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90|回覆: 1

[成語典故] 不得要領

[複製鏈接]
是飛 發表於 2016-10-5 07: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不得要領】相關人物

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

【不得要領】涵義

要:古“腰”字;領:衣領。要領:比喻關鍵。抓不住要領或關鍵。

【不得要領】出處

【史記·張騫傳】:“騫不得其要領。”

【不得要領】辨析

【不得要領】讀音:bù dé yào lǐng

【不得要領】近義詞:茫無頭緒、霧裡看花、不知所為

【不得要領】反義詞:一目了然、了如指掌、提綱挈領

【不得要領】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

【不得要領】造句

1、關於這次爭論,雖收視反聽,也還是不得要領

2、寫文章應該簡潔明了,不要床上安床,使人不得要領

3、他教了她三天,她還是不得要領

4、他東拉西扯地說了半天,大家聽了還是不得要領

5、有些領導人的講話連篇累牘,卻不得要領

6、說話寫文章應力求簡明扼要,切忌疊床架屋,使人不得要領

7、我左思右想,不得要領,急得抓耳撓腮。

8、生活二字二幾十年來回味得我大小腦抽搐,脊髓痙攣。始終不得要領

9、他用寫仿用的元書紙一頁一頁地臨摹着,獨自品味着那些許成功的喜悅,也吞咽着不得要領的澀果。

10、他搜集了所有能夠找到的道書丹冊,埋首其中數年時間,但苦於無人指點,腦海中的現代思維也影響了他對經書的理解,因此始終不得要領

【不得要領】成語典故:

西漢後元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41年),漢景帝劉啟死了以後,第二年春天,皇太子劉徹當了皇帝,這就是少年英俊、雄才大略的漢武帝。

漢武帝初即位的時候,從北方匈奴投降過來的人都說,匈奴打敗了月氏。

匈奴部落住在中國北方廣袤的蒙古草原上,漢武帝時,中國北方屢遭他們的欺凌和侵擾。經過幾年的擴張混戰,匈奴擊敗了許多游牧部落,占有了他們的家園。當時在河西走廊——敦煌一帶,曾經居住着一個強大的部落,叫做月氏。後來,匈奴人用武力征服了這個國家,殘酷地殺害了月氏國王,拿月氏王的頭顱骨做成大酒杯;月氏人被趕跑,對匈奴懷着強烈的仇恨。月氏人想攻打匈奴報仇,但得不到別國的援助,周圍其他的部落都不敢與匈奴為敵,所以他們無法爭取到任何同盟;即使遠在中亞地區的游牧民族也無意收留他們。所以月氏人只能向更遠的西方遷徙。

漢武帝得到這個消息後,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想派人前去聯絡月氏,以便夾擊匈奴。

當時,要把結盟的書信送往月氏,意味着3000多公里的漫漫旅途,沿途有重山阻隔,沒有嚮導知道路該怎樣走。更危險的是,要到月氏,就要穿越匈奴人控制的領地,那裡有駕馭着駿馬的敵人圍追堵截。而且在當時,根本沒有人知道月氏部落到底遷到了哪裡。漢武帝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決定下一道招賢榜,募天下的仁人志士出使西域去聯絡月氏人。

招賢榜一貼出,應徵者寥寥無幾。不過,擔任郎官不久的張騫看到招賢榜後,主動向漢武帝請纓,表示願意與聯繫月氏國。

公元前138年,張騫帶着100名隨從出發了,同行的還有一個跟了張騫多年的蠻族奴隸,名叫甘父。當接近匈奴領土時,張騫一行沒有膽怯,他們直接向匈奴的防線進發,希望能用最短的時間穿過匈奴的土地。

不幸的是,張騫一行經過匈奴的時候,被匈奴人抓住,全都做了俘虜,押送到單于那裡。單于把張騫扣留下來,並且對他說:“月氏在我們的西北,你們漢人怎麼能出使到那裡去?如果我們要出使到越國去,你們能讓我們去嗎?”

