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V$ j2 O; N
# h# w) a5 K2 l& @8 o+ C6 Y( @ 晚清著名紀實小說【老殘遊記】中,寫了兩個山東官僚――毓賢(即玉賢)和剛毅(即剛弼)。這兩個傢伙都以『清官』自居,但在殘害百姓上卻心狠手辣,作惡多端,窮凶極惡,令人髮指,是兩個典型的酷吏。【老殘遊記】中所寫,只是毓賢和剛毅的部分史實。此外,他倆還有許多壞事、醜事、荒唐事,散見於一些野史筆記之中,鮮為人知。在此擷取數例,略做介紹,以補【老殘遊記】所未道,亦可看看這兩個酷吏的另面人生。6 L$ b1 Y& Q6 p) g9 y
0 s9 }! \5 Y& p. Q2 q
毓賢『仇洋』遭殺身之禍 : k. B7 m- t4 `4 C+ n5 N9 X/ X
. E3 I) D q5 P; h& n7 U3 e: y
在【老殘遊記】中,時任曹州知府的玉賢(即毓賢)兇殘毒辣,不擇手段地陷害良民,『賽過活閻王』。他在任不到一年,就用『站籠』站死了兩千多人,其中『大約十分中九分半是良民』。他還恬不知恥地到處宣傳他是『清官』、『好官』,為自己的『政績』廣造輿論……
+ ~" D8 b) B1 _) S* {& V( E! s* g# E9 o( E$ P' Y) O
就是這樣一個酷吏,在提升為山東巡撫後不久,又調任為山西巡撫。1900年八國聯軍攻占北京時,正在山西巡撫任上的毓賢又推行極端的『仇洋政策』。 & f5 i" \4 Z( Q+ n; V- ^
, K. `; e2 u/ \+ E
當時,義和團見了洋人就殺。對追隨洋人的人,身穿洋服和家無灶神的人,以至攜帶火柴(洋火)的人,見了也要殺掉。當這股殺洋人的風氣刮到太原後,眾教士便驚慌失措地請求毓賢保護。毓賢滿口答應盡保護之責,並讓他們住進撫署。不幾天,撫署中就聚集了尋求保護的男女三十多人。他們以為這下可有了靠山。不料一天夜半,大兵忽然擁進撫署,將這些避難的洋人全部殺掉。原來是毓賢故意將他們騙進撫署,一網打盡。 $ e) X" R+ m* D- J% q: i
$ C7 {; U5 X; E3 Y
清政府跟八國聯軍議和後,凡仇洋者都受到追究,而毓賢則被列為『仇洋者之首』。在一德國人的強烈要求下,清廷委任李廷蛟代理山西巡撫,同這名監斬的德國人一起到太原處死毓賢。毓賢被殺後,他的首級被放在白洋瓷盆中,端到監斬的德國人面前檢驗。德國人將其拍照下來,將照片帶回了北京。
0 I2 V6 G) q9 z" I, F0 |' [
9 z- _; o# {5 Z) f1 n. l, Q 剛毅不學無術留千古笑柄 6 @0 s" { q5 E+ t( ~ {, X% X
/ |% V C4 s4 N2 m* c: k C; ? 【老殘遊記】中剛弼(即剛毅)為齊河知縣。他一向以『清廉』自命,自以為『清廉得格登登的』,卻主觀武斷,剛愎自用,草菅人命。尤其在到齊河縣會審一樁毒死 13口人的命案時,他既不認真研究案情,又不深入查訪了解,單憑自己的主觀臆測,就認定無辜的魏謙父女是殺人兇手,嚴刑拷打,刑訊逼供。在他的淫威下,許多無辜的百姓都遭了殃…… 5 `5 d; y( R$ I% [
* m' Q% t7 `7 J' g3 {, g) T$ x+ o 剛毅虐民的醜行,非但沒受到應得的懲罰,而且也跟毓賢一樣,得到腐朽的清王朝的重用,當上了刑部尚書,進了軍機處。但他胸無點墨,不學無術,偏偏又好賣弄自己,因而鬧出不少笑話。當推薦人才時,他竟說『該人和黃天霸的水平相當』;跟屬下談話時,他常把民不聊生的『聊』字念成『邪』,把禹稱作『王』,把皋陶的『皋』字讀成『臬』,說什麼皋陶為『舜王爺駕前刑部尚書臬大人臬陶』。他的拙劣表演,被人們傳為笑談。 * ?0 G p' K1 e2 J' M) d T
+ u" |0 B3 ?6 [6 y( C 剛毅在刑部辦公時,提牢廳每報來囚犯瘐斃的公文,他總要提筆將『瘐』字改為『瘦』字,而且申斥眾司員不識字,弄得下屬啼笑皆非。 - Z: Z+ b: H9 I' M
5 } d- u7 L1 V" _ `( p6 Y/ H 像毓賢、剛毅這樣低能而又專橫的酷吏,儘管已經死去多年,但他們的陰魂卻並未散去。只要留心一下現實中的官場,不是仍能看到他們的影子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