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85|回覆: 0

利瑪竇南昌足跡:一次"西學東漸"的成功探索(圖)

[複製鏈接]
里人 發表於 2010-6-18 08: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618313395470792.jpg

# p4 r) t+ `9 j

2 W" r8 U2 j* c. G4 z
利瑪竇 資料圖片

* y  r9 {) S# l- Z) W2 E! O
; Q% j3 A" e# Y+ z
" b: a6 P4 V3 n
    2010年的整個5月,中國與西方,都在懷念一個人。2 ?2 W$ |2 p, i1 H, V3 k$ ^, o& \
& E5 g3 G# C- z8 m3 _, [
    432年前,這個人從歐洲出發,向東方匆匆趕來。427年前,他從廣東登陸,將文藝復興後最新的西方文明引入中國。而400年前的5月,這個被中國人稱為『西僧』、『西儒』的西洋人,由皇帝下詔,首開西方傳教士入葬中國之先例,永遠地留在了中國。6 l$ y* S% q8 v# A

) p; q! ^. o# q3 @9 E    利瑪竇,一個有着『紅藍色刺蝟』族徽的意大利傳教人,一個被譽為『西學東漸第一人』的文化使者。400年後,當人們以種種方式,紀念、懷念並探尋他著名的中國行旅時,猛然發現,南昌,竟是他全面打開整個傳教活動及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時代節點。
, K0 x7 t  I, t6 k0 k+ N
0 r& D" u, c1 U# u! E6 z    歷史究竟賦予了怎樣的力量,讓利瑪竇遭遇南昌,並影響着之後近兩百年的中國?
" a+ j% b7 N) c# G/ y6 K! G7 y8 }" A: C+ M0 f
    一
- P; \0 \  p$ j% p4 e1 R
+ a" I& {* M+ Z4 p    1595年4月的一天,南昌萬壽宮內一陣騷動。擁擠的人群中心,一個高鼻梁、藍眼睛、黃頭髮的大個男子,在一片指責聲中,顯得手足無措,卻又語意堅定。『讓他給許真君下跪叩頭!』這個外形奇異的『傢伙』究竟何方神聖,竟然對南昌人人敬畏的許真君視而不跪!激動的人們甚至要拉男子到許真君神像前去磕頭,而他卻無論如何都不肯挪動一步。僵持很久,直到有人再三解釋,說這位男子來自國外,並不信仰中國神明,人們才在疑惑中漸漸散去。, q& p7 T; F/ ~6 H, {+ S

$ A5 w; {2 {1 r5 X    這位『天外來客』便是後來享譽世界的利瑪竇。作為歐洲耶穌會正式進入中國的首批傳教士,利瑪竇的南昌之行,意在借道南京,北上京城,尋求當朝萬曆皇帝的支持,以全面傳播耶穌福音。- P* H2 y. g5 _3 j1 \7 k; v  p
0 U8 q! t/ l2 u$ i9 u2 Z% G
    自【馬可・波羅遊記】風行歐洲後,整個西方開始了尋找中國的征程。而哥倫布等人的地理大發現,仿佛一個巨大的啟示,激發着傳教士們的使命感。走向東方,傳播教義,經歷了文藝復興運動後的歐洲耶穌會,集結起一支支傳教隊伍,開始了一場意義深遠的宗教『遠征』。. ?+ y; Z( h, [# ?
" ^9 q: h. ?! I" G' }4 G& I
    肩負宏大使命,1578年,26歲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一行14人,從歐洲里斯本啟程,經印度臥亞,抵達澳門,並於1583年登陸廣東。* k0 g" u! P+ l# c& T

) t9 h) G& z8 }, _, H  |( x    彼時的中國,雖然商品經濟開始萌芽,各類新思想正在活躍,但舶來的耶穌福音,在明初後『片板不准入海』的閉關國策及傳統儒道釋思想的排斥下,傳播甚為緩慢。飄搖12載,唯肇慶、韶州二地有傳教據點,教眾亦不過百許人。
" q. f, C8 J8 R9 p6 `( s) l8 \
1 F8 b. S$ d2 i6 l    在中國這樣一個高度集權的國度,皇帝至高無上,若是得到皇帝的恩准,何愁傳教大業不成?初諳中國封建體制的利瑪竇,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北京城。& Z! R, B) {* r0 U. g2 Y

9 N7 K( W. P5 f4 [    出韶州,過梅嶺,經贛州,轉吉安,1595年4月,在朋友兵部侍郎石星的幫助下,利瑪竇終於走出廣東,走進南昌,也由此揭開了石破天驚的『西學東漸』的歷史大幕。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