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76|回復: 0

9个好习惯孩子受益一生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12-2-2 11: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明智的父母应该在孩子年幼时培养他良好的习惯,这样形成的意识将使孩子受益一生,以下九个习惯是孩子成功所不可少的。$ l7 o5 l' R. Y) y1 r4 w' r
  好习惯之一――积极选择
# w/ w' `. B" E; ]# u  1、经常对孩子讲事情的两面性,让孩子懂得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 L. Y, ]2 a! X0 b6 m  2、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赏识他们的长处,并告诉孩子积极看待问题的好处,让他们对积极的选 择有切身体会。  p: ~% C3 Z4 f3 w
  3、对孩子存在的短处,要客观看待,甚至积极看待,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3 C% C8 P+ A4 d( C* M7 {
  4、当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告诉他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0 [$ x) w* f! Y0 h5 b6 |- h
  5、在家里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 Q. k1 s" h! g5 P4 L0 s
  好习惯之二――独立是前提
! c6 [, m9 U, T  1、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 J! N, x$ h) C; G: d7 e
  父母们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能够独立的,同时又要在生活中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们去发现自己的能力。您可以制定一些小的、容易实现的目标,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独立的快乐。
; A- D' ~. \1 U% \  2、能放手的时候尽量放手。
  ^6 U# A) P) K8 [( e  天冷的时候,父母们不要先对孩子说“该穿大衣了”,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在感受中学会加衣服。为了孩子的独立,有时候父母不要对孩子无微不至。( L4 a& E) i9 v* G  O
  3、尊重孩子的选择是让孩子独立的前提。3 c3 Y' h4 i$ \+ x0 }
  篮球健将乔丹的母亲曾经深有体会地说,最棘手、最不放心的问题,是允许儿女不按我为他们确定的发展道路而独立决定自己的梦想。“这也恰恰是天下多数父母都担心的问题。可是,要想让孩子真正独立,父母一定要冲破这一关,这是孩子独立的关键所在”。
. S; U- Y: Y- j5 T9 N  4、让孩子有独立的思想。3 B- V% }' o& J# z2 g
  独立的行为来自独立的思想,孩子的想法与父母不同时,父母不要急于否定他们的想法,而是要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想。仔细听听他们的陈述,让孩子独立表达自己的见解。& v0 x" ]9 g: s- O% E1 d) |6 E
  好习惯之三―――强烈的责任心$ C) P+ y' r# K
  1、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在家庭中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当的、力所能及的任务,如打扫卫生、负责给花草浇水等,看他能否完成,完成了立即加以鼓励。
$ S/ o2 i& a1 \  2、听取孩子对家庭生活的建议。
  L6 K! a4 p' f) B" g  经常和孩子讲讲家里的花销添置、人事来往,并请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者请孩子出主意想办法。当父母经常聆听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有价值的建议的时候,孩子就会心中油然而生对家庭的责任感。
; B' B6 n% b- Q9 k2 B6 c  3、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你还小。”“你不懂。”“你不行。”而要给孩子一定的锻炼机会。4 ^4 z3 f/ x( r$ [2 J) Y
  孩子们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远远超出成年人的想象。成年人认为孩子不能做的事,可能孩子已经完全有能力驾驭。因此,父母们要尽量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这样孩子便可以在自我服务中增强责任心。
+ n( M: v& h# N3 X) ~% r  4、强调做事的结果,使孩子养成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认真、做得出色、做得卓越的自我要求。( M. i) t- R" u, J6 `
  5、父母不要轻易给孩子许诺什么,给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他的年龄特点,否则孩子容易养成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坏习惯。
$ E3 ^8 A3 z& }# P2 Z/ U  好习惯之四―――持之以恒的毅力  d1 D# @4 N, w- x0 r# Z+ X) V
  1、给孩子订立一些具体的目标,每天坚持去做,并及时鼓励他们。
  @8 C! j$ Y" U! U  2、当孩子坚持做一件事取得一定成效时,给他们一个奖励。奖励未必是物质的,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者给孩子做一个进步记录。
' B! j. C3 y' S' N# ~  h  3、从容易培养的习惯开始,逐渐培养孩子的毅力,这样慢慢就可以达到持之以恒。+ @; [3 x& t* A- u3 C8 N
  有的父母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长性,做事不够坚持,也有的父母认为毅力就是天生的东西,是没有办法培养的,因此只能“望孩子兴叹”。其实,毅力完全可以培养出来,而培养习惯正是增强毅力的好办法,可以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毅力会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逐步产生、增强;逐步产生、增强的毅力反过来又可以强有力地促进习惯的培养。& G/ u. j! J# K0 i* k
  好习惯之五―――充满自信- f+ U9 v# T. D* S
  1、自信和自卑往往一念之差。
3 x' {: s& U+ p2 u  b  如果一个人善于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自己,就容易自信;如果总是用消极的心态去看自己,则容易自卑。因此父母要在这方面多引导,帮助孩子看到事情的积极一面。
% \1 _" h( m; W1 {9 V  2、自信在于积累。& t' }# J, {/ Y- v9 P
  把一件事做成功就容易增加自信,把一件事做失败,就容易增加自卑。所以,建议父母们不要给孩子设立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那样非但不能帮助孩子成功,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
