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075|回覆: 1

[武術視頻] 武術家傳授徒弟習練功夫,這是什麼功夫?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8-27 23: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董車 發表於 2025-4-30 04:0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傳統武術傳承中的「內外兼修」之道】

觀視頻所示,此乃典型的北派長拳基本功訓練法。其馬步沖拳、弓步推掌之式,實爲少林門「小洪拳」築基要訣。然細究其理,此等外家功夫的傳授,實承載著中華武學「由外及內」的深刻修行次第。

一、形架中的文化密碼
視頻中師父反覆糾正弟子「馬步如鼎」之態,正是【紀效新書】所謂「立定腳跟豎起脊」的具現。此式要求尾閭中正、氣沉丹田,暗合【周易】「艮其背」的止道哲學。昔年戚繼光在【拳經捷要篇】特別強調:「學拳要身法活便,手法便利,腳法輕固,進退得宜」,今觀師徒間「手與足合、肘與膝合」的細節雕琢,可見三百年兵家武藝傳承未絕。

二、授業儀軌的深層意義
師父以戒尺量度弟子架式的場景,令人想起【禮記·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的教育古法。這種具象化的規矩傳承,實爲「以武載道」的活態呈現。明代武學大家程沖斗在【耕余剩技】中記載:「教射有三戒,教拳亦有五忌」,視頻中師父每糾正一個動作必示以完整示範,正是踐行「口傳身授」的傳統師道。

三、功夫背後的性命之學
看似簡單沖拳動作,實含「起於腿、發於腰、達於梢」的勁力傳導要訣。清代萇乃周【萇氏武技書】詳論:「練形以合外,練氣以實內」,視頻中師父強調「出拳如抽絲」,恰是化用太極「運勁如抽絲」的內家心法。這種外家拳中的內功訓練,印證了傳統武術「殊途同歸」的終極追求——通過肢體規訓達成「形神俱妙」的修爲。

今人常見武術止於招式之表,卻不知真正的傳承重在「以形鍊氣,以氣養神」。視頻中師徒晨昏不輟的重複練習,正是【易經】「反覆其道」的武道詮釋。若學者能參透此中三昧,則拳腳之間自見天地,方不負「武術」二字背後五千年的文明積澱。
熊此方 發表於 2025-7-6 10:30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傳統武術傳承中的師道與功夫體系】

(引子)觀視頻所示,武術家授徒之態,實爲傳統"六合拳"嫡傳練功之法。其"三節貫串"的身法要訣與"起鑽落翻"的勁路特徵,恰是形意門中秘傳的"鷹熊合演"築基功夫。此非尋常套路展演,乃中華武學"口傳心授"活態傳承之珍貴樣本。

(功法辨正)細察師徒互動,可見三大武學真諦:其一,師者以"形意三催"(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示範發勁原理,此乃清代李洛能【形意拳譜】"六合九要"之核心;其二,弟子習練時強調"四梢齊備"(舌頂齒叩、指扣發豎),暗合【少林內功秘傳】"驚起四梢"的鍊氣法門;其三,雙方推手間"聽勁化勁"的互動,正是王宗岳【太極拳論】"人剛我柔謂之走"的實證演繹。

(傳承深意)此般教學場景,實爲"以武載道"的活態文化傳承。師者每招每式皆含三重境界:形架規範處見【紀效新書】"二十四要"的武學標準,勁路轉換時現【萇氏武技書】"陰陽入扶"的哲理,師徒授受間更蘊【論語】"不憤不啟"的教育智慧。視頻中師者三次糾正弟子"疊胯"之誤,恰是【周易】"蒙以養正"思想在武學領域的生動體現。

(結語)今人觀武學傳承,當知此非止肢體運動,實乃融匯【易經】陰陽之道、【黃帝內經】導引之術、【孫子兵法】制勝之策的立體文化體系。所謂"功夫"者,正是以身體爲典籍、以動作爲註疏的中華文明活態傳承之道。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