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87|回覆: 0

9個好習慣孩子受益一生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12-2-2 11: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明智的父母應該在孩子年幼時培養他良好的習慣,這樣形成的意識將使孩子受益一生,以下九個習慣是孩子成功所不可少的。, B% J5 A3 D" v9 T$ a* W( U1 x
  好習慣之一――積極選擇
- w/ e" ~& x$ U# \) _6 U+ I  1、經常對孩子講事情的兩面性,讓孩子懂得任何事情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
$ G9 P( {& J3 w. H9 K( w- ]  2、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孩子,賞識他們的長處,並告訴孩子積極看待問題的好處,讓他們對積極的選 擇有切身體會。# d$ \( L$ R  r# K/ |2 P
  3、對孩子存在的短處,要客觀看待,甚至積極看待,相信孩子會越來越好。
4 T# B: Q" E: S4 V. Y) \  4、當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告訴他用積極的心態去解決問題。
4 F% m4 L5 H' i  5、在家裡營造輕鬆愉快的生活環境。5 q/ D7 q3 k8 Y3 W" C6 z, d
  好習慣之二――獨立是前提8 l. h" o0 C( T% L  r$ d0 i7 d
  1、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
; d! b& U2 r. M7 w) Y. H. N, E* }0 {  父母們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能夠獨立的,同時又要在生活中創造各種條件讓孩子們去發現自己的能力。您可以制定一些小的、容易實現的目標,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獨立的快樂。) n4 N. L+ K' u' Z( `
  2、能放手的時候儘量放手。
: b: ^1 b8 F' q+ y3 G) A1 U  天冷的時候,父母們不要先對孩子說『該穿大衣了』,而是要讓孩子自己在感受中學會加衣服。為了孩子的獨立,有時候父母不要對孩子無微不至。
3 i" {* E  z% p4 f5 S  3、尊重孩子的選擇是讓孩子獨立的前提。% N+ v' h8 N) X( y1 X7 B0 Q, R( @) x
  籃球健將喬丹的母親曾經深有體會地說,最棘手、最不放心的問題,是允許兒女不按我為他們確定的發展道路而獨立決定自己的夢想。『這也恰恰是天下多數父母都擔心的問題。可是,要想讓孩子真正獨立,父母一定要衝破這一關,這是孩子獨立的關鍵所在』。
6 e/ Y3 i8 b2 j, Q  4、讓孩子有獨立的思想。
5 ]  X* v' W% t' H& z9 T: R  獨立的行為來自獨立的思想,孩子的想法與父母不同時,父母不要急於否定他們的想法,而是要問他們為什麼這樣想。仔細聽聽他們的陳述,讓孩子獨立表達自己的見解。
. d' C5 K5 S2 K1 d/ y1 j  好習慣之三―――強烈的責任心0 B0 T5 @4 O: M; J# L0 G
  1、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在家庭中有意識地給孩子布置一些適當的、力所能及的任務,如打掃衛生、負責給花草澆水等,看他能否完成,完成了立即加以鼓勵。
- n; c( z. f! E( J+ S2 B, B  2、聽取孩子對家庭生活的建議。4 x- ]9 I; S- k2 t/ w+ M# x
  經常和孩子講講家裡的花銷添置、人事來往,並請孩子談談自己的看法,或者請孩子出主意想辦法。當父母經常聆聽他們的意見、採納他們的有價值的建議的時候,孩子就會心中油然而生對家庭的責任感。
0 Y5 B! E: E0 v- y; S" C  3、讓孩子學會自我服務,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你還小。』『你不懂。』『你不行。』而要給孩子一定的鍛煉機會。
3 z# {3 O0 Z- u/ O1 f! B( B  孩子們的成長速度是驚人的,遠遠超出成年人的想象。成年人認為孩子不能做的事,可能孩子已經完全有能力駕馭。因此,父母們要儘量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這樣孩子便可以在自我服務中增強責任心。6 F4 t4 J2 O* G: M7 O2 T4 C
  4、強調做事的結果,使孩子養成凡事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得認真、做得出色、做得卓越的自我要求。- Z1 V$ |9 e* [& @- h1 t0 C2 P* `
  5、父母不要輕易給孩子許諾什麼,給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他的年齡特點,否則孩子容易養成說了不算,算了不說的壞習慣。
