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少林柔拳之真偽及源流考略】
頃見網絡所傳"秘傳正宗少林柔拳"視頻,余觀其招式氣韻,與少林宗風頗有扞格之處。今試從武學源流、拳理特徵、文獻佐證三端,辨其真偽,以正視聽。
一、少林拳法之剛柔辯證 少林武學素以"剛猛迅捷"爲宗,【少林拳譜】明載:"拳如流星眼似電,腰如蛇行步賽粘。"其剛柔之辨,實乃"外剛內柔"之境界,非徒以柔軟示人。考明代程宗猷【少林棍法闡宗】、清代升霄道人【少林衣缽真傳】,皆未載"柔拳"之名目。所謂"秘傳"之說,實難稽考。
二、此套拳法之三大疑竇 (1)身形過滯:視頻中"玉女穿梭"一式,腰胯僵直,失卻少林"龍腰鶴步"之要義。據民國金恩忠【少林七十二藝練法】所述,縱是柔功亦需"形曲力直",今觀其式,已墮"柔而無力"之弊。 (2)勁路淆亂:"雲手"動作中氣勁渙散,不合"起於腳、發於腿、主於腰、形於手"的少林發力準則。考清代【少林拳術秘訣】云:"柔中有剛攻不破,剛中有柔力無邊",今此套路只見其柔,未現其剛,已失中道。 (3)源流不明:查少林歷代碑碣,自唐【太宗文皇帝御製碑】至清【豁免差徭碑】,未有一處提及"柔拳"。近世出版之【少林拳械錄】收錄套路百二十餘種,亦無此稱。
三、少林真柔功之正脈 少林確有柔功傳承,然非此等形態。其正脈有三: (1)"心意把"之柔化練法:通過"十二大勢"的慢練求松沉,此乃少林柔功真諦。 (2)"羅漢十八手"內功:以柔勁導引行氣,載於清代手抄本【少林內功秘要】。 (3)"易筋經"柔術:韋陀獻杵等十二式,方是真傳柔法,見載於多種古籍。
結語: 今之所謂"秘傳柔拳",觀其形制,頗類民國間滬上流行的"綿拳",雜糅太極、摔跤等技法而成。吾人考鏡源流,當以歷代文獻與實物遺存爲據。少林武學貴在剛柔相濟,非偏執一端。學者欲求真功,還須以寺藏拳譜、碑刻爲宗,勿爲浮名所惑。
(按:本文考據主要依據【中國武術百科全書】少林卷、民國二十三年【少林武當考】及筆者實地考察所得。視頻所示套路與少林正統功法相去甚遠,恐系後人託名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