2 D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光緒己卯年(1879年)的春天,王鍾霖的一個熱心讀者全文抄錄了這部著作;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抄本輾轉各地,在經歷了100多年的歲月蹉跎後,竟被完整保存了下來,成為了一冊孤傳的珍貴古籍文獻。
7 c2 A7 _8 r: |4 k' O# ?5 U& D) U; s7 z1 Y0 R+ W, s: Z4 w0 W+ z
此書與眾大不同
4 V5 a$ V. \2 p( Y" W6 V9 F$ y5 u
翻開這本泛黃的古書,與以往的典籍相比較,我們驚訝地發現它是如此翔實和富有文采。無論是金代【名泉碑】還是郝植恭的【濟南七十二名泉記】,都僅僅是列出了泉水的名目並大致記載了所處的方位,導致後人無法了解當時具體的情況,甚至因為古今地名的變化,許多泉水根本就無法查考如今具體的位置。而王鍾霖在他的著作中,彌補了這些歷史缺憾。 # G2 `4 }7 `! l) M+ ]
4 b5 j+ y! w3 Y
王鍾霖在書中告訴我們,早在道光十六年(1836年),濟南知府王鎮(字中峯)就十分重視泉水的考察和保護,他在疏浚諸多泉池後,著作了【名泉略】,如今已經失傳。王鍾霖將七十二名泉分為兩個部分加以介紹,詳細描述了他心目中的濟南七十二名泉的具體位置、名稱沿革、傳說故事和噴涌狀況。其中,第一部分是府城內的36個名泉,包括西城外的趵突泉;第二部分是府城牆外和近郊南至玉函山、北至鵲華二山、東至龍洞佛峪、西至剪子巷的36個名泉;此外,還附有桂馥發掘的『七十三泉』和山東按察使長笏臣命名的『香椿泉』兩個新泉,共計列舉了74個泉目。 5 \5 r* j' j8 `9 V2 [4 D' P+ g
1 J7 y+ g2 k o: d% F6 r- C
此外,王鍾霖所認定的名泉,與【名泉碑】、晏璧、郝植恭等區別很大,一方面是因為王鍾霖以府城為主考察;另一方面,即便府城附近的泉水也是有目的地加以取捨,從而形成了自己的認知體系。他所列舉的府城內泉池特色鮮明,比如高都司巷的毓秀泉、布政司旁的惠民泉、按察司內的洗心泉、濟南書院裏的名士泉、太平寺街上的宜男泉、歷下亭邊的大方泉、學府東北的秋柳泉等等,過去從未有史料記載。其他如泮池泉原名為流玉泉,放生池泉原名功德泉等等不能一一盡述。 8 \, G2 O+ P/ _1 v: J
$ y" A4 G/ G( H u+ i* u+ N" E
府城附近的泉水選擇也很有獨到之處,比如鵲山下的鵲山泉,王鍾霖就重點提到說,此泉史志從未記載,自己是『特意補之』,以便和華不注山下的華泉相媲美。其他如張養浩雲莊中的雲錦泉、青門外的青龍泉、北園五柳閘間的五柳泉、黑虎泉西側的魁泉等等,都是前所未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