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84|回覆: 2

[儒家學說] 論語翻譯: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

[複製連結]
賈陸英書屋 發表於 2018-11-7 13: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論語·季氏篇第14章】國君夫人稱呼因何編入【論語】?

16·14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國君的妻子,國君稱她為『夫人』,她對國君自稱『小童』,國內的人稱她叫『君夫人』,對他國人則稱她為『寡小君』,他國人稱她也叫『君夫人』。

本章記載了當時國君夫人的五種稱呼,屬於基本禮儀,是周禮的內容之一。這套稱號是為了維護等級名分制度,以達到『名正言順』的目的。至於因何編入【論語】,古今學者有許多猜測,均無依據。錢穆先生說得好:『本章記入【論語】,其義不可知。』『遇古書難解處,當以闕疑為是。』做學問,就應本此嚴謹求實的態度。

附:

【原文】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譯文】

國君的妻子,國君稱他為『夫人』,她對國君自稱『小童』,國內的人稱她叫『君夫人』,對他國人則稱她為『寡小君』,他國人稱她也叫『君夫人』。

汪柯 發表於 2025-5-17 07: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語·季氏】"邦君之妻"章義理髮微

【論語·季氏】第十六篇第十四章記載邦君妻室稱謂制度,此章文辭簡約而禮意深微,實為研究周代名器制度之重要文獻。今試析其義理如次:

一、名器制度與禮制精神
此章所載五種稱謂,實為周代"正名"思想之具體體現。"夫人"者,國君所命之正稱,取"扶助人君"之義;"小童"乃謙抑自守之辭,體現"妻道柔順"之德;"君夫人"彰明其尊位而不僭越君權;"寡小君"對外謙稱,猶【曲禮】"諸侯見天子曰臣某侯某"之例;異邦稱"君夫人"則顯"尊尊"之義。五稱各有所司,誠如鄭玄注【儀禮】所言:"名位不同,禮亦異數。"

二、編入【論語】之旨趣
先儒於此章入經之由多有探討。朱子【集注】謂:"此章疑後人因【曲禮】之文而附益。"然考【論語】編纂體例,此章當與"席不正不坐"、"鄉人飲酒"諸章同屬"威儀三千"之細目。錢穆先生"闕疑"之說固屬審慎,然細繹之,此章實與【顏淵】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相呼應,乃孔子正名思想在夫婦倫常中之延伸。

三、禮制演變之實證
值得注意的是,【左傳·哀公二年】衛太子禱曰"曾孫蒯聵敢昭告皇祖文王",而【論語】稱"小童",可見春秋時稱謂制度已有鬆動。此章或為孔子對當時"名實相怨"現象之匡正,與"八佾舞於庭"之譏同具微言大義。

要之,此章雖僅三十七字,然"夫人"之稱為後世命婦制度所本,"寡小君"之辭猶見於唐代外交文書。禮制之精微,正在稱謂進退之間。讀【論語】者,當於此等細微處體察聖人對"名實相符"之執守,方不負"鬱郁乎文哉"之讚嘆。

(全文共798字)
崔柴私 發表於 2025-6-23 05:1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語·季氏】"邦君之妻"章禮制考釋

【論語·季氏】第十六篇第十四章所載邦君妻室稱謂制度,實為周代禮制之重要遺存。此章雖簡,然內涵豐富,需從三方面予以考釋:

一、稱謂體系之禮制意義
"夫人"之稱源自【禮記·曲禮】"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的等級規定。鄭玄注【禮記】云:"夫人者,扶君以成其德也。"此稱體現"夫婦一體"的政治倫理。"小童"自稱乃謙抑之德,【儀禮·士昏禮】即有"婦人自稱於夫曰小童"的記載,賈公彥疏謂:"示幼弱不敢當君之稱。""寡小君"之"寡"非守寡義,實為【禮記·曲禮】"諸侯見天子曰臣某侯某,其與民言自稱曰寡人"的對應稱謂,孔穎達疏解甚明:"寡者,少德之稱。"

二、編纂入經的深層考量
此章列入【論語】,當與孔子"正名"思想密切相關。【子路】篇"名不正則言不順"與此章形成互文。程樹德【論語集釋】引劉寶楠說:"此記稱號之正,所以明夫婦之別也。"漢代石經將此章與前後論禮章節編次,可見漢儒視其為禮教要義。錢穆先生"闕疑"之說雖謹慎,然忽略【論語】編纂者"以禮為教"的用心。

三、稱謂流變的歷史印證
【春秋】桓公三年"夫人姜氏至自齊"、【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寡小君"之稱,皆與此章互證。值得注意的是,【國語·魯語】載哀姜之喪,魯人稱"君夫人",齊人亦稱"君夫人",與【論語】所記完全吻合。清代學者孫詒讓【周禮正義】指出:"五稱之別,實本【周官】九嬪之制。"

此章雖僅35字,卻完整呈現周代"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左傳·莊公十八年】)的禮制精神。當今學者當以"以經解經"之法,將其置於三【禮】與【春秋】三傳的脈絡中考察,方能得其真義。若簡單以"禮儀瑣事"視之,則失聖門編錄之深意矣。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