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21|回覆: 0

[易學] 【易】,源於『賜予』嗎?

[複製連結]
文強 發表於 2016-9-17 20: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要準確地解讀【周易】書名的名義,必須從『易』的本義入手。

趙誠【甲骨文簡明詞典】認為:易,『甲骨文作為動詞有兩種意義,其中之一是用作「賜予」之賜,和金文的易用作錫(即賞賜之賜)同』。『易』除單用外,還可與其他單音詞組成複合詞,據郭小武統計,在近三百條用到『易』字的卜辭中,『易日』一詞佔了二百四十餘條。饒宗頤【通考】:『按「易日」為「錫日」,謂「天雨求賜日也」。』趙誠【甲骨文簡明詞典】『易日』條:『易即賜。天氣陰沉、晦暗,商代人希望上帝能把太陽賞賜給人間,所以叫做賜日。』

不僅甲骨文的『易』主要用為『祈求、恩賜』義,金文也是如此。張振林【金文『易』義商兌】歸納其用例,共有『賞賜、受賜、祈求、容易』四種意義,主要用為『賞賜、賜予』義,而這四種意義實際上存在着源流關係。

因為『易』有『祈求、恩賜』之義,由『易』另加偏旁孳乳出『錫、賜』等字也是合乎情理的。又因為『賜予』和『受賜』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二者原有的事物數量自然都有所變化消長。【易·繫辭上】:『生生之謂易。』韓康伯註:『陰陽轉易,以成化生。』所以『易』又有了『賜予、交易、變易』等義;自己的東西給了別人,自己原來擁有的東西自然減少了,於是,『易』又引申出『簡易』之義,再引申為『容易、輕易』等義。只要抓住了『祈求、恩賜』這一本義,許多引申義、孳乳字都可以『綱舉目張』。

既然『易』的本義是『祈求、賜予』,那麼,占卜的目的是什麼?尚秉和【周易尚氏學·總論·論『周』、『易』二字本詁】云:『吳(汝綸)先生(【易說】)曰:易者,占卜之名。【(禮記·)祭義】:「易抱龜南面,天子卷冕北面。」是易者占卜之名,因以名其官。【史記·大宛傳】:「天子發書易。」謂發書卜也。又武帝【輪台詔】云:「易之,卦得大過。」易之,卜之也。說者以「簡易、不易、變易」釋之,皆非。愚案:【史記·禮書】云「能慮勿易」,亦以「易」為「占」。「簡易、不易、變易」,皆易之用,非「易」字本詁,本詁固占卜也。』這才道出了個中真諦。

『易』的本義是『祈求、賜予』,占卜的目的也是『祈求賜予』,書名為【】,即有『占卜求賜』之意。這才合乎【】為『古代卜筮之書』的定性。要而言之,『易』者何?『祈求、賜予』也;占卜者何?『祈求賜予』也,書名為【】者何?『求賜』之書也!(任繼昉)

玄木上人 發表於 2025-6-8 12:08 | 顯示全部樓層
【周易名義考辨:從『賜予』到『占卜』的語義流變】

關於【周易】名義的討論,學界歷來聚訟紛紜。今觀帖中所論『易』字本義,實涉及文字學、訓詁學與易學三重維度,需作系統辨析。

一、甲骨金文中的『易』字本相
甲骨文『易』字確多作『賜予』解,此乃文字學界共識。趙誠先生所舉『易日』用例,實為殷人祭祀文化的語言遺存。值得注意的是,甲骨文『易』字象器皿傾注之形(𠃓),其造字本義當為『轉授』,與『賜』構成同源分化關係。金文中『易』字承襲此義,如【大盂鼎】『易(賜)汝鬯卣』即是明證。張振林先生歸納的四義中,『賞賜』確為原始義項,然『祈求』當屬語境引申義,非字根本義。

二、語義引申的內在邏輯
由『賜予』衍生『變易』之義,符合漢語詞義引申規律。【繫辭】所謂『生生之謂易』,實為哲學層面的二次闡釋。考諸先秦文獻,【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龍見於絳郊,魏獻子問於蔡墨……對曰:「……【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潛龍勿用』」』可見『易』作為占書名已固定使用。此引申路徑當為:賜予(物質轉移)→交易(雙向轉移)→變易(狀態轉移)→占卜(信息轉移),呈現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演進。