$ H3 O! J# J) J  X& I& `  3、培养孩子的钉子精神。. ?& w1 q/ a5 v; T* b0 P2 G! ]9 u$ Z
  钉子之所以能钉在坚硬的墙里,一是因为它很尖,也就是目标不很大;二是因为钉钉子的时候,我们使用的是榔头,就是用的力很大。如果我们不是用榔头钉钉子,而是用拳头砸擀面仗,就一定钉不进去,因为目标太大,用力太小。父母也要给孩子讲些类似的道理和故事,让孩子懂得做事的目标和力量之间的关系,并用钉子精神去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故。
% L5 H+ S; l. b  4、要让孩子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3 B8 g% l4 a+ H* Q, ]8 _  世界上的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用处,因此而组成了大千世界。父母要给孩子讲这样的道理,也可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看看山水花草。告诉孩子山有山的伟岸,水有水的潺潺,花有花的芬芳,草有草的绿茵。父母也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及与众不同的特点,并及时发扬光大他们的特点。6 z+ n, T3 o% z, q9 _( ~8 M
  好习惯之六―――懂得尊重. D# |# _7 ~3 C7 g$ @7 u. [
  1、尊重的重要特点是给人发展的机会,张扬每个人的个性。
/ A% H0 c3 ?9 _  因此,无论是自尊还是尊重他人,都需要我们不用固定的模式去看待人,要求人。相信每个人的行为都有自己合适的理由。
# K6 @5 D( f. [8 X  2、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总是把孩子看成被教育的对象,给孩子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这样,就意味着父母在给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尊重。
3 u: O) D2 M4 t$ i  3、尊重别人的劳动。
; ^$ c+ G/ K: ^) P  i  尊重人,不仅要尊重每个人的想法、人格,还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比如,当他人把地扫干净时,你是否懂得爱惜;当朋友请你吃饭时,你是否懂得感谢……
" ?( o& l5 F$ b8 z& Z  4、尊重不同阶层的人。尊重强调的是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既然是每个人的,就说明每个生命都可以有不同的体验。因此,在面对弱势群体的时候,要告诉孩子平等地看待他们,以心和他们交流,而不仅仅是怜悯和施舍。1 `: ~$ a/ k5 M
  5、尊重的前提是民主,因此父母要尽可能地在家庭中创造民主的环境,这是无声的培养。
+ S6 F0 y( a6 E" `- H+ N* L0 [+ s  好习惯之七―――保持诚信
5 m6 I9 J3 I3 [+ O9 `7 ?% g7 i) p  1、父母以身作则,言行如一,对同事,对朋友,对邻居,对孩子讲究诚信,讲话要诚实、有信用。* C; X' o4 d2 f5 F& U
  2、如果出现了问题,父母不要推卸责任,也不要教孩子推卸责任。1 X, q0 m* P1 U* f% y  D" w. W
  责任其实是和信誉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责任在孩子身上,抓住这个教育机会,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 G$ N1 s0 b& n* _  3、给孩子建立一个“信誉存折”,每次孩子做了诚信的事,都要在上面记上一笔,这样就相当于给孩子一些鼓励。时间久了,诚信的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 C) k! ?  Y; D  4、不存侥幸心理,不贪小便宜。. B* \/ |, g, {6 ]
  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告诉孩子不贪小便宜,任何一次小便宜都会毁掉你的信誉。诚实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身边的人也会同样以诚信来回报你。& f+ ]0 J8 t& k/ _, C5 w# Q3 p
  好习惯之八―――利人利己/ d! ?' ^& {/ ~7 y* E4 V2 u) d
  1、父母在家里尽量找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做,大家有兴趣,对大家都有利,做得高兴,玩得快乐,让孩子体会“利人利己”的价值。父母不要仅仅考虑孩子的兴趣,还要把自己的兴趣加进去,让孩子学会考虑父母的爱好和利益。6 F, }; Y) z& e' W$ w
  2、找一些损人利己、损人害己的报道拿给孩子看,及时与孩子讨论,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孩子说说怎样做人最适合。
5 Z/ {5 n! v! F2 S( z, Q- P  E7 y  3、到市场上买了一件孩子喜欢的东西,就要让孩子明白买卖成功的原则就是利人利己,我们得到了喜欢的东西,商人赚了钱。如果让商人赔钱,他肯定不会把东西卖出去。; |! P% Y  S: V/ T9 F! X+ u
  4、在孩子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鼓励孩子为他人考虑。可以先从身边人做起,比如为父母着想,为爷爷奶奶着想,为同学着想等等。; r& P9 E( `7 C1 y
  好习惯之九―――善待他人
! V+ v! I, f5 L) C$ w  1、善待他人就要学会了解人。" P/ S7 b8 V- A% T9 t% ?
  有的父母常常说:“我实在不了解我的孩子,因为他太不听我的话了!”实际上,这样的话在逻辑上是不通的。应该说,父母要了解孩子,首先要听孩子的话,听多了就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他希望什么,埋怨什么,需要什么。因此,建议父母蹲下来和孩子平等对话,同时也要教孩子学着去了解周围的人,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周围和自己生活环境不同的人。7 c1 I  v6 ?: K3 P
  2、善待他人就要学会欣赏人。  @) [' r7 V$ D! W  M+ T
  一位专家曾经谈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说有一次中外孩子举行测验,测验后的分数让孩子分别拿回家给各自国家的父母看,结果中国的父母看了孩子的成绩后,有80%不满意,而外国的父母则有80%表示满意。而实际成绩怎样呢?实际上,外国孩子的成绩还不如中国孩子。这说明中国的父母习惯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看待别人和世界。而外国的父母习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看待别人和世界。所以,建议父母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并教会孩子要发现别人的长处,真诚赞赏他人。
' e( ~  g, o9 _) f8 G: N  3、善待他人就要学会关爱人。
( |9 t+ G7 P  R- J% l% C0 r' {  这是善待他人最重要的一点。教育的重要秘诀也是爱,我们常常说要爱得孩子不好意思犯错误,也是这个意思。父母要让孩子懂得怎样去爱长辈,爱同学,爱老师。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