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49|回覆: 0

誰來決定楊貴妃生死(圖)

[複製鏈接]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0-6-24 06: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624319606658420.jpg
! O* J  h6 i+ |$ A$ d- g( W' d
1 E  h8 u3 g3 N/ X0 L2 \, w
    傳說公元前4世紀,雅典美女芙麗涅受到法庭審判。辯護師希佩里德斯讓芙麗涅在眾目睽睽之下脫光衣服,並對在場的501位市民陪審團成員說:『難道能讓這樣美的乳房消失嗎?』法庭宣判芙麗涅無罪。 ( x2 Z( `" b5 i

" }+ w3 V, C* I; w    1200年後的九世紀中期,世界的東方開始流傳一個故事:大唐美妃楊玉環沒死,劊子手被其美色打動,沒下死手,楊玉環輾轉反側逃到了日本終老。 + V: O8 H5 @" d6 a/ X4 l) S
; Q+ {6 Z2 F" ?' y: r/ d
    是啊,難道能讓這樣美的女人死於非命嗎?東西方的審美精神在此交匯。歷史真相如何?老百姓心裡有桿秤,事實留給學者,道義自在心間。道義,就是心靈的準則,而非客觀的律條。 - R- x) a0 K* J7 g- ~
6 _  M( A4 J: i: G9 ~
    雖然魯迅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的正史不過是帝王將相的家譜。可研究歷史,拋了二十四史,還真剩不下什麼了。而且古代中國人在史學上取得的成績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翻翻古希臘第一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歷史】,有時好似在看『西方民間文學』的精華版。
. k2 h! c( [* D
% F" u# E8 ~$ J) Z/ x    【舊唐書】記載:『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如果安祿山不反,楊貴妃也只不過是一個皇帝寵幸的女人罷了。可她捲入了歷史的旋渦,成了政治的犧牲品、皇帝的替罪羊。
  h" D  U& q; f
! O+ j! t! a# C6 l. z    不錯,楊貴妃的親戚因為她而雞犬升天,幹了不少違法亂紀的勾當。可不管在正史還是野史中,楊貴妃本身都沒有惡行,就是唱唱歌、跳跳舞,愛吃荔枝,比褒姒、妲己差遠了。因此在民間,她沒有惡名,反而因為美貌和權力,成為人們移情的對象。因此,人們編排她沒有橫死馬嵬坡,而是漂洋過海,安居繁衍。這麼一來,山口百惠說自己是楊貴妃的後代也就不足為怪了。 / f) A/ w& |, W4 S# L: j# [9 Y# Q
" j$ G1 A5 s5 E1 z( D& H
    1922年春,顧頡剛提出『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時代越後,傳說中的中心人物越放越大。如舜,在孔子時只是一個『無為而治』的聖君,到【堯典】則就成了一個『齊家而後治國』的聖人,到孟子時就成了一個孝子的模範。後人在層層疊加歷史。其理論內容說的是古史,但理論精神可以適用於其他時期,比如在楊貴妃死沒死這件事上。 6 f+ i8 D7 {( K( Q, K
- [6 P- }0 Z; _; P% d8 ?! I( A
    楊貴妃死後過了100年,才開始流傳她沒死還東渡的故事。而距離安史之亂不遠的白居易、陳鴻,分別寫下【長恨歌】、【長恨歌傳】,都說楊貴妃已死。俞平伯想就這兩篇作品證明楊貴妃死裡逃生,可惜只是推測。 . ?% S0 U9 V. l
/ g' g( C. V5 o8 ^
    野史中提出的最重要的證據是,馬嵬坡楊貴妃的屍體不見了。成書於五代的【舊唐書】說:『初瘞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明確指出,屍骸仍在。而北宋修的【新唐書】則說:『啟瘞,故香囊猶在。』沒提屍體,這是為什麼?有兩種可能。 # d0 c- J3 D& m  T  l

, k8 t( S5 A$ j) x- V0 X. Q    第一,【新唐書】列傳部分主要由宋祁編寫,他為人物立傳,參考了不少小說、筆記、傳狀、碑誌、家譜、野史等資料,受其影響,有可能對楊貴妃死沒死這件事拿不準,就按下不表了。
- ~" Y0 a/ o! a5 r% x: Q
, a# O( f1 V' _: \    第二,【新唐書】寫法過簡,捨去了許多重要史料,加上苛求文字精練,宋祁、歐陽修等人不惜刪去許多重要情節。所以,有可能是刪多了。
/ X# k" \7 j2 A  s# S, c
0 l' }/ Z% E6 z5 H/ K    在楊貴妃這件事上,日本人挺重視。該國學者南宮博的【楊貴妃外傳】和渡邊龍策的【楊貴妃復活秘史】都持貴妃赴日的觀點。他們跟俞平伯都太拿白居易的【長恨歌】當回事了。白居易在詩的後半部分表述了對楊貴妃的一種想象,說楊貴妃雖然在事變中人已死,但她的靈魂飄到神仙山上,後來和唐明皇派去的道士在神仙山上相遇了。可這就能說暗示她沒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人家白居易是詩人,是在搞文學創作。從詩歌里找歷史真相,就跟【紅樓夢】的『索隱派』一樣是靠不住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