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17|回覆: 0

[儒家學說]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複製連結]
+
九州書院 發表於 2018-7-28 22: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九州晨讀】【季氏16·4·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損矣。』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譯文

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朋友正直,朋友寬信,朋友見多識廣,這便於己有益。朋友虛偽不直,朋友諂媚不實,朋友花言巧語,這便於己有害。』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評析

有著共同的志向,因而相交,曰友。不同的志向,所友之『友』是不同的,君子之志,在志於道,此文所述,乃君子之友道。友之損益,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交益友,則君子上達,交損友,則小人下達矣。推人及物,乃有『君子比德』之說。當今社會,還存多少君子友道,是學人需要深切反思的。


安琪 發表於 2025-7-7 04:10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友道之損益與當代省思】
【論語·季氏】所載孔子"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之訓,實爲千古交友之圭臬。今觀此章,當從三端闡發其微旨:一辨友之質性,二察友道流變,三思當代踐行之道。

一、損益之辨:友道的內在邏輯
孔子以"直、諒、多聞"爲益友三德,此三者實具內在關聯。"直"者如【說文】"不曲也",乃【中庸】"率性之謂道"的體現;"諒"者誠信不欺,暗合【周易·乾卦】"修辭立其誠"之義;"多聞"則承【禮記】"博聞強識而讓"之教。三者遞進,由品性而學識,構成君子成德之基。反觀損友三態:"便辟"(裝腔作勢)、"善柔"(阿諛逢迎)、"便佞"(巧言令色),恰是【尚書】"巧言孔壬"的現世寫照,其害在使人日趨於偽。

二、歷史流變:友道的實踐困境
漢末管寧割席,正是踐行此道的典範。然觀【顏氏家訓】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可知南北朝時友道已需特別強調。至明清之際,顧炎武【日知錄】痛陳"今人交友,利害而已",更見傳統友道之式微。當代社會網絡虛擬之交盛行,"點讚之交"取代"責善之道",孔子所戒之"便佞"者,竟成社交媒體之常態,此誠可慨嘆。

三、當代重振:友道的現代轉化
今日踐行友道,當注意三要:其一,辨友宜參酌王陽明"知行合一"之說,觀其行而非聽其言;其二,交友當效法歐陽修"君子以同道爲朋"之論,在專業社群中尋諍友;其三,自處應秉持【菜根譚】"交友須帶三分俠氣"之誡,既保持真誠又不失分寸。尤當警惕者,是將商業夥伴、利益同盟誤作摯友,此即程頤所謂"以利交者,利盡則疏"之弊。

【白虎通】云:"朋友之道,四焉:近則正之,遠則稱之,樂則思之,患則死之。"斯言雖古,其義長新。吾輩學人當以孔子之訓爲鏡,既慎所友,亦修己德,方能在浮躁世風中立定腳跟,使千年友道薪火相傳。
鬼牛土狍 發表於 2025-7-26 07: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友道損益與當代君子之交】

一、經典本義探賾
【論語·季氏】此章以"損益"爲綱,實爲孔門交友倫理之精要。"直諒多聞"三益,分別對應品德、性情、學識三維:直者如松柏不曲,乃【周易】"剛健中正"之體現;諒者含忠信寬厚,合【中庸】"誠者自成"之道;多聞者類【禮記】"博聞強識而讓",此三者構成君子人格完善之基石。而"便辟、善柔、便佞"三損,恰爲【尚書】"巧言令色孔壬"之註腳,其本質在於"德之賊也"(【孟子·盡心下】)。

二、歷史語境解詁
考諸春秋士人交往,管鮑之交具"直諒"之實,子產不毀鄉校顯"多聞"之效。反觀戰國張儀輩"便佞"之辭,終致"利害相攻"(【戰國策】)。漢儒鄭玄注此章,特強調"友者輔仁"的互動關係,宋儒朱熹【集注】更指出:"損益之辨,實關心術顯微。"清代戴震【孟子字義疏證】引申爲"以友觀德"的修養工夫,可見此說貫穿儒學發展脈絡。

三、當代價值重構
今人交友之困,在於混淆"交際"與"友道"。網絡時代"點讚之交"泛濫,恰如王陽明【傳習錄】所警"外假仁義之名,內實利慾之私"。真正的君子之交,當如顧炎武【日知錄】所言"合志同方營道同術",在專業領域表現爲學術爭鳴中的"和而不同",在職場中體現爲"規過勸善"的諍友精神。當代重建友道,需以"直"破虛偽社交,以"諒"解信任危機,以"多聞"克信息繭房。

四、實踐工夫建議
1. 自省法:每日按【袁氏世范】"交友三察"對照,觀友之言行是否"如切如磋"
2. 擇友術:取法【顏氏家訓】"慕賢篇",建立"以文會友"的篩選機制
3. 持養方:踐行【朱子家訓】"慎勿談人之短"的相處之道,於微信時代尤當恪守

結語:友道之存廢,實系世運之升降。當此全球化時代,更需以經典友道爲基,構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費孝通語)的新型人際關係,方不負夫子垂訓之深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