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33|回覆: 0

紀曉嵐家族傳奇:後代與張之洞家通婚者數十人(圖)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0-6-17 10: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617392269277331.jpg
* @  K" B) _( C1 }

! p# u+ ~% Q6 y& s1 |4 Y , j! c5 Z9 ]3 Y( ~7 `. k$ U
    北京紀曉嵐故居閱微草堂正廳。圖中畫像為紀曉嵐六世孫紀清遠創作的【紀文達公像】。凌雲攝 . \) S$ H7 D4 p' W4 ^
9 s. O- K0 [: X6 S  d: d
    文章摘自【環球人物】2010年第16期  作者: 朱珠
) Y, w8 _% T* A" s8 ]( o
- H+ t) K( ^1 n" @! L5 o, o    核心提示:民間傳說紀曉嵐與和|針鋒相對,顯示出浩然正氣,其實,紀曉嵐多年在官場摸爬滾打,一直以非常世故的態度,在幾派之間保持中立。他長期追隨乾隆,遊山玩水,吟詩作對,阿諛奉承之作甚多。從他的性格特點來看,根本不會與和|發生面對面的衝突。
5 w$ |& p5 W$ P* b* A* F
- D6 e! g0 U8 n2 O6 `' I
    北京市宣武區珠市口西大街路北,有個晉陽飯莊,專做山西菜。而2001年以前,飯莊卻位於隔壁一座兩進深的四合院之中,朱漆大門,門外紫藤葉茂,門裏海棠花開。那裏,據說是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的居所,曾經懸有『閱微草堂』的匾額。 % b# Y- ]' N: V- M$ t# c2 o
3 _& b$ N% i7 _& T6 {
    晉陽飯莊遷出後,四合院復原為古色古香的紀曉嵐故居。那塊匾額已換成當代書法家啟功手書的橫匾,上書『閱微草堂舊址』六字。紀曉嵐的很多故事和紀氏家族的傳奇,都與這裏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 ^0 r( ?4 S* L; R. @1 c  Z; T
: e) e2 h2 s6 F
    兒時就有『特異功能』
. Y: s6 w! N* Z" E' g2 C1 A4 w3 ?4 O
* c1 z& ~( e+ D' \0 w: Z9 H    紀曉嵐名紀昀,字曉嵐,清雍正二年(1724年)出生於河間府獻縣崔爾莊(今河北滄縣崔爾莊)。獻縣紀氏是望族,遠祖紀椒坡在明永樂二年(1404年)從江蘇遷來,300多年來繁衍出景城、崔爾莊兩大支脈。紀曉嵐出生時,崔爾莊紀氏有數百口之多,當地有首民謠:『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數了北京數崔爾莊。』紀曉嵐的曾祖父紀潤生,是刑部江蘇司郎中。父親紀容舒當過郎中、雲南姚安軍民府知府等官,寫過【唐韻考】、【玉台新詠考異】等著作,頗有聲望。 7 Z" {' I; G* K) m
3 t( |6 b$ [9 z6 E8 T4 Q- t
    民間傳說,紀曉嵐出生時,他祖父紀天申正在書房打盹兒,夢見一隻猴子鑽進屋子,跳上書架開始翻書,看完的書扔了一地,還要搶他手裏的書。紀天申一急,醒了,隨後丫環就來報喜說,少奶奶生了個孫少爺。而清代大學士朱為紀曉嵐寫的墓志銘中說,紀曉嵐出生前有一道火光閃入他出生的對雲樓。後來,人們認為他是『靈物化身』,他的名字『昀』就是日光的意思。據說紀曉嵐小時候,有『神童』之稱,還有『特異功能』,能在夜晚看見東西。直到成年後,還偶爾擁有這種『神目』。 # M' w, ?# A4 m/ ]5 Z8 x

