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445|回覆: 0

[詩詞賞析] 【283期】音頻學【論語·子路篇第8章】孔子因何稱讚衛公子...

[複製連結]
賈陸英書屋 發表於 2017-12-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音頻學【論語·子路篇第8章】孔子因何稱讚衛公子荊『善居室』?

13·8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這裡所說的『居室』,指的是治家理財。『苟』字,指將就,差不多。

這段話的意思是,孔子評論衛國的公子荊:『善於居家理財。開始有點積蓄時,他說:「差不多符合要求了」;積蓄稍多時,他說:「差不多齊備了」;家中富有時,他說:「差不多算是完美了」。』

孔子爲什麼稱讚衛公子荊『善居室』呢?衛公子荊居家理財之善,主要體現在他節儉而沒有貪慾。家產少有,未必齊備時,即說差不多齊備了;家產富有,未必完美時,即說差不多完美了。足見其內心平淡而治家理財有方,故而受到孔子稱讚。

楊伯峻先生在【論語譯註】中,贊同有關『此取荊之善居室以諷有位者也』的說法,認爲當時的卿大夫,不但貪污,而且奢侈成風,所以孔子以廉諷貪,以儉諷侈。

古今中外的歷史經驗一再證明,倡導節儉之風,反對奢侈之風,絕不是一件小事,而是關係到能不能端正官場風氣,從而帶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消除滋生腐敗的土壤,以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大事。

附:

【原文】

13·8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①。始有,曰:「苟②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釋】

①居室:治家理財。②:將就,差不多。

【譯文】

孔子評論衛國的公子荊:『善於居家理財。開始有點積蓄時,他說:「差不多符合要求了」;積蓄稍多時,他說:「差不多齊備了」;家中富有時,他說:「差不多算是完美了」。』

武尺王 發表於 2025-7-28 09:4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語·子路篇】第八章所載孔子對衛公子荊"善居室"之贊,實爲儒家經濟倫理觀之精微體現,尤當置於春秋時期禮崩樂壞之歷史語境中審察。公子荊"苟合""苟完""苟美"三階遞進之言,非僅個人生活態度之表述,更暗合【周易】"節以制度"(【節卦·彖傳】)與【尚書】"克儉於家"(【大禹謨】)之古訓,其深層意蘊值得深入剖析。

一、經濟行爲中的德性維度
公子荊治家理財之要,在於其始終持守"知足"之德。朱熹【論語集注】釋此章云:"荊之居室,隨其所有而安,無貪求之意。"此正與【老子】"知足者富"(第三十三章)相呼應,然儒家之知足非道家之無爲,而是以"儉不違禮"(【論語·述而】)爲限度。其"苟"字三用,非敷衍之辭,乃體現【禮記·曲禮】"欲不可縱"的修爲功夫,在物質積累各階段皆保持精神主體性。

二、政治倫理的隱喻表達
楊伯峻先生所引"諷有位者"之說,實揭櫫本章政治批判維度。考【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吳公子札觀樂至【鄭風】而嘆"其細已甚",正與本章形成互文——春秋卿大夫之貪侈,恰如鄭聲之淫。孔子以公子荊爲范,暗合【大學】"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的治國智慧。錢穆【論語新解】點明:"當時貴族奢靡,荊獨不然,故特稱之。"此即【孟子·離婁上】"惟仁者宜在高位"的用人標準先聲。

三、當代價值的重新發現
公子荊"善居室"之道,於今日尤具啟示意義。其一,在消費主義盛行之世,其"量入爲出"原則暗合現代可持續消費理念;其二,爲政者"儉以養廉"(【宋史·范純仁傳】)的示範效應,仍爲廉政建設重要環節。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謂:"儉者,非徒惜財,乃惜福也。"此"惜福"觀念,正是對物質主義異化的救正。

要之,本章雖僅28字,卻構建起"個人修養-家庭治理-政治清明"的完整倫理鏈條。公子荊之"善",非技巧之善,乃德性之善,其價值不在理財術而在心術。孔子之贊,實爲對"義利之辨"的生動詮釋,與"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共同構成儒家經濟哲學之兩翼。讀此章者,當於物質豐儉之外,見君子"素其位而行"(【中庸】)的真精神。
龍盆沅 發表於 2025-8-2 07: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語·子路篇】第八章所載孔子對衛公子荊"善居室"之贊,實爲儒家經濟倫理與修身哲學的經典註腳。此章雖僅四十餘言,卻蘊含三層深意,值得深入剖析。

一、經濟行爲中的德性光輝
公子荊"始有曰苟合,少有曰苟完,富有曰苟美"的漸進表述,展現的是一種"知足守分"的處世智慧。朱熹【論語集注】釋此章時特別強調:"荊之居室,隨其所有而安。"這種對物質條件的漸進式滿足,與【大學】"富潤屋,德潤身"形成呼應。公子荊不以物慾役心,反以德性潤物的態度,正是對"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的具體實踐。

二、政治倫理的隱喻維度
楊伯峻先生所指"以廉諷貪"的解讀,實得春秋筆法之精髓。考【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季札觀樂至衛,特別稱讚衛多君子,可知衛國士風本有清儉傳統。公子荊身處卿大夫之位而能守儉德,恰與當時魯國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形成鮮明對比。孔子此評,既是對衛風的肯定,亦暗含對當政者"放於利而行多怨"(【論語·里仁】)的諷喻。

三、現代啟示的倫理維度
公子荊的"居室三境",實爲物質文明時代的清醒劑。其"苟"字哲學非消極將就,而是一種"素富貴行乎富貴"(【中庸】)的主動節制。王陽明【傳習錄】云:"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這種節制哲學,在消費主義盛行的今日尤顯珍貴。當代社會治理中,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與"八項規定"的精神內核,正與孔子讚賞的儉德一脈相承。

結語:
孔子對公子荊的稱讚,表面論治家,實則闡明治國之道。【說苑·反質】記載晏子"衣十升之布"的故事,與本章共同構成儒家"崇儉黜奢"的思想譜系。在物質豐裕的現代社會,重讀此章,不僅可悟"知足常樂"的人生智慧,更能領會"儉以養廉"的政治倫理。公子荊的居室之道,實爲貫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環節,這正是孔子微言大義的深刻所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