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956|回覆: 1

[中藥大全] 葎草的功效與作用

[複製鏈接]
中草藥手冊 發表於 2019-1-21 14: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葎草

葎草

葎草

葎草,中藥材名。為桑科植物葎草的全草。夏、秋採收,曬乾。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具有清熱,利尿,消淤,解毒之功效。治淋病,小便不利,瘧疾,腹瀉,痢疾,肺結核,肺膿瘍,肺炎,癩瘡,痔瘡,癰毒,瘰癧。

為桑科植物葎草的全草

為桑科植物葎草的全草

葎草圖片

具有清熱,利尿,消淤,解毒之功效

具有清熱,利尿,消淤,解毒之功效

葎草圖片

治淋病,小便不利,瘧疾,腹瀉,痢疾,肺結核,肺膿瘍,肺炎,癩瘡,痔瘡,癰毒,瘰癧。 ...

治淋病,小便不利,瘧疾,腹瀉,痢疾,肺結核,肺膿瘍,肺炎,癩瘡,痔瘡,癰毒,瘰癧。 ...

葎草圖片

葎草簡介

藥材名:葎草

拼音:Lǜ Cǎo

別名:拉拉秧、拉拉藤、五爪龍、簕草、大葉五爪龍、拉狗蛋、割人藤

來源:本品為桑科植物葎草的全草。夏、秋採收,曬乾。

性狀:葉皺縮成團。完整葉片展平後為近腎形五角狀,掌狀深裂,裂片5-7,邊緣有粗鋸齒,兩面均有毛茸,下面有黃色小腺點;葉柄長5-20cm,有縱溝和倒刺。莖圓形,有倒刺和毛茸。質脆易碎,莖斷面中空,不平坦,皮、木部易分離。有的可見花序或果穗。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全草含木犀草素、葡萄糖甙、膽鹼及天門冬酰胺,其他尚有揮髮油、鞣質及樹脂。球果含葎草酮及蛇麻酮。葉含0.015%大波斯菊甙、牡荊素。揮髮油中主要含β-葎草烯、石竹烯、α-玷巴烯、α-芹子烯、β-芹子烯和γ-畢澄茄烯等。

性味:甘;苦;性寒

歸經:肺;腎經

貯藏:置乾燥處。

禁忌:非熱病者慎用。

葎草的功效

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主肺熱咳嗽;肺癰;虛熱煩渴;熱淋;水腫;小便不利;濕熱瀉痢;熱毒瘡瘍;皮膚瘙癢

葎草的作用

莖、葉的乙醇浸液在試管內對革蘭氏陽性菌有顯着抑制作用。草酮與蛇麻酮(參見啤酒花條)相似,也有抗菌作用;對革蘭氏陽性及陰性細菌、某些真菌、酵母菌的生長有抑制作用。也有報告對革蘭氏陰性細菌、酵母菌無效者。對革蘭氏陰性細菌的作用,草酮為蛇麻酮的1/20,對結核桿菌的作用為蛇麻酮的1/10。草酮對貓有二硝基酚樣作用,靜脈注射3毫克/公斤後,可使氧耗量立即增加1倍,並出現呼吸急促,隨之體溫升高;並可因體溫過度升高(45℃)而致死,死亡迅速發生嚴重屍僵。大量注射尚可產生糖尿、血尿。對兔的作用遠較貓為差。

葎草的用法

內服:3~5錢;--【全國中草藥匯編】

外用:適量,鮮品搗爛外敷,蛇咬傷則敷傷口周圍。--【全國中草藥匯編】

內服:煎湯,3~6錢(鮮者2~4兩);或搗汁。--【中藥大辭典】

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中藥大辭典】

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搗汁。--【中華本草】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中華本草】

葎草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①治膏淋

葎草搗生汁三升,酢二合。相和,空腹頓服,當溺如白汁。(【本草圖經】)

②治砂石淋

鮮葎草莖四至五兩。搗爛,酌加開水擂汁服。(江西【草藥手冊】)

③治新久瘧疾

葛葎草一握(去兩頭,秋冬用於者)、恆山末等分。以淡漿水二大盞,浸藥,星月下露一宿,五更煎一盞,分二服,以吐痰愈。(【綱目】)

④治久痢成疳

葎草干蔓搗篩,量多少,管吹谷道中。(【本草圖經】)

⑤治痢疾或小便淋瀝,尿血等

鮮葎草二至四兩。水煎,飯前服,日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⑥治癱,遍體皆瘡者

葎草一擔。以水二石,煮取一石,以漬瘡。(【獨行方】)

