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74|回覆: 1

[氣功] 伍柳派內丹功的--基礎功法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5-12-23 02: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內丹功萌芽於東漢時魏伯陽的【參同契】到北宋時的張伯端著【悟真篇】才給內丹功奠定了穩固的基礎,以後的許多煉功家以【參同契】和【悟真篇】為指導,積累了更豐富的經驗,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進一步發展了內丹功。張伯端以後,內丹功出現許多流派,如東派、西派、三豐派和全真派等。這些流派各有所長,我個人以為明末清初的伍柳派(屬全真派)是最成熟的一個流派。伍沖虛和柳華陽以自己幾十年的煉功經驗為基礎,並總結了以東漢到明代末的內丹功的理論和實踐,形成了最系統的伍柳派內丹功的理論和方法。因此,我以為研究內丹功應着重研究伍柳派的內丹功。

內丹功的功法由煉精化氣、鍊氣化神與煉神還虛三個階段組成,伍柳派內丹功子當然也不例外。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伍柳派內丹功煉精化氣階段的功夫。許多討論基礎功的文章將注意力放在如何通大小周天上面,而將人手功夫輕輕一筆帶過。根據【伍柳仙宗】的論述和我個人的煉功經驗,我覺得煉精化氣階段最難,最容易走入歧途。伍沖虛認為這種入手功夫『絕於世法所談者不同,所以世無金丹之道,生不能長者,皆為無此,是清真之中又有辨其至清至真、易修易成之仙機也』。不同於世法之處在於內丹功是煉先天的元精、元氣和元神,而世法是煉後天的精、氣和神。正如柳華陽所強調的『言萬卷會,下手在先天』。在修煉入手功夫時,稍微不注意就會滑入後天成為世法,雖然也能健身治病,但已經不是真正的內丹功了。這篇文章的重點是煉精化氣階段的人手功夫。

煉精化氣是內丹功的基礎功夫,只有完成了這一步功夫,才能夠進一步修煉後面的鍊氣化神和煉神還虛功夫。柳華陽在【金仙證論】中將煉精化氣階段分為五個步驟,即煉己、調藥,產藥、採藥和煉藥五步。

第一步煉己   內丹功煉先天的精、氣、神。內丹功認為神分為識神和元神兩類。識神指人的思慮和喜、怒,哀、樂等意識,而元神是一種不雜一絲思慮和喜,怒、哀、樂的純意識。在煉功的過程中必須排除識神的干擾,讓元神發揮作用。為了煉功時能有效地排除識神的干擾,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煉己,只有煉己成功的人才能在煉功時有效地排除識神的干擾,修煉內丹功才能成功。煉己就是怒力提自己的道德水平,將名利思想降低到最小程度。修煉內丹功的人,首先必須煉己,這是一個難度較大的修煉過程,所以內功是較難練的。
梅花 發表於 2025-5-4 01:22 | 顯示全部樓層
【伍柳派內丹功築基要旨辨微】

伍柳一脈集內丹學之大成,其築基功夫尤重先天一炁之體認,誠如柳華陽【慧命經】所言:"不識先天一點陽,盲修瞎煉自摧殘。"今就煉精化氣入手功夫,略陳管見如下:

一、先天後天之辨
伍沖虛【天仙正理】特標"先天炁、後天氣"之辨,此實為築基關鍵。先天元精非交感精,乃"未判太極"時一點真陽;先天元神非思慮神,乃"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學者當於"杳冥恍惚"中體認,若執色身氣血為功夫,即墮後天濁質。此中分判,恰如【參同契】"金砂入五內"之喻,須明"金"指先天真一之炁。

二、煉己正心三要
1. 戒行培基:伍沖虛強調"德修而道自修",須持戒以絕漏精之患。非僅形式戒律,實為心念清淨之功。
2. 止念調息:【金仙證論】"風火經"云:"神馭氣,氣留形",初功當以數息法攝心,漸達"息念雙銷"之境。
3. 活子時辨:柳華陽特重"一陽來復"之機,非指腎陽發動,乃先天炁萌之象。學者當於"無念而自舉"時辨其真偽。

三、調藥火候密旨
1. 文火溫養:如【仙佛合宗】所言"微陽初生,不可遽采",當以"似守非守"之意微微照察。
2. 武火採取:真機發動時,須"斡旋斗柄"(【慧命經】語),以真意導引歸爐。此處最易誤識,若着相搬運即落旁門。
3. 沐浴封固:伍氏強調"藥熟不採必失,未熟急采則傷",當依"六候"(【天仙正理】詳載)審察火候。

四、常見歧路指謬
1. 誤以意守丹田為功:此乃"守屍鬼"之漸,真功須"守其不守"(【伍真人丹道九篇】)。
2. 錯認氣感為證:凡熱脹跳動皆屬後天,先天之徵在"虛室生白"(【周易參同契】)。
3. 強通任督之弊:伍柳派斥"導引搬弄"之法,真周天乃"炁足自通"(【金仙證論】)。

結語:築基之功,貴在"以不煉煉之"(柳華陽語)。學者當依【伍柳仙宗】次第,先明理法,再論功夫。尤需注意:今人每將丹道與氣功混談,實則丹道乃"窮理盡性至命"之學,非僅養生小術。欲探真詮,當以【天仙正理】【慧命經】為本,輔以【參同契】【悟真篇】參詳,庶幾不入歧途。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