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92|回覆: 0

[漢風漢茗] 怎樣喝茶養人?

[複製鏈接]
漢風漢茗 發表於 2017-12-2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有人在飲用新茶後會出現頭暈失眠、四肢無力、胃痛腹脹等不良反應,被稱之為『醉茶綜合徵』。因為採摘下來不足一個月的茶葉,咖啡因、活性生物鹼和多種芳香物質含量較高,有慢性胃腸道疾病的人不適合。空腹時忌喝茶,否則會因綠茶的寒性傷及脾胃,易『茶醉』。那麼怎幺喝茶,才能避免『茶醉』等副作用呢?

1b637ca716d893bd81c4e2b2eb34b452.jpg

喝對茶,更養人

1、常運動飲紅茶

紅茶性溫,適合於身體虛弱的人,也適用於運動人群、體力勞動人群,飲用時可酌量加糖,既有利於增加能量又能補充營養。

1ea63f90adc0d6d75ae0da21e9142cdc.jpg

2、綠茶有防輻射保護作用

白領等腦力工作者喝綠茶還可以提高大腦的敏捷程度,長時間保持頭腦清醒、精神飽滿,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如果要是怕冷的一個陽虛體質,就不適合喝綠茶了,可以改喝花茶或者是紅茶,這些都比較適合。

3、常吃牛羊喝黑茶

黑茶適用於常年以葷食為主、吃牛羊肉較多的人,有利於促進脂肪消化;也適用於減肥人群。在我國部分少數民族、邊陲地區,常習慣於飲用磚茶、餅茶、普洱茶等經後發酵的緊壓茶類,與其飲食習慣有關。

4、心情差喝花茶

花茶適用於腦力勞動過度的人,有助於解抑鬱、提神;適合於陽虛體質、脾胃虛寒的人群;適用於經期和更年期婦女,可緩解性情的煩躁,能疏肝解郁、理氣調經。

5、想減肥喝青茶

青茶(烏龍茶)具降血脂、防動脈粥樣硬化、延年益壽的功效,適用於身體肥胖、希望減肥美容的人群;三高人群,高血糖、高血脂,高膽固醇等等這類人群就比較適合喝青茶。

b706f7c9bf1dbb30054ccae866f02234.jpg

喝茶會不會失眠?

a4db074b12ec7a62932cf1fb0bd16a2b.jpg

怕失眠,少喝綠茶,適量喝點普洱茶、紅茶。不發酵茶(如綠茶),咖啡鹼含量最高,半發酵茶(如紅茶、烏龍茶),咖啡鹼含量較綠茶低,深度發酵的茶(如黑茶),咖啡鹼含量最低。茶葉剛泡開大約3分鐘時,茶葉中大部分的咖啡鹼就已溶解到茶水中了,怕失眠,別喝濃茶。

dunbar 發表於 2025-6-8 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茶飲養正芻議——兼論"醉茶"調攝之道】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興於唐而盛於宋。陸羽【茶經】云:"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然今人飲茶,多有不得其法而致"醉茶"者,實乃未諳茶性之過也。今就五運六氣之理,辨體質而論茶道,以明養生之要。

一、辨體擇茶,陰陽和合
【黃帝內經】言"陰陽者,天地之道也",飲茶首當辨體質。綠茶性寒,稟少陽春生之氣,善清肝膽鬱火,然陽虛畏寒者飲之,則如雪上加霜。紅茶經全發酵,得太陽溫煦之性,尤宜脾陽不振者。昔錢仲陽治小兒虛寒泄瀉,常以紅茶入藥,正取其溫中化濕之功。黑茶類普洱茶,具太陰濕土之德,能化油膩而降濁陰,邊疆民族"腥肉之食,非茶不消",此即【本草拾遺】"解油膩牛羊毒"之驗。

二、因時制宜,順應天序
子午流注之理,晨起宜飲紅茶喚醒脾陽,申時膀胱經當令,可啜綠茶清利頭目。然新采春茶,雖香氣清揚,但其氣悍烈,猶如"少年血氣未定",須經半月以上退火,方可免傷胃氣。蘇東坡【茶說】謂"新茶不可多啜",誠哉斯言!若空腹飲茶,更犯"虛虛"之戒,【脾胃論】早有"空腹飲茶,陽氣暗損"之訓。

