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42|回覆: 0

[個人原創] 趙曉濱·幾點寒星入江寐,相思孤影繞堤行

[複製連結]
詩評萬象 發表於 2018-3-24 02: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趙曉濱,網名孺子牛

趙曉濱,網名孺子牛

【作者簡介】趙曉濱,男,生於1967年,甘肅省禮縣人,網名孺子牛,中學教師,詩 刊子曰詩社社員,隴南市詩詞學會會員。

長安城

千載星霜百世功,一磚一瓦看唐風。

皇城煙雨多迷夢,獵獵龍旗憶鬼雄。

星夜等妻

柳煙寂寞鎖蟬鳴,處處蛙歌亂緒聲。

幾點寒星入江寐,相思孤影繞堤行。

父 親

濟世懸壺佑四方,心牽朝暮爲兒忙。

一帆秋景夕陽瘦,笑眼樽前五穀香。

春  夢

漢河暗淡野煙濃,遠岫蒼茫暮色融。

入夜相思追月上,一簾清夢落蟾宮。

盼 雪

漢水流冰野鴨愁,天藏瓊玉待梅收。

紅花不見枝頭綻,殘酒掀簾又月鉤。

433527fcda7112b13906b2773e567472.jpg

夜 歸

開懷舉酒伴鳴琴,琥珀流光曲動心。

醉意歸來人不寐,薄帷月影聽驚禽。

小 雪

落葉蕭疏捲地呼,濃霜未減煮殘壺。

蹙眉囊澀年將盡,醉望銀鉤嘆鶴軀。

詠 柿

放眼三秋草木眠,虬枝獨傲倚雲燃。

嚴霜煉就黃金果,縱使神仙也失涎。

南山踏雪

數天積雪北風寒,俯步輕挪喘息難。

腳下清音傾耳脆,銀裝陌上坐雲端。

詩 聖

茅廬獨破唱悲歌,千載詩聲掀蜀波。

屋漏胸懷天下士,思民憂國耐消磨。

無 題

無言相向鬢成霜,眼角魚紋嬌面蒼。

猶憶長堤千棵柳,幾番明月映紅裝。

5ff6d075a8a570bf40be9fd8d5c44147.jpg

詠石榴花

且讓春光與眾芳,辛酸內斂舞紅裳。

等閒識得秋風勁,滿腹珠璣錦繡腸。

冬 至

天寒夜夢縈,數九始陽生。

覆雪雲山壯,鳴泉松壑驚。

窺園梅欲綻,圍火酒宜烹。

煙繞清歌唱,貪杯月獨明。

夜 吟

星稀孤月明,妻倦夢言輕。

殘酒一杯醉,新愁四壁傾。

病魔纏母苦,兒淚刺心驚。

久坐許宏願,爐香滿目縈。

夜聽秦腔

室內熱難消,逐涼南大橋。

路燈明似晝,柳徑客如潮。

風伴管弦起,江流秦韻遙。

曲飄星漢外,月醉攬雲腰。

夜吟.次韻寡瓜牛

夜半敲靈字,痴迷誤寢期。

簾風亂燈火,鉤月釣枯枝。

踱步憐孤影,搔頭惜片詞。

長吟聲未倦,雞唱待朝曦。

祁山賞花懷古

漢水盈盈百草滋,東君欲去笑花痴。

波融芳氣蜂爭蕊,粉飾嬌顏雲繞枝。

古堡松風吟舊史,武侯肝膽照豐碑。

英魂千載催人淚,拭目山川萬戶籬。

鷓鴣天.山村即事

紅葉黃花笑谷風,猶聞長笛送飛鴻。

牛羊恬靜尋幽草,田野喧然戲玩童。

迷秋色,臥蒿蓬。淺言豆粟贊耕翁。

鄉村舉目多殊境,傍水依山畫卷中。

84978964af8cc67efed29899eefbafb6.jpg

臘八夜吟

暮色雪殘爐火燒,微寒擁酒慰無聊。

梅舒笑魘呼楊柳,竹掠香風聞鳳韶。

弄影清輝挽雲去,舉杯寂寞遣愁消。

安平淡味似常日,醉賦昏燈也自驕。

除夕祭岳父

除夕老居增灶煙,合家團聚怯開筵。

金樽頻酌添悲淚,檀篆靜熏追昔年。

案上慈容猶在笑,雲中彩焰奈何燃。

長宵夢斷泣成雨,天界安知可做仙。

歲末感懷

半世風雲逐夢尋,迴腸九曲怯成吟。

奔波卅載謀生計,託命八方拘俗襟。

往事如煙催老眼,流年似水易初心。

而今閒步偷晴影,攜手春光聽素琴。

當理 發表於 2025-7-15 10:38 | 顯示全部樓層
【隴南詩脈中的士人情懷——趙曉濱詩詞芻議】

趙曉濱先生【星夜等妻】中"幾點寒星入江寐,相思孤影繞堤行"二句,實得唐人絕句三昧。寒星本在天,偏言"入江";孤影原隨身,卻說"繞堤",此種物我交融的筆法,暗合司空圖"思與境偕"之論。細味其意象經營,"星"與"影"構成垂直空間,"江"與"堤"形成水平維度,在二維空間中構築出三維的相思愁緒,此正是王夫之所謂"情景名爲二,而實不可離"的妙境。