這一扣便是十一年。張騫在匈奴娶了一位妻子,生了兒女。張騫等人雖然身在匈奴,但一直沒有忘記漢武帝交給的任務。後來,匈奴人終於放鬆了警惕,他找准機會,和幾個隨從一起逃脫了。

張騫和甘父逃出後,歷經艱險,經過幾十天的奔波,進入大宛國境地。

大宛國早就聽說西漢王朝地大物博,繁榮昌盛,想和漢王朝建立聯繫。看到張騫到來,真是喜出望外,就以優禮相待,問他打算到哪裡去。張騫回答說:“我奉漢朝之命出使去月氏,被匈奴人封鎖了交通,如今從匈奴逃到這裡。希望大王能派人給我帶路,送我到月氏去。如果能到那裡,將來回到漢朝,漢朝將贈送給你們無數財物。”大宛的國王聽從了張騫的話。休息了幾天以後,大宛國王為他派出嚮導和翻譯,派人護送他們到康居(約在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再由康居到大月氏。

原來,月氏遭到匈奴人的攻擊,國王被殺,大部分人西遷到了這裡,稱為大月氏。國人已立被殺國王的太子為國王,新王帶領自己的人馬往西進攻大夏,占領了大夏國而定居了下來。那裡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沒有外來的侵略,他們只想太平無事,快樂逍遙,自己又認為離漢朝很遠,根本沒有向匈奴報仇的心意了。

等張騫來了以後,和他們談起夾擊匈奴的事,他們竟不大感興趣,外交商談也不得要領,始終不能得到月氏對與漢共擊匈奴之事的明確態度。無奈之下,張騫他們起程回國了。在經過匈奴的土地時,張騫再次被扣留,一年後,趕上匈奴國內大亂,他和妻子在甘父的幫助下回到了故鄉。再次拜見漢武帝時,距張騫奉命出行已經過去了12年。

張騫的這次西行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但是終於打開了西行的途徑,使處在匈奴鐵蹄下的西域各國都知道了強大的漢朝並沒有忘記他們,這對於當時和以後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不得要領】成語接龍:

不得要領→領異標新→新益求新→新愁舊恨→恨海難填→填坑滿谷→谷馬礪兵→兵聞拙速→速戰速決→決命爭首→首善之區→區區此心→心口不一→一飢兩飽→飽食暖衣→衣冠禽獸→獸聚鳥散→散言碎語→語近詞冗→冗詞贅句→句比字櫛→櫛風釃雨→雨愁煙恨→恨之入骨→骨寒毛豎→豎子成名→名存實亡→亡可奈何→何所不為→為虎添翼→翼翼飛鸞→鸞吟鳳唱→唱籌量沙→沙鷗翔集→集苑集枯→枯木逢春→春風雨露→露面拋頭→頭足異所→所向披靡→靡然鄉風→風行電擊→擊其不意→意往神馳→馳聲走譽→譽滿天下→下氣怡色→色授魂與→與民同樂→樂行憂違→違世絕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鐵咀金→金針見血→血風肉雨→雨沐風餐→餐風露宿→宿水飡風→風流冤孽→孽障種子→子夏懸鶉→鶉居鷇飲→飲水辨源→源源本本→本鄉本土→土穰細流→流水桃花→花貎蓬心→心曠神怡→怡情理性→性急口快→快人快語→語近指遠→遠年近歲→歲月如流→流溺忘反→反治其身→身強力壯→壯士解腕

~幽魂~ 發表於 2025-4-28 07:3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不得要領"之文化意蘊與歷史啟示】

"不得要領"作為漢語經典成語,其文化內涵遠超出字面意義。考其源流,【史記·大宛列傳】載張騫出使西域"不得其要領"的記載,實為華夏文明對外交往的重要歷史節點。本文將從文字學、歷史學、語言學三重維度解析此成語的深層意蘊。

從文字學觀之,"要"通"腰","領"為衣領,二者皆為服飾關鍵部位。許慎【說文解字】釋"要"為"身中也",段玉裁注"凡物之樞組皆曰要";"領"字從頁令聲,【釋名】謂"領,頸也,以壅頸也"。這種以身體部位喻指事物關鍵的思維方式,正是漢字"近取諸身"造字智慧的體現。成語通過服飾意象構建認知框架,形成獨特的文化隱喻系統。

