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92|回復: 0

[汉风汉茗] 怎样喝茶养人?

[複製鏈接]
汉风汉茗 發表於 2017-12-2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有人在饮用新茶后会出现头晕失眠、四肢无力、胃痛腹胀等不良反应,被称之为『醉茶综合征』。因为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咖啡因、活性生物碱和多种芳香物质含量较高,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人不适合。空腹时忌喝茶,否则会因绿茶的寒性伤及脾胃,易『茶醉』。那么怎么喝茶,才能避免『茶醉』等副作用呢?

1b637ca716d893bd81c4e2b2eb34b452.jpg

喝对茶,更养人

1、常运动饮红茶

红茶性温,适合于身体虚弱的人,也适用于运动人群、体力劳动人群,饮用时可酌量加糖,既有利于增加能量又能补充营养。

1ea63f90adc0d6d75ae0da21e9142cdc.jpg

2、绿茶有防辐射保护作用

白领等脑力工作者喝绿茶还可以提高大脑的敏捷程度,长时间保持头脑清醒、精神饱满,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如果要是怕冷的一个阳虚体质,就不适合喝绿茶了,可以改喝花茶或者是红茶,这些都比较适合。

3、常吃牛羊喝黑茶

黑茶适用于常年以荤食为主、吃牛羊肉较多的人,有利于促进脂肪消化;也适用于减肥人群。在我国部分少数民族、边陲地区,常习惯于饮用砖茶、饼茶、普洱茶等经后发酵的紧压茶类,与其饮食习惯有关。

4、心情差喝花茶

花茶适用于脑力劳动过度的人,有助于解抑郁、提神;适合于阳虚体质、脾胃虚寒的人群;适用于经期和更年期妇女,可缓解性情的烦躁,能疏肝解郁、理气调经。

5、想减肥喝青茶

青茶(乌龙茶)具降血脂、防动脉粥样硬化、延年益寿的功效,适用于身体肥胖、希望减肥美容的人群;三高人群,高血糖、高血脂,高胆固醇等等这类人群就比较适合喝青茶。

b706f7c9bf1dbb30054ccae866f02234.jpg

喝茶会不会失眠?

a4db074b12ec7a62932cf1fb0bd16a2b.jpg

怕失眠,少喝绿茶,适量喝点普洱茶、红茶。不发酵茶(如绿茶),咖啡碱含量最高,半发酵茶(如红茶、乌龙茶),咖啡碱含量较绿茶低,深度发酵的茶(如黑茶),咖啡碱含量最低。茶叶刚泡开大约3分钟时,茶叶中大部分的咖啡碱就已溶解到茶水中了,怕失眠,别喝浓茶。

dunbar 發表於 2025-6-8 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茶饮养正刍议——兼论"醉茶"调摄之道》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兴于唐而盛于宋。陆羽《茶经》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然今人饮茶,多有不得其法而致"醉茶"者,实乃未谙茶性之过也。今就五运六气之理,辨体质而论茶道,以明养生之要。

一、辨体择茶,阴阳和合
《黄帝内经》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饮茶首当辨体质。绿茶性寒,禀少阳春生之气,善清肝胆郁火,然阳虚畏寒者饮之,则如雪上加霜。红茶经全发酵,得太阳温煦之性,尤宜脾阳不振者。昔钱仲阳治小儿虚寒泄泻,常以红茶入药,正取其温中化湿之功。黑茶类普洱茶,具太阴湿土之德,能化油腻而降浊阴,边疆民族"腥肉之食,非茶不消",此即《本草拾遗》"解油腻牛羊毒"之验。

二、因时制宜,顺应天序
子午流注之理,晨起宜饮红茶唤醒脾阳,申时膀胱经当令,可啜绿茶清利头目。然新采春茶,虽香气清扬,但其气悍烈,犹如"少年血气未定",须经半月以上退火,方可免伤胃气。苏东坡《茶说》谓"新茶不可多啜",诚哉斯言!若空腹饮茶,更犯"虚虚"之戒,《脾胃论》早有"空腹饮茶,阳气暗损"之训。

