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 o- J2 q6 f3 l& T
# |4 F, k! }* |+ n8 c6 x9 P
利玛窦 资料图片 8 p3 e$ ]& V4 ?+ h8 T% W$ p
; M) @" T1 r! L0 ?9 P x) h
5 v. ~; n; c8 a) ~5 a4 [ 2010年的整个5月,中国与西方,都在怀念一个人。
* Y4 ~& g N' T) `* M ~6 G1 q: f/ Q+ M" r3 u% n) R5 G
432年前,这个人从欧洲出发,向东方匆匆赶来。427年前,他从广东登陆,将文艺复兴后最新的西方文明引入中国。而400年前的5月,这个被中国人称为“西僧”、“西儒”的西洋人,由皇帝下诏,首开西方传教士入葬中国之先例,永远地留在了中国。+ |$ n' E& m6 _* E' z, u0 q3 O& y+ X
( \4 ?6 Y u" r7 d2 K' s' ]
利玛窦,一个有着“红蓝色刺猬”族徽的意大利传教人,一个被誉为“西学东渐第一人”的文化使者。400年后,当人们以种种方式,纪念、怀念并探寻他著名的中国行旅时,猛然发现,南昌,竟是他全面打开整个传教活动及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时代节点。! }9 L+ D0 h6 ]% Q4 L2 q- e
9 Y; g& ]4 s; b: n- ~" F
历史究竟赋予了怎样的力量,让利玛窦遭遇南昌,并影响着之后近两百年的中国?' f( L0 C& a1 s m3 n( l
p3 e+ a( b; p U 一 V+ w- |" s3 \ n7 J z
# j# o6 K% _5 E+ Z+ E9 x 1595年4月的一天,南昌万寿宫内一阵骚动。拥挤的人群中心,一个高鼻梁、蓝眼睛、黄头发的大个男子,在一片指责声中,显得手足无措,却又语意坚定。“让他给许真君下跪叩头!”这个外形奇异的“家伙”究竟何方神圣,竟然对南昌人人敬畏的许真君视而不跪!激动的人们甚至要拉男子到许真君神像前去磕头,而他却无论如何都不肯挪动一步。僵持很久,直到有人再三解释,说这位男子来自国外,并不信仰中国神明,人们才在疑惑中渐渐散去。
# x5 _- a+ H: g% f5 l+ N$ z
2 Y$ t" k9 d; X: p 这位“天外来客”便是后来享誉世界的利玛窦。作为欧洲耶稣会正式进入中国的首批传教士,利玛窦的南昌之行,意在借道南京,北上京城,寻求当朝万历皇帝的支持,以全面传播耶稣福音。; ]9 L4 g i4 H4 Z" G5 i! g+ I
o; {) |, I! T5 J8 Y: e6 X- O
自《马可・波罗游记》风行欧洲后,整个西方开始了寻找中国的征程。而哥伦布等人的地理大发现,仿佛一个巨大的启示,激发着传教士们的使命感。走向东方,传播教义,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后的欧洲耶稣会,集结起一支支传教队伍,开始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宗教“远征”。
! W( c! A7 u8 O7 Y9 [+ e
) k5 e3 E* C& j. w 肩负宏大使命,1578年,26岁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一行14人,从欧洲里斯本启程,经印度卧亚,抵达澳门,并于1583年登陆广东。
) {2 K1 k. I8 ~/ M# w* L/ |9 U5 k: k/ e9 Z; R
彼时的中国,虽然商品经济开始萌芽,各类新思想正在活跃,但舶来的耶稣福音,在明初后“片板不准入海”的闭关国策及传统儒道释思想的排斥下,传播甚为缓慢。飘摇12载,唯肇庆、韶州二地有传教据点,教众亦不过百许人。
8 U3 l( l; d" W: R4 v8 r! O" H6 x; j
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度,皇帝至高无上,若是得到皇帝的恩准,何愁传教大业不成?初谙中国封建体制的利玛窦,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北京城。" H9 o4 n5 T# X
- |$ f( F; ]8 R% r3 I: y 出韶州,过梅岭,经赣州,转吉安,1595年4月,在朋友兵部侍郎石星的帮助下,利玛窦终于走出广东,走进南昌,也由此揭开了石破天惊的“西学东渐”的历史大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