就歷史語境而言,張騫"不得要領"的困境具有雙重象徵:既是外交使節未能掌握談判核心的實況記錄,更折射出漢帝國開拓西域的認知局限。班固【漢書·張騫傳】詳述其"鑿空"之功,然初使月氏時確實面臨"匈奴隔其道"的地理障礙與"蠻夷俗貪漢財物"的文化隔閡。太史公以"不得要領"四字凝練概括這種文明碰撞中的溝通困境,堪稱史筆如椽。

在語言學層面,該成語的能產性值得關注。其動賓結構衍生出豐富用法:作謂語時強調行為結果(例1、3),作定語時修飾認知狀態(例2、6),作狀語時描述行為方式(例4、5)。王引之【經傳釋詞】指出此類結構"實字虛用"的特性,使抽象概念獲得具象表達。近義詞"茫無頭緒"側重認知混亂,"霧裡看花"強調模糊不清,而"不得要領"特指關鍵要素的缺失,三者構成微妙的語義譜系。

當代社會信息爆炸,"不得要領"現象更顯普遍。從學術研究到日常溝通,人們常陷入"資料豐而要點寡"的困境。張騫故事啟示我們:突破認知瓶頸需要如他"持漢節不失"的執着,更需建立有效的知識篩選機制。蘇軾【日喻】云"道可致而不可求",或許"得其要領"的關鍵,正在於持續探索的實踐智慧。

(全文798字)
田冉昌 發表於 2025-5-15 07: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不得要領"之典與張騫西域鑿空之義】

(一)詞源考辨
"不得要領"典出太史公【史記·大宛列傳】,其文曰:"騫不得其要領",此六字實蘊三重深意。考"要"字本義,【說文】釋為"身中也",段玉裁注"今人俗呼腰";"領"者,【釋名】謂"頸也,以壅頸也"。二字合稱,初指衣冠束帶之關鍵,後引申為事理樞機。張騫出使月氏十年,"不得要領"非言其智短,實狀當時西域諸國"各分散居溪谷"之政局,猶今人持衣而無紐扣可系。

(二)歷史語境
建元三年(前138年),張騫持漢節西行,所求者乃月氏共擊匈奴之盟約。然月氏已徙媯水北岸,"既臣大夏而居",安於新土。太史公筆法精微,"不得要領"四字道盡外交困境:地理阻隔使信息滯後,文化差異致意圖錯位,恰似【鬼谷子·反應篇】所謂"不見其類而說之者見逆"。張騫雖未達軍事合縱之目的,卻"鑿空"西域,開【漢書·西域傳】所謂"斷匈奴右臂"之局,此乃失小要領而得大樞機也。

(三)文脈流變
此語自【史記】出,歷代注家各有闡發。裴駰【集解】引蘇林曰:"要,衣要也;領,衣領也。持衣者雖執要領,而不必中其度。"司馬貞【索隱】更謂:"要領,要契也。"至清儒王念孫【讀書雜誌】,則辨其由具體服飾喻指抽象事理之轉義過程。今觀敦煌懸泉漢簡"使者張騫"殘文,猶可印證當時外交文書之"要領"所在。

(四)當代啟示
張騫故事啟示三重智慧:其一,認知局限如衣蔽目,需如【易·繫辭】"仰觀俯察";其二,失其小要或可得其大領,此老子"大直若屈"之道;其三,信息辨析當效【韓非子·八經】"參言以知其要"。今人讀史至此,當思太史公"究天人之際"的深意——張騫雖未得月氏之要領,卻為華夏文明拓出萬里絲路,恰似【文心雕龍】所言"沿波討源,雖幽必顯"。

(結語)
"不得要領"之典,表面狀外交挫折,實則揭示認知論深層命題。張騫持漢節丈量出的,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西域,更是文明互鑒的精神通道。讀此成語,當知其字面背後,藏着中華民族開拓進取的文化基因。
破魔狂魈 發表於 2025-5-24 05: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不得要領"之文化意蘊與歷史鏡鑒】

【詞源考辨】
"不得要領"典出【史記·大宛列傳】,太史公述張騫初使西域"不能得月氏要領",此"要領"二字實為衣制隱喻。【禮記·深衣】鄭玄註:"要謂裳際,領謂衣端",二者乃衣裳提挈之樞機。司馬遷以衣喻事,生動揭示張騫未能掌握月氏抗匈之核心意圖,其修辭之精妙,足見漢人"近取諸身"的思維智慧。

