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80|回覆: 0

曹操爲何被誤讀?如何認識真實的歷史?(圖)

[複製連結]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0-7-13 15: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713541851824853.jpg

" X! a! e7 ]2 y3 x% P) W
( S3 |  M. J+ L9 {: f) ^: |" `

& h) I/ r( q  {) L" |3 l! x    安陽墓的發掘,以及新播出的【三國】,使曹操再度引發關注,眾口紛紜間,如何認識真實的歷史? # {( Q3 R" V  K( ~

2 G! @$ b9 k. y) ?    曹操爲何被誤讀
: X5 l: n2 u. e

. w1 @1 Z$ k( ~7 R8 }! h    上世紀50年代末,學術界、理論界曾對曹操進行過一次密集型討論,曹操成爲一時的話題人物。2009年年底,時隔半個多世紀,一座坐落在河南安陽安豐的大墓被發現,有聲音說,墓主人是曹操,這墓就是高陵,曹操又一下子成了時代的話題人物。在這真偽之辨仍將繼續,出土材料還有待於做進一步科學分析的時候,我們怎樣認識這位已經逝去了一千多年的歷史人物呢?恐怕還得要從傳世文獻中有關曹操的材料與記載入手,力求認識一個儘可能真實的曹操。這就涉及到怎樣來閱讀這些史料、史書的問題,也即如何求真的問題。   : E& g/ S& ^6 T1 T: q9 P
4 ]; J% K: S2 ^* x9 @- G. x( m3 S
    史書記載重事件記錄,少人物刻畫     : j8 M3 M. I8 d8 a7 s1 a0 C

3 m: ?' {  g3 R4 {    目前最早、較爲全面記載曹操的史書,是西晉人陳壽所編撰的【三國志】。從史書編撰體例上講,【三國志】是一本紀傳體斷代史,體例決定了【三國志】是以人物爲中心來敘述歷史。但是,史書的敘述有它的局限性,不可能纖細入毫地去反映傳主的生平。就拿曹操來說,【三國志・武帝紀】是曹操的本紀,整篇文字按時間線索一路走下來,最後以陳壽的評語作結。除了對少年曹操有過色彩化的描述――『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外,其他基本上都是事連著事,眾多的人物、地點紛至沓來,流水帳般地翻篇而過了。從現代傳播學的角度看,這樣的敘述沒有主題,缺少細節,傳主形象太過虛化,使得處於陌生時空中的後代讀者要想了解一個血肉豐滿的曹操,基本上很困難。
/ f, {6 L* M( o- L. L# }& U! ^' p
4 z- \" b: }7 a$ z, [    然而,從史書編撰的角度看,紀傳體史書中的『紀』,作爲帝王級人物的專屬版面,負有雙重任務。一重任務,要反映傳主的事跡;第二重任務,要建立時代坐標。在編撰手法上走簡約的路,應是不二之選。否則,要在時代大背景下展現曹操風采,記錄下曹操的方方面面,豈是幾萬言可以實現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