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 y, k8 o2 J1 \1 J
9 ]$ _# m. C+ j. u3 X 孔明说蒋琬是社稷之器。(资料图片)
1 _. I8 b; K* F" H+ | 7 e! h% l: n8 X% C5 q- n
- a% I: C; D% R; T! d$ \7 X
$ m3 U: V1 v: q; e% \. J 光武帝刘秀像。(资料图片) 0 m( W, @0 P7 g- [( d2 j$ ?2 L+ Q
. B9 j' U: t( x9 I* x) q
& Z4 n! j( K' r+ j
知人三要
' X/ o, W/ x% n9 ]" }- B8 F1 O0 |* q7 O/ q5 R) m1 u
诸葛亮认为可通过七种方式了解人
2 {3 ^0 t7 X$ y: R8 }% i* G: d u0 k, Z7 v8 |
三国时,诸葛亮以精于治国闻名于世,行兵布阵被司马懿称为“天下奇才”。在用人方面,诸葛亮也有过人之处。
{; |1 C8 I$ T# a: e
4 T" R0 x- n- S( C 刘备初入蜀时,任命蒋琬为广都长,有一次刘备出外视察,突然来到广都,他见蒋琬“众事不治,时又沉醉,大怒,将加罪戮”。这时,诸葛亮出面为蒋琬求情,他说蒋琬是“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劝刘备重用蒋琬,使刘备对蒋琬刮目相看。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时,刘备兵力不足,“急书发益州兵”,诸葛亮正在犹疑之际,其僚属杨洪进言“无汉中则无蜀”,劝诸葛亮马上发兵。诸葛亮见杨洪见识不凡,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杨洪推荐门下书佐何祗有才略,诸葛亮便请刘备任命何祗为广汉太守,“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 ?/ z% Y5 r6 n4 U0 _+ x; a
( F. |2 T' t; `# S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弥留之际,仍不忘推荐蒋琬和费t“可任大事”,后来蒋琬和费t先后担任掌管国家军政的大司马一职,使蜀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了稳定。 0 a: U+ }3 V) ~. {; G8 I+ a- ^
4 y( W; y, d' l' T- u: J! d- p
诸葛亮是如何知人的?在《诸葛亮心书》中,诸葛亮说: & @. j' h; k' G. G
) N! f+ N# _3 ^. m3 A 夫人之性,莫难察焉,善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词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 k4 E% q& h9 X, m2 T
, R. k: }: K$ r. ` 显然,诸葛亮主要从语言和行为两方面了解人,他认为通过问答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志向、操守以及如何应对变化,还可以了解人的见识、智谋和勇怯之情。通过用酒、财、约会来考察人,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性情和这个人是否廉洁、是否守信用。诸葛亮的知人术和《庄子・列御寇》提出的“九征”鉴人法(见7月15日《广州日报》B9版)有类似之处,是一种很实用的知人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