3 q+ j: _* c. R" z  好習慣之四―――持之以恆的毅力* l: v% O4 S/ L" s" Q) l
  1、給孩子訂立一些具體的目標,每天堅持去做,並及時鼓勵他們。
  O, B$ v2 C' S3 e" {4 v  2、當孩子堅持做一件事取得一定成效時,給他們一個獎勵。獎勵未必是物質的,可以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或者給孩子做一個進步記錄。4 ?! y; j# x+ k" [! k! X
  3、從容易培養的習慣開始,逐漸培養孩子的毅力,這樣慢慢就可以達到持之以恆。
" S$ l. g5 a1 s0 y9 j& g) X  有的父母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長性,做事不夠堅持,也有的父母認為毅力就是天生的東西,是沒有辦法培養的,因此只能『望孩子興嘆』。其實,毅力完全可以培養出來,而培養習慣正是增強毅力的好辦法,可以說,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毅力會在習慣的培養過程中逐步產生、增強;逐步產生、增強的毅力反過來又可以強有力地促進習慣的培養。
: `; Z- e( S4 L# z  好習慣之五―――充滿自信
- q- X1 n( O; T2 c) `  1、自信和自卑往往一念之差。# I7 f, L" [1 D3 W, f+ u9 }
  如果一個人善於用積極的心態去看待自己,就容易自信;如果總是用消極的心態去看自己,則容易自卑。因此父母要在這方面多引導,幫助孩子看到事情的積極一面。
- x& e) s+ j6 m  c) ^+ O  2、自信在於積累。
% n$ k' Q- O5 C3 j! b  把一件事做成功就容易增加自信,把一件事做失敗,就容易增加自卑。所以,建議父母們不要給孩子設立不切實際的奮鬥目標,那樣非但不能幫助孩子成功,反而會打擊孩子的自信。
; Q! y, K% I( r* D! s# @  3、培養孩子的釘子精神。9 M) T6 `  U( I4 s/ h9 A& |/ C- e
  釘子之所以能釘在堅硬的牆裡,一是因為它很尖,也就是目標不很大;二是因為釘釘子的時候,我們使用的是榔頭,就是用的力很大。如果我們不是用榔頭釘釘子,而是用拳頭砸擀麵仗,就一定釘不進去,因為目標太大,用力太小。父母也要給孩子講些類似的道理和故事,讓孩子懂得做事的目標和力量之間的關係,並用釘子精神去處理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故。2 e  Y8 {: g- S7 l9 B, e9 Y
  4、要讓孩子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2 G% \1 \$ Y5 ?9 n9 A5 l/ j  世界上的每樣東西,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和用處,因此而組成了大千世界。父母要給孩子講這樣的道理,也可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讓孩子看看山水花草。告訴孩子山有山的偉岸,水有水的潺潺,花有花的芬芳,草有草的綠茵。父母也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及與眾不同的特點,並及時發揚光大他們的特點。1 I- J" J6 z2 r
  好習慣之六―――懂得尊重
- J* Q0 K  Z# V( K5 M' B. j  1、尊重的重要特點是給人發展的機會,張揚每個人的個性。
0 h/ S3 @1 H6 W+ y  @  因此,無論是自尊還是尊重他人,都需要我們不用固定的模式去看待人,要求人。相信每個人的行為都有自己合適的理由。
# a7 m3 C  h+ e5 \% }  2、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總是把孩子看成被教育的對象,給孩子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這樣,就意味着父母在給孩子做出榜樣,讓孩子懂得什麼是尊重。5 c5 z! ]5 c, b. ]- X; E
  3、尊重別人的勞動。
3 c& Z0 N/ h: L* R3 H( y7 o- U  尊重人,不僅要尊重每個人的想法、人格,還要尊重別人的勞動。比如,當他人把地掃乾淨時,你是否懂得愛惜;當朋友請你吃飯時,你是否懂得感謝……
. i- l  R  K) i. E  4、尊重不同階層的人。尊重強調的是每個人的生命體驗,既然是每個人的,就說明每個生命都可以有不同的體驗。因此,在面對弱勢群體的時候,要告訴孩子平等地看待他們,以心和他們交流,而不僅僅是憐憫和施捨。7 m% R9 u% {% B
  5、尊重的前提是民主,因此父母要儘可能地在家庭中創造民主的環境,這是無聲的培養。
: }, ]! \# i& `1 B9 K: G  好習慣之七―――保持誠信5 F7 f0 z7 Z9 a- P
  1、父母以身作則,言行如一,對同事,對朋友,對鄰居,對孩子講究誠信,講話要誠實、有信用。
, ]1 h+ w1 E1 S" W7 G5 F* l" S  2、如果出現了問題,父母不要推卸責任,也不要教孩子推卸責任。* U3 K' H' _7 Y* d; n1 s+ ?
