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25|回覆: 0

邋遢道人張三丰:開創武當道教 太極拳法第一人(圖)

[複製連結]
真衣 發表於 2010-7-21 14: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721537752627996.jpg
9 `# ^# i% m5 Y8 ~
- U. P, i" ?" p/ w

7 C2 h& |6 i# \# h% N8 Z: j    從遼寧走出的邋遢道人張三丰: D3 L& ^2 f1 H6 f
/ }6 E/ G3 s$ Q% H4 t& t
    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有一個神奇的邋遢道人――張三丰。小說中,張三丰武功蓋世,超凡脫俗,神龍見首不見尾。他開創了武當派,發明了太極拳,以死讓周芷若幡然悔悟。卻又起死回生,領著一幫垂髫少年雲遊四方,從此不知所蹤。
4 X0 E/ {. f, b& m& N5 b, v( n5 _) G4 g. E: u# j, K
    金庸寫的是小說,可張三丰卻是真有其人。歷史上,留存了許多關於張三丰的記載。終南山、武當山一帶,至今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神奇傳說。然而,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張三丰的同時,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忘記了他的出生地。甚至有的人明明知道也裝不知道,他們不想接受的是,這樣一個橫亙古今的大人物怎麼會出生在『人也不傑地也不靈』的化外之地?    & a6 U7 }: C" e+ H' P

& j! b, f  G& M    出生時神乎其神4 w( _% I! ^' e, F. J

, I9 E! W  H/ O7 [# ?    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塔營子村靠近101國道處,有一座占地一百多畝的『張三丰仙居』。這座仿古建築由大殿、偏殿、鐘樓、鼓樓組成,廟宇中,張三丰的銅像高高矗立,仙風道骨,令人肅然。
9 X+ U% V6 s4 K" x
0 @1 t% z4 m- v8 ~6 E' R    塔營子村是古懿州所在地,至今還殘存著一段百米長的城牆遺址。懿州當年是北方重鎮,遼代時,蕭太后曾把它作爲陪嫁送給自己的三孫女。( W2 Y& p/ c" G& }" ~$ \
$ S" ], N% }4 W" q2 `
    張三丰就出生在這裡。
4 i  ~) O% P) L6 n. ?* J' S% Q3 s/ U: G- {
    但凡名人的出生地都稱之爲故居,可爲什麼張三丰的出生地卻被冠以仙居呢?
2 O8 A- O0 k: k8 M' d$ A' L, w
    這是因爲在家鄉人的眼中,張三丰不是凡人,是神,是仙。$ \* O- {' }: ~
& l; e( M; o( o; B( ]( T
    史書記載,張三丰的祖父自稱是道教創始人之一的張陵的後人。如果此言不虛,那張三丰可說是大有淵源,因爲張陵的先祖就是協助劉邦奪得天下的漢留侯張良。張陵祖籍江西龍虎山,東漢順帝時,張陵創立『五斗米道』,人稱張天師。張陵死後,其孫張魯在漢中三十餘年,傳播『五斗米道』。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漢中,張魯避走巴中,不久歸降曹操,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五斗米道』取得合法地位,得以公開傳播,影響日大。
2 g/ T7 c) A/ }/ n5 b! l" W4 Z5 ~- V1 K# r
    張三丰的祖父於宋朝末年攜家遷入遼東,其父在元太宗時曾經入仕,後歸隱懿州,張三丰就是在此時出生。
" G0 i# M2 o+ g, {. K7 p
2 ^7 Y$ j7 X9 _7 m" y1 C    張三丰的母親姓林,早年生過四個兒子,可惜全部早夭。年過四十,林母又生了兩個兒子,小兒子就是張三丰。  g) E( j5 ^$ Y% s
1 R$ ]7 M- D3 V1 ~) Y# O. Z4 L
    關於張三丰的出生,懿州一帶有很多傳說,最爲神奇的是這樣一種說法。說1247年農曆四月初九子時,將近臨盆的林氏在睡夢中突然驚醒,她急忙推醒身邊的丈夫張居仁。說是夢見一隻仙鶴從東海飛來,落到了咱家的房頂上。張居仁聽了,喜上眉梢,說:『這是個好兆啊,是不是咱們的兒子要出世啦?』話音剛落,林氏突然覺得腹中一陣劇痛。張居仁急忙喊來接生婆。約摸一頓飯工夫,一個體形碩大的男孩出生了。隨著男孩嘹亮的哭聲,院子裡突然傳來一聲鶴鳴。張居仁跑出屋子,見一隻仙鶴從房頂飛起,繞院子飛了三圈,長鳴一聲,一飛沖天,消失在茫茫天際間。張居仁抱起剛出生的孩子,見此子大耳垂肩,兩眼圓睜,炯炯有神,頗有異人之相,便給兒子取名『全一』希望兒子將來能成爲一個完人。林氏覺得『全一』叫著拗口,便又給兒子起了個小名,叫君寶。在【倚天屠龍記】中,年少的張三丰剛剛步入江湖時,用名便是張君寶。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