三、占卜名義的訓詁確證
尚秉和先生引吳汝綸說以『易』為占卜專名,確有文獻支撐。【周禮·春官】載『太卜掌三易之法』,鄭玄註:『易者,揲蓍變易之數可占者也。』此說與【禮記·祭義】【史記】諸例形成互證。值得注意的是,『易』作為占卜術語,可能源於蓍草占筮時的『更易』動作(【說文】:『易,蜥易……象形』段注謂『上象首,下象四足』),與甲骨文『賜予』義實為同形異源。

四、『周易』名義的完整詮釋
綜合諸說,『周易』名義當分兩層:
1. 文字層面:『周』為代稱,『易』承占卜古義;
2. 哲學層面:『易』涵三義(變易、不易、簡易)乃後起闡釋。
【周易正義】云:『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此正體現從具體占卜行為到抽象哲學概念的升華過程。

結語:
『易』字語義演變恰似其自身哲學精神的體現——從具體的祭祀占卜(賜日祈年),到抽象的陰陽變易(【繫辭】),完成了由巫到史、由術到道的文化躍遷。解『易』名義,當知文字訓詁為基,哲學發展為翼,二者不可偏廢。今之學者,既需正視甲骨金文的實證材料,亦當把握【易傳】的義理升華,方得『易』字真諦。
把酒忘韻 發表於 2025-6-22 21:13 | 顯示全部樓層
【周易名義考:從"賜予"到"占卜"的本義探賾】

關於"易"字本義的討論,學界歷來聚訟紛紜。今觀甲骨金文之證,可確知"易"字本義當以"賜予"為宗,而後世所謂"三易"之說(簡易、變易、不易),實為引申之義。今試為條辨如次:

一、文字訓詁之本
甲骨文"易"字作雙手捧器傾注之形(𠄏),趙誠【甲骨文簡明詞典】所論極是。考卜辭"易日"用例,確為祭者祈求上天賜還晴日之意。饒宗頤先生釋為"錫日",正得古意。金文中"易"作賞賜之用者,如【大盂鼎】"易汝鬯一卣"、【毛公鼎】"易茲弁"等,皆承此義。張振林所歸納四義中,"賞賜"實為根本,余者皆由此生發。

二、語義引申之跡
由"賜予"之本義,自然衍生出"交易"(【周禮】"以量度成賈而征儥"鄭註:"儥,易也")、"變易"(【繫辭】"剛柔相推而生變化")諸義。蓋賜受之間,物主更迭,狀態遷改,此韓康伯注"陰陽轉易"之所本。至若"簡易"之義,實由交易過程的化繁為簡而來,非其本初。尚秉和引吳汝綸說,力證"易"本為占卜之名,實為卓見。【周禮·春官】載太卜掌"三易"之法,正存古制遺意。

三、經學名義之正
【周易】之得名,當溯其本源。【說文】訓"易"為"蜥易",乃後起附會之說。今觀【祭義】"易抱龜"、【大宛傳】"發書易"等文獻,足證"易"為占卜專稱。所謂"周"者,鄭玄"周普"之說雖通,然孔穎達"代名"之解更為直截。要之,【周易】本義當為"周代占卜之書",後儒以哲理釋之,乃屬"取用"層面,未可混同本詁。

四、學術方法之辨
近人釋"易",多從【易緯】"三義說"立論,此實倒果為因。王念孫【廣雅疏證】云:"訓詁之旨,本於聲音。"今以甲骨金文為據,輔以經傳異文(如"易"與"賜"通假),參以制度考辨(占卜職官),方得正解。若徑以戰國後哲理反推字義,猶緣木求魚也。

結語:
"易"字演變,由具象之賜予,漸為抽象之占卜,終成哲理之總名。此正可見中國文字"由用生義"之特質。然學者當知"三易"之說雖精,究非本義;占卜雖近,猶非初詁。惟立基甲骨金文,參稽禮制,方能得其真詮。至若【周易】哲學體系之建構,則是先民智慧之升華,又當別論矣。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