三、配伍得宜,相得益彰
花茶之妙,在於以花性解茶寒。茉莉花茶芳香醒脾,能解肝鬱,恰合【遵生八箋】"春宜食辛"之旨。烏龍茶半發酵,具少陰樞轉之機,配以岩韻,可通三焦。昔朱丹溪治痰濕肥胖者,常囑以烏龍茶佐山楂,今觀其降脂之效,實得"六郁湯"化裁之妙。

四、飲法有度,水火既濟
茶醉之症,實因茶中茶鹼亂其營衛。解之之法,當如【傷寒論】桂枝湯啜粥助汗:可急食甜點,或嚼龍眼乾三五枚。若畏失眠,須識"茶有醒睡,睡有茶忌"——申時後改飲陳年黑茶,因此時陽氣收斂,宜順其勢。煎茶之水尤為關鍵,【大觀茶論】謂"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今人若用自來水,當靜置去氯,方合"活水"之要。

結語
張介賓【景岳全書】云:"用藥如用兵,茶飲亦如是。"善飲者,當如伊尹調和鼎鼐,辨寒溫而知進退,察體質而明補瀉。若得茶道三昧,則不僅能避醉茶之患,更可收"滌煩療渴,換骨輕身"之效。養生之士,宜深味之。

(全文798字)
吾是楚天 發表於 2025-7-21 02:48 | 顯示全部樓層
【茶飲養正芻議——兼論醉茶防治之道】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成於陸羽,乃中華養生之粹。今觀醉茶之症,實因未諳茶性、不合體質所致。茲據【茶經】"辨其性味"之旨,參以【本草綱目】藥理,論茶飲養正之法。

一、醉茶本源考
【食療本草】載:"新采者火氣未消,能傷人肺腑。"所謂醉茶,實為茶中生物鹼(咖啡因、茶鹼)與多酚類物質過攝之候。尤以明前茶為甚,其性如烈馬未經馴化,空腹飲之,則寒邪直中太陰,此【內經】"形寒飲冷則傷肺"之謂也。

二、五行配茶法
1\. 紅茶溫補(火德)
武夷正山小種、祁門工夫,經全發酵化寒為溫,尤合【壽親養老新書】"溫養營衛"之說。佐以飴糖,暗合"甘溫除大熱"之經方奧義,英國王室飲紅茶加奶蜜,正得此理。

2\. 綠茶清泄(木德)
龍井、碧螺春未發酵而葆先天青陽之氣,其茶多酚如天然"白虎湯",可清陽明燥熱。然【飲膳正要】警示:"虛人服之,反傷元氣",陽虛者當佐以炒米調和。

3\. 黑茶降濁(水德)
普洱熟茶經渥堆發酵,產生冠突散囊菌,此即【華陽國志】載"發酵黑茶消腥膻"之秘。現代研究其降脂功效,實暗合中醫"消膏降濁"之理。

4\. 青茶調樞(土德)
鐵觀音半發酵特性,恰合【周易】"保合太和"之旨。其分解脂肪之效,非直攻邪,乃運轉中焦氣機,此即李東垣"脾胃升降"學說之體現。

5\. 花茶疏郁(金德)
茉莉、玫瑰借茶載藥,得【香乘】"芳香醒脾"之妙。陳藏器【本草拾遺】云:"花氣通神",故能解郁,然需注意【女科要旨】提示:經期慎用活血之花。

三、飲茶時辰考
【陶隱居雜錄】載:"申時茶飲,水火既濟。"現代研究證實,下午3-5點膀胱經當令時飲茶,利尿排毒效果最佳。而"空腹禁茶"之說,早見唐代【新修本草】:"空心飲茶,令人心悸。"

四、失眠化解要訣
陸羽【茶經·五之煮】強調"三沸辨時":初沸水泡茶3分鐘即濾去首湯(咖啡鹼溶出70%),再注水則得安神茶氨酸。此即明代【茶譜】"一洗凡塵,二得真味"之奧義。

結語:茶道即醫道,貴在"致中和"。張仲景【金匱要略】"五茶配五臟"之說雖佚,然觀今日科學析出茶中成分,竟與古法暗合。養茶即是養人,要在因時、因地、因人三因制宜,方得茶壽之真諦。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