9 u; g" {& |2 |3 L3 @$ B    雍正十二年(1734年),紀曉嵐隨父進京,被清皇家畫院一代宗師、著名畫家董邦達收為弟子。乾隆十二年(1747年),他參加鄉試,主考官就是當時大名鼎鼎的阿克敦和劉統勛。紀曉嵐的文章讓他們拍案稱絕,取為鄉試第一。7年後,紀曉嵐中進士,進翰林院,開始了官宦生涯。 ( @8 H+ Y' f" S3 R1 z
" U! J' w+ n( O, u- _7 j
    紀曉嵐的文才,深得乾隆皇帝賞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在大學士、軍機大臣劉統勛的大力舉薦下,紀曉嵐被任命為【四庫全書】館的總纂官,與陸錫熊、孫士毅一道,負責全書的編纂審核工作。【四庫全書】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叢書,幾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國歷史上的主要典籍。 / ]/ }* l, u4 b* _9 V' n& R% q

* J8 d5 x3 m9 h. K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庫全書】第一部告成。紀曉嵐激情難抑,奮筆疾書,寫成【欽定四庫全書告成恭進表】。全文辭藻瑰麗,文采飛揚。當時,陸錫熊也與他人合撰一文,請紀曉嵐潤色,但改來改去,紀曉嵐總不滿意,最終將自己所撰表文署上兩人的名字進呈皇帝。乾隆帝披閱後讚不絕口,認定『此表必系紀某所撰』,成為盛傳一時的佳話。 4 J& g2 ?0 b3 @! f0 f6 L- p' O. {

" q; Q. D9 j: x" ?) ]* x6 R' L  U    官場沉浮很世故
) d6 Z6 `/ K- ^0 S. K! s
3 ], {1 t% E2 s0 z8 O) y
    紀昀晚年備受恩寵,三任御史,三入禮部,兩次掌兵符,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他也執學術牛耳,清代文學家洪亮吉稱他『當代無人可並論』,是名副其實的一代文宗。但他晚年『無復著書之志,唯時作雜記,聊以消閒』,他的【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一心境的產物。魯迅曾評價紀曉嵐『總纂四庫全書,綰書局者十三年,一生精力,悉注於【四庫提要】及【目錄】中,故他撰着甚少。』魯迅說紀曉嵐其他著作不多,是因為他把畢生精力都用在了【四庫全書】上。其實,這也是紀曉嵐多年沉浮宦海,懼怕文字惹禍的無奈之舉。
) P3 S; j1 b+ p; v7 D
! Z3 w5 Y* X; [& h; L8 {5 X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紀曉嵐的兒女親家、兩淮鹽政盧見曾因貪污而將被查處。紀曉嵐得到消息,想通知盧家又怕引火燒身,最後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把一點食鹽和茶葉封在一個空信封裏,未寫一字星夜送往盧家。盧見曾苦苦思索,從中悟出紀曉嵐是在說『鹽案虧空查(茶)封』。但這點小把戲瞞不過負責查處此案的劉統勛,事情敗露後,紀曉嵐被發配新疆烏魯木齊。在新疆期間,紀曉嵐長子紀汝佶病亡,被乾隆召回京城不久,愛妾郭彩符也撒手人寰。紀曉嵐從中體會到了官場險惡、世態炎涼。 4 `# G% x$ `; ]; d  [0 B# @& d9 A. ^
5 W8 F4 f" b1 {, ~/ i& k0 B
    民間傳說紀曉嵐與和|針鋒相對,顯示出浩然正氣,其實,紀曉嵐多年在官場摸爬滾打,一直以非常世故的態度,在幾派之間保持中立。他長期追隨乾隆,遊山玩水,吟詩作對,阿諛奉承之作甚多。從他的性格特點來看,根本不會與和|發生面對面的衝突。乾隆晚期,紀曉嵐好友、御史曹錫寶欲彈劾和|,紀曉嵐雖為朋友擔心,但也僅以宋人【詠蟹】詩相贈:『水清詎免雙鰲黑,秋老難逃一背紅。』意思是說,現在彈劾和|,恐怕時機不夠成熟。但曹錫寶沒有聽從紀曉嵐的告誡,毅然上書彈劾。乾隆大怒,要將曹錫寶治罪,而紀曉嵐則在乾隆面前竭力表白,聲稱自己毫不知情。 6 F/ p' Z3 s5 L# I0 ^  r" E
% Z# O& o- V! J8 r3 f5 N
    紀曉嵐在朝房和大學士劉墉等一起值班時,曾自撰輓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這雖是遊戲之作,卻也是他一世為官的心境寫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