  責任其實是和信譽聯繫在一起的,如果責任在孩子身上,抓住這個教育機會,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3 G) \% u' [: ?/ V  3、給孩子建立一個『信譽存摺』,每次孩子做了誠信的事,都要在上面記上一筆,這樣就相當於給孩子一些鼓勵。時間久了,誠信的習慣就會慢慢養成。4 X2 F7 D/ p. F# r# w
  4、不存僥倖心理,不貪小便宜。* v# J% R2 F  W# P4 U$ S) `
  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要告訴孩子不貪小便宜,任何一次小便宜都會毀掉你的信譽。誠實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身邊的人也會同樣以誠信來回報你。9 I+ W" r# \3 l2 X" i6 ]  a% [3 k
  好習慣之八―――利人利己) V' q0 g/ i% F* r9 z  T
  1、父母在家裡儘量找一些大家都感興趣的事情做,大家有興趣,對大家都有利,做得高興,玩得快樂,讓孩子體會『利人利己』的價值。父母不要僅僅考慮孩子的興趣,還要把自己的興趣加進去,讓孩子學會考慮父母的愛好和利益。
) q; s$ x3 V5 y& M1 [0 U+ g0 D3 {  2、找一些損人利己、損人害己的報道拿給孩子看,及時與孩子討論,分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孩子說說怎樣做人最適合。
& L/ a5 k2 t% }( l  3、到市場上買了一件孩子喜歡的東西,就要讓孩子明白買賣成功的原則就是利人利己,我們得到了喜歡的東西,商人賺了錢。如果讓商人賠錢,他肯定不會把東西賣出去。
/ q+ w6 }  o3 S$ }( K, q2 F  4、在孩子和朋友交往的過程中,鼓勵孩子為他人考慮。可以先從身邊人做起,比如為父母着想,為爺爺奶奶着想,為同學着想等等。
1 @" I- T7 b/ C. K  s  好習慣之九―――善待他人0 ^: F, O( g2 V8 T1 O2 ^% m7 d- U
  1、善待他人就要學會了解人。/ `' U1 {0 Z1 ~2 J8 _6 \: E. `4 D
  有的父母常常說:『我實在不了解我的孩子,因為他太不聽我的話了!』實際上,這樣的話在邏輯上是不通的。應該說,父母要了解孩子,首先要聽孩子的話,聽多了就會知道孩子在想什麼,他希望什麼,埋怨什麼,需要什麼。因此,建議父母蹲下來和孩子平等對話,同時也要教孩子學着去了解周圍的人,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周圍和自己生活環境不同的人。
7 ~; O; A2 v! I! O) j0 i+ x  2、善待他人就要學會欣賞人。( x2 w9 J( @- U. A) K
  一位專家曾經談到一個奇怪的現象。他說有一次中外孩子舉行測驗,測驗後的分數讓孩子分別拿回家給各自國家的父母看,結果中國的父母看了孩子的成績後,有80%不滿意,而外國的父母則有80%表示滿意。而實際成績怎樣呢?實際上,外國孩子的成績還不如中國孩子。這說明中國的父母習慣用挑剔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看待別人和世界。而外國的父母習慣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看待別人和世界。所以,建議父母們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並教會孩子要發現別人的長處,真誠讚賞他人。
* K. p( n2 `3 ]# b6 p" {- B7 N  3、善待他人就要學會關愛人。' ]8 z5 l! F' `1 w! m% p
  這是善待他人最重要的一點。教育的重要秘訣也是愛,我們常常說要愛得孩子不好意思犯錯誤,也是這個意思。父母要讓孩子懂得怎樣去愛長輩,愛同學,愛老師。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