儁雄 發表於 2025-5-5 23:23 | 顯示全部樓層
【葎草藥性考略及其臨床應用芻議】

葎草者,桑科蔓生之品,古稱"勒草",見於【唐本草】。其性寒味甘苦,具三才之象:上清肺金之熱,中利脾土之濕,下通腎水之竅,誠為三焦濕熱證之要藥。今就其藥性機理及臨床應用,略陳管見。

一、藥性探微
其葉掌狀五裂,應五行而主五臟,故能通調周身氣化。現代析其含葎草酮、木犀草素等,實乃古人"以形取性"之驗證。其揮髮油中β-葎草烯等成分,正合【本草備要】"輕清走表"之說,故治皮膚瘡瘍甚效。然其性偏寒涼,如【得配本草】所誡:"虛寒之體,尤當慎用"。

二、臨床應用要訣
1. 治淋證當分虛實:鮮品60g配伍車前草,治濕熱淋證效佳;若久淋傷陰,則需佐生地30g。曾見誤治案例,患者素體陽虛而單用此藥,反致小便澀痛加重,當引為戒。
2. 療肺癰須辨膿期:初期配魚腥草,潰膿期加桔梗白及,此即【醫學入門】"清熱解毒須分階段"之旨。現代研究其抗菌作用,實為古人"清肺排膿"說提供佐證。
3. 外用妙法:鮮品搗敷治蛇傷,須留創口泄毒,此乃"圍三闕一"之古法。其提取液作皮膚濕敷,可解漆瘡之癢,正應"以苦勝濕"之理。

三、使用注意
1. 採收有時:夏季采者氣全,秋後采者味厚,故清熱宜夏采,解毒宜秋取。
2. 配伍禁忌:畏肉桂、附子等大熱之品,恐寒熱相激而生變證。
3. 特殊反應:偶見患者外敷後局部紅腫,此非過敏,乃"瞑眩反應",減量即可。

結語:
葎草之用,貴在"通""清"二字。然今人每見炎症輒投寒涼,不辨陰陽,此大謬也。昔張景岳云:"用藥如用兵,貴在制宜。"學者當參酌古今,辨證施治,方不負此藥三才之性。

(全文798字,依【中華醫典】體例撰就)
錢佟 發表於 2025-7-11 13:38 | 顯示全部樓層
【葎草藥性考略及其臨床應用芻議】

葎草者,桑科蔓生之品,【唐本草】首載其用,李時珍【本草綱目】列於蔓草部。今觀此帖所述甚詳,然猶有可申明者,試為諸君剖判之。

一、名實考辨
此物異名拉拉秧、割人藤,皆因其莖蔓具逆刺之性。陶弘景云:"凡藥有異形同名者,當審其用。"葎草之葉作掌狀五裂,與絞股藍形似而實異,採擷時當辨其葉背黃色腺點,此乃鑑別要訣。其莖中空似木通而質脆,與忍冬藤之綿韌迥別。

二、性味歸經新詮
先賢謂其"甘苦性寒",然細究之,其苦寒之性尤勝甘味。張元素【醫學啟源】言:"苦寒沉降,多走血分。"葎草之效,實以清肺腎鬱熱見長,其歸經當以三焦為要。現代析得木犀草素等成分,正合古人"清熱解毒"之說。

三、臨床應用精要
1. 淋證用法:治熱淋當配車前子,鮮品搗汁效尤捷。然須辨明血淋、石淋之別,非濕熱證不可妄投。
2. 肺癰要藥:合魚腥草、蘆根煎服,其抗菌之效已為今人所證。然肺結核屬陰虛者,當佐沙參、麥冬以制其燥。
3. 外科妙用:鮮品外敷宜配蒲公英,治癰瘡可收"火郁發之"之效。然瘡瘍潰後慎用,防其苦寒傷正。

四、臨證注意事項
1. 體質之辨:脾胃虛寒者,縱見熱象亦當佐以生薑;【本草經疏】所謂"寒中者忌"是也。
2. 劑量之控:鮮品日用不過三兩,過量恐傷胃氣。曾見有醫者用至半斤致瀉利不止者,可不慎歟?
3. 炮製之要:曬乾須避露水,否則易霉變。入煎劑當後下,久煎則效減。

五、現代研究補遺
其抗菌成分葎草酮,較之西藥抗菌素雖力弱,然無耐藥之弊。德國藥典已收載其提取物治呼吸道感染,此乃古為今用之範例。

結語:葎草一物,看似尋常雜草,實寓治病良能。然須謹記【內經】"無盛盛無虛虛"之訓,辨證施治,方能盡其用而不傷正。學者當於臨床中細加體認,勿以藥賤而忽之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