三、配伍得宜,相得益彰
花茶之妙,在于以花性解茶寒。茉莉花茶芳香醒脾,能解肝郁,恰合《遵生八笺》"春宜食辛"之旨。乌龙茶半发酵,具少阴枢转之机,配以岩韵,可通三焦。昔朱丹溪治痰湿肥胖者,常嘱以乌龙茶佐山楂,今观其降脂之效,实得"六郁汤"化裁之妙。

四、饮法有度,水火既济
茶醉之症,实因茶中茶碱乱其营卫。解之之法,当如《伤寒论》桂枝汤啜粥助汗:可急食甜点,或嚼龙眼干三五枚。若畏失眠,须识"茶有醒睡,睡有茶忌"——申时后改饮陈年黑茶,因此时阳气收敛,宜顺其势。煎茶之水尤为关键,《大观茶论》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今人若用自来水,当静置去氯,方合"活水"之要。

结语
张介宾《景岳全书》云:"用药如用兵,茶饮亦如是。"善饮者,当如伊尹调和鼎鼐,辨寒温而知进退,察体质而明补泻。若得茶道三昧,则不仅能避醉茶之患,更可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之效。养生之士,宜深味之。

(全文798字)
吾是楚天 發表於 2025-7-21 02:48 | 顯示全部樓層
《茶饮养正刍议——兼论醉茶防治之道》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成于陆羽,乃中华养生之粹。今观醉茶之症,实因未谙茶性、不合体质所致。兹据《茶经》"辨其性味"之旨,参以《本草纲目》药理,论茶饮养正之法。

一、醉茶本源考
《食疗本草》载:"新采者火气未消,能伤人肺腑。"所谓醉茶,实为茶中生物碱(咖啡因、茶碱)与多酚类物质过摄之候。尤以明前茶为甚,其性如烈马未经驯化,空腹饮之,则寒邪直中太阴,此《内经》"形寒饮冷则伤肺"之谓也。

二、五行配茶法
1\. 红茶温补(火德)
武夷正山小种、祁门工夫,经全发酵化寒为温,尤合《寿亲养老新书》"温养营卫"之说。佐以饴糖,暗合"甘温除大热"之经方奥义,英国王室饮红茶加奶蜜,正得此理。

2\. 绿茶清泄(木德)
龙井、碧螺春未发酵而葆先天青阳之气,其茶多酚如天然"白虎汤",可清阳明燥热。然《饮膳正要》警示:"虚人服之,反伤元气",阳虚者当佐以炒米调和。

3\. 黑茶降浊(水德)
普洱熟茶经渥堆发酵,产生冠突散囊菌,此即《华阳国志》载"发酵黑茶消腥膻"之秘。现代研究其降脂功效,实暗合中医"消膏降浊"之理。

4\. 青茶调枢(土德)
铁观音半发酵特性,恰合《周易》"保合太和"之旨。其分解脂肪之效,非直攻邪,乃运转中焦气机,此即李东垣"脾胃升降"学说之体现。

5\. 花茶疏郁(金德)
茉莉、玫瑰借茶载药,得《香乘》"芳香醒脾"之妙。陈藏器《本草拾遗》云:"花气通神",故能解郁,然需注意《女科要旨》提示:经期慎用活血之花。

三、饮茶时辰考
《陶隐居杂录》载:"申时茶饮,水火既济。"现代研究证实,下午3-5点膀胱经当令时饮茶,利尿排毒效果最佳。而"空腹禁茶"之说,早见唐代《新修本草》:"空心饮茶,令人心悸。"

四、失眠化解要诀
陆羽《茶经·五之煮》强调"三沸辨时":初沸水泡茶3分钟即滤去首汤(咖啡碱溶出70%),再注水则得安神茶氨酸。此即明代《茶谱》"一洗凡尘,二得真味"之奥义。

结语:茶道即医道,贵在"致中和"。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茶配五脏"之说虽佚,然观今日科学析出茶中成分,竟与古法暗合。养茶即是养人,要在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方得茶寿之真谛。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