【歷史語境】
張騫鑿空西域之事,恰成此語最佳註腳。建元三年(前138年),武帝欲聯月氏共擊匈奴,然月氏西遷至媯水(今阿姆河)後"志安樂,又自以遠漢",早失復仇之志。張騫羈留匈奴十三載方抵大夏,卻見月氏"殊無報胡之心",此即"不得要領"之歷史實相。班固【漢書·西域傳】稱"騫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具為天子言其地形所有",雖未達政治目的,卻開創"廣地萬里,重九譯"的地理認知,恰證"不得要領"未必無得。

【文化衍義】
此語歷經兩千年淬鍊,由具體外交情境升華為普遍認知困境的表述:
1. 認知層面:如陸九淵【象山語錄】"理會不得處,即聖賢猶有不得要領之時",揭示認知的局限性
2. 表達層面:劉勰【文心雕龍·議對】批評"文浮於理,末勝其本"的論述,正合今語"疊床架屋使人不得要領"
3. 實踐層面:王陽明【傳習錄】強調"在事上磨鍊"方能得學問要領,反襯不得要領之困

【當代啟示】
1. 信息過載時代的認知焦慮:今人面對海量信息時的"茫無頭緒",實為古典認知困境的現代投射。蘇軾【日喻】言"道可致而不可求",提示主動實踐比被動接收更易把握要領。
2. 跨文化交際的鑰匙:張騫之失警示我們,核心訴求的把握需超越表象。如費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之說,實為跨文明對話之要領。
3. 學術研究的方劑:乾嘉學派"必尋其枝葉,究其所窮"的考據方法,恰是治療"不得要領"的良方。

【結語】
"不得要領"四字,既承載着張騫"持漢節不失"的堅韌精神,又凝結着中華文化對認知本質的思考。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更當效法顧炎武"采銅於山"的治學態度,於紛繁表象中把握關鍵,方不負此語穿越千年的智慧啟示。
韓竺蟲 發表於 2025-5-29 20:0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不得要領"之典與張騫西域鑿空之義】

【考釋】
"不得要領"一典,實為漢語中極具畫面感的譬喻。【說文】釋"要"為"身中也",即古"腰"字;"領"者,【釋名】謂"衣之端首",二者皆為提挈衣袍之關鍵。司馬遷以"騫不得其要領"六字載於【史記·大宛列傳】,既狀張騫初使西域未獲月氏結盟之實,亦暗喻外交活動中把握核心之難。

【史鏡】
張騫建元二年(前139年)持節出隴西,途中為匈奴所執,"留騫十餘歲"。其首次西行雖未達成聯合月氏共擊匈奴的戰略目標,然"鑿空"之舉已具三重深意:
一曰 地理認知之突破。張騫親歷大宛、大月氏、大夏諸國,證實"西域三十六國"非虛妄傳說,【漢書·西域傳】稱其"具言西域地形",使漢廷知"匈奴右臂"可斷。
二曰 外交範式之開創。雖"不得其要領",然首創以節杖為憑的邦交儀軌,班固贊其"致遠虛之謀",為後世絲綢之路奠定製度基礎。
三曰 文化符號之生成。張騫"持漢節不失"的堅韌,恰與"不得要領"的挫折形成張力,終成就"博望侯"的傳奇。

【語用辨微】
觀此成語流變,可見古人思維之妙:
空間轉喻:以衣袍提挈之難,喻事務關鍵把握之失,較之"茫無頭緒"更顯具象。
評價嬗變:原為史家客觀陳述,今多含貶義,然張騫故事恰證明"不得要領"未必是終點。王先謙【漢書補註】即指出:"不得要領者,謂未能得其意向所在耳",非全盤否定。

【今鑒】
張騫之例尤值得當代深思:
1. 戰略耐心:首使西域十三年無功,二次出使即促成烏孫與漢和親,可見"不得要領"或是積累之始。
2. 信息價值:即便未達原定目標,其帶回的苜蓿、葡萄等物產信息,恰如顏師古注所謂"空,孔也,猶言始鑿其孔穴",此即"無用之用"。

【結語】
【文心雕龍】云"事得其要,雖小成績",然張騫故事啟示:不得其要時,亦當如【周易】所言"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成語背後,實蘊藏着中華文明對挫折的辯證智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