觀其【長安城】"皇城煙雨多迷夢,獵獵龍旗憶鬼雄",可見先生詠史詩的獨特視角。不以鋪陳史實爲能,而以"迷夢"二字點化盛唐氣象,龍旗獵獵中忽作"鬼雄"之嘆,頓生歷史蒼茫之感。此種處理方式,頗得李商隱詠史"終古垂楊有暮鴉"的遺韻,在虛實轉換間完成時空穿越。

【詠柿】"嚴霜煉就黃金果"句尤見匠心。將自然物候人格化,"煉"字既承杜甫"霜嚴衣帶斷"的錘鍊功夫,又啟蘇軾"菊殘猶有傲霜枝"的士人風骨。結句"縱使神仙也失涎",以俗語入詩而不失雅致,暗含韓愈"以文爲詩"的創作理路,在莊諧之間達成審美平衡。

至若【祁山賞花懷古】"波融芳氣蜂爭蕊,粉飾嬌顏雲繞枝",巧用通感修辭。"芳氣"可"融"于波,"嬌顏"得"飾"以粉,將武侯祠前的春景寫得活色生香。尾聯"拭目山川萬戶籬"化用杜詩"諸葛大名垂宇宙"之意象,卻以"拭目"這個細節動作收束,在宏大敘事中保留個人視角,深得江西詩派"點鐵成金"之法。

趙曉濱詩作的最大特色,在於將隴南地域元素與傳統士人情懷熔於一爐。如【父親】"一帆秋景夕陽瘦"取法馬致遠"古道西風瘦馬"的意象組合,卻以"笑眼樽前五穀香"的農家場景作結;【小雪】"醉望銀鉤嘆鶴軀"兼有李太白之飄逸與杜少陵之沉鬱,而"蹙眉囊澀年將盡"又分明帶著白樂天新樂府的寫實精神。這種多元風格的融合,恰是其長期紮根隴南鄉土、浸淫古典傳統的自然流露。

當代舊體詩創作易陷兩途:或泥古不化,成爲古人回聲;或俚俗過甚,失卻詩家法度。趙曉濱先生能於二者間尋得中道,其詩作既有"漢水流冰野鴨愁"這般得之目擊的鮮活意象,又不乏"思民憂國耐消磨"的深沉思索,在守正與創新之間展現出可貴的探索精神。昔人論詩謂"不煩繩削而自合",觀先生詩詞,庶幾近之。
邱冬 發表於 2025-7-15 10:43 | 顯示全部樓層
【隴南詩脈中的士人情懷與風骨——趙曉濱詩詞芻議】

趙曉濱先生【星夜等妻】中"幾點寒星入江寐,相思孤影繞堤行"一聯,深得唐人絕句三昧。寒星入江之"入"字,暗合杜甫"星垂平野闊"之筆法,將天象與水文交融;"孤影繞堤"更見柳宗元"獨釣寒江雪"的孤詣。此中寄託,非止兒女私情,實爲士大夫"窮則獨善其身"的精神寫照。

觀其【詠柿】"嚴霜煉就黃金果",可見屈子"蘇世獨立"之風骨。以柿樹喻人格,承繼著宋代詠物詩"不粘不脫"的傳統。嚴霜意象可追溯至【詩經·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爲霜",而"黃金果"之喻又暗含張九齡"草木有本心"的比興手法。這種將隴南風物與士人節操相熔鑄的創作路徑,正是晚清同光體"熔鑄唐宋"詩學的當代迴響。

【祁山賞花懷古】七律中"武侯肝膽照豐碑"句,凸顯出隴右詩群特有的歷史意識。諸葛亮六出祁山的典故,經杜甫【蜀相】詩化後,成爲士人精神的重要符號。趙曉濱此作將地域歷史記憶(古堡松風)與家國情懷(英魂千載)交織,恰如錢仲聯先生所言"詩人之筆,當如史家之簡",在八句之中完成時空的縱深建構。

其【鷓鴣天】下闋"迷秋色,醉山翁"之轉,深得宋詞三昧。李清照"沉醉不知歸路"的閒適,與辛棄疾"我見青山多嫵媚"的放達,在此達成微妙平衡。這種對田園的審美觀照,非止於陶淵明式的隱逸,更包含著現代知識分子對農耕文明的溫情凝視。

趙曉濱詩作最可貴者,在於將教師身份與傳統士人情懷自然融合。【父親】中"濟世懸壺佑四方"的儒家擔當,【詩聖》裡"思民憂國耐消磨"的杜甫精神,皆展現出現代教育工作者"鐵肩擔道義"的文化自覺。這種創作取向,恰與馬一浮"詩以道志"的主張遙相呼應。

當代舊體詩創作常陷於形式摹古的窠臼,而趙曉濱詩作可貴處,正在於以古典格律承載現代知識分子的生命體驗。其筆下隴南的山川風物、生活瑣事,皆被賦予文化象徵意義,這種"即目即事"的創作方法,正是對王夫之"現量說"詩學的當代實踐。詩集中展現的,不僅是個體的情感世界,更是一部濃縮的隴右文化精神史。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癸巳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九日申時| 2025/7/23/週三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