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51|回复: 0

糊涂皇帝的爱情见证(图)

[复制链接]
买椟还珠 发表于 2010-6-7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020100607399646411415.jpg
* o6 z. a1 j! e- j
1 y5 d: A# E2 t9 x+ l" _: n) G
    明宪宗成化皇帝,名朱见深,正统十二年(1447)十一月初二日生。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贵妃周氏。 $ P5 ]& w' M5 o9 c2 k
$ J( H2 u0 D: M4 s  D" q/ V
    成化皇帝是位一直长不大的糊涂皇帝,他的命运曾几度起伏。他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最初名朱见浚。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英宗被俘,皇太后命立他为皇太子,同时立英宗弟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朱见浚的叔叔代宗废其皇太子,改封沂王。天顺元年(1457)正月,代宗病重,武清侯石亨等发动夺门政变,拥英宗复位,朱见浚又重新立为皇太子,并改名见深。代宗被废为(成加右耳旁)王,迁居西内,不久去世。8年后英宗去世,太子朱见深即皇帝位,次年改年号成化。
( @; |0 i( Q: g: ~# F! M1 c5 L  a3 S$ R* J6 W: B
    成化皇帝在位共23年。宪宗即位之初,恢复了(成加右耳旁)王朱祁钰的帝号,上谥号为景帝,平反了于谦冤案,让大量被贬逐的正直大臣复职,朝政颇有振兴的气象。但是,好景不长,宪宗渐渐沉迷于神仙、佛道和长寿秘术,纵情声色之娱和货利之乐,政务陷入一片迷茫之中。
1 a, _6 ]" d$ L/ j9 J) `5 [+ s! D( B, ?
    朱见深最令人捉摸不透的,就是他竟喜欢一个比自己大17岁的宫女,而且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这位宫女就是万贵妃。出生于山东诸城,与江青是同乡。她的出现造成了明朝第一个外戚乱政的局面。她的亲戚在其庇护下到处抢占民田,而且许多官吏也通过贿赂她而得到了提升,不过万氏对于朝廷的控制比起对内宫的控制就可谓小巫见大巫了。她紧紧笼络住成化皇帝,使得后宫无人敢触犯她的势力。成化皇帝的正宫皇后吴氏,由于与万贵妃发生口角,并动手打了万氏,被打入了冷宫。新皇后王氏也只好曲意逢迎,才得以保住了皇后的位子。由于万贵妃的亲生子早夭,为避免失宠,她开始控制被皇帝临幸的宫女,一旦发现宫女怀有身孕,不是强迫打胎,就是致死。险些使朱见深断了子嗣。
. e% \$ t; y! [1 Z/ P) s$ S
" r4 e9 G& d2 ]3 c" P7 R& B& O2 s    为了讨万贵妃的欢喜,成化皇帝令景德镇烧造了许多小巧的瓷器。如可以在手中把玩的豆彩鸡缸杯,还有用于喝酒的豆彩小酒杯。这些器物都是成化皇帝与万贵妃爱情的见证。在这些器物的底部,都有双蓝方框的底款,内书“大明成化年制”。这些字是成化皇帝亲手所书,与他朝款识绝无类同。
) _/ G2 r$ Y3 O+ R* \8 d3 Y5 ^
) E, N0 u- S7 i3 z6 b    成化瓷器被历代藏家誉为瓷器之冠。其瓷胎洁白细腻,其中氧化铁的含量少,这说明成化官窑对胎釉原料的选择与控制极为严格,故为明代瓷器之冠。成化瓷器无大器,多为杯盘碗盏之类,体型小巧,花样清新。其绘画纹样简单,青花淡雅。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成化青花与宣德不同,宣德深沉凝重,而成化清新淡雅。宣德用的是进口青料,成化用的是国产青料。这是因为,到成化时,宣德所用的进口青料已经用尽,只好改用国产青料。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经过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在成化的青料中仍然含有进口青料,只是掺加了一些国产青料混合而成,这就是成化特有的“平等青”。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没有进口青料,而是皇帝为了适应万贵妃的喜好所特制。
' {: V& X( o0 n. O4 z% e
7 U- N7 P7 L- T* \+ ?7 J- F    成化瓷器最大的贡献是豆彩器的烧造成功。“豆彩”是指,用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共同绘制而成。斗者,凑也。过去,关于豆彩瓷器一直认为是始于成化,其实不然。在景德镇珠山出土的瓷器碎片中,就发现了早在明代宣德年间烧造的豆彩瓷器,说明豆彩早在宣德时就已经烧造成功,只是到了成化才大量烧制而已。
& E7 t( d- a' u$ v7 b# G' [# B# C7 w% O) i9 x  v/ i' F
    成化豆彩的绘画方法也不同前朝,没有采用永乐、宣德时期广泛采用的没骨画法,而是在已经勾勒好的双线中填彩。这种方法来自前朝景泰年间发明的景泰蓝的绘画工艺,成为成化十分独特的瓷器绘制方法。
! l6 G9 i/ |/ B! G. U/ I
8 \- H8 k* l& i4 ?" W2 M    成化豆彩瓷器由于烧造数量极少,保存不易,到明万历年间就已经十分珍贵。前些年,香港苏富比曾经拍卖过一只成化豆彩鸡缸杯,比拳头还小的一只杯子,卖了2300万港币